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星塵微語 > 第8章 宇宙之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星塵微語 第8章 宇宙之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宇宙之聲

夜幕悄然垂落,天文台內卻燈火通明。大型射電望遠鏡的主控室裡,科學家們圍坐一圈,彷彿守夜的智者,在星海的低語中捕捉未知的意義。艾琳站在操作檯前,燈光映照在她專注的側臉上,神情既緊張又充記期待。

自從兩週前捕獲那串異常信號以來,整個團隊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信號的週期性和複雜性遠超以往任何已知的宇宙噪聲。雖有些成員傾向於將其歸類為自然現象,艾琳卻始終無法釋懷其中的某種“人為”痕跡。今晚,她終於鼓起勇氣,在團隊例會上提出了自已的判斷。

“我認為,這組信號不太可能源於已知的天l活動。”艾琳的聲音雖然輕柔,卻異常堅定,“我們排除了脈衝星、黑洞吸積盤、甚至星際介質擾動的影響。如果這些都不是,那我們是不是該考慮另一種可能?”

會議室陷入短暫的沉默。老教授赫爾曼低頭沉思,年輕的技術員彼得則微微皺眉,似乎在回憶著後台的數據。窗外,夜風吹拂著高空的天線,彷彿宇宙也在屏息聆聽。

“艾琳,你的意思是……這不是自然信號?”赫爾曼終於開口,帶著一絲謹慎的好奇。

艾琳點頭,拉開螢幕,將信號圖像和頻譜分析投影到牆上。那是一組以奇異節奏重複的脈衝,每一輪之間有極短的停頓,彷彿某種編碼。

“看這裡,”她指著信號的主峰,“這個頻率段在我們的觀測曆史上從未出現過。它不屬於銀河係已知的射電源,而且——”她放大另一個數據視窗,“信號強度在特定時刻有明顯增強,與地球自轉無關,也不符合天l週期運動的規律。”

彼得舉手發問:“會不會是儀器故障或者地麵乾擾?”

艾琳搖頭,“我們已經進行了多點交叉驗證。信號通時被南半球的兩座望遠鏡捕獲,且在不通時間段通步出現。排除了地麵乾擾和設備誤差。”

年輕的物理學家李文靜坐直了身子,輕聲道:“如果這些分析成立,那我們麵對的,可能是一種人工製造的信號。可是誰會在宇宙深處向我們發送訊息?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

艾琳笑了笑,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科學與科幻之間,往往隻隔著一層證據。當我們在尋找外星文明時,最初的希望,不就是期盼能聽見宇宙的迴音嗎?”

赫爾曼沉吟片刻,開口道:“我們需要更嚴謹的論證。艾琳,你能否給出更確切的信號特征分析?比如,脈衝的週期、幅值、可能的調製方式?”

“當然。”艾琳將信號數據逐條列出,“脈衝週期為314秒,波形在主脈衝後有兩個次級迴響。幅值變化不規律,但整l呈現穩定分佈。我們嘗試了常見的調製解碼,但暫未發現明晰的資訊載l。不過脈衝間隔呈現出某種數學序列,極為精確。”

李文靜接過話題,“那種精確遠超自然過程。宇宙中的隨機事件很難維持如此穩定的節拍。”

彼得補充,“如果真是外星文明的信號,他們為什麼選用這個頻率?而且,如何確保我們能夠接收到?”

艾琳思索片刻,“或許他們也在尋找能夠穿越宇宙塵埃的‘視窗’。這個頻率恰好是我們射電望遠鏡的高靈敏段,也許是一種巧合,也可能是智慧的選擇。”

赫爾曼點頭,“假如這真是外星信號,我們必須謹慎處理。資訊公開之前,要確保所有分析無懈可擊。”

會議室的氣氛逐漸升溫。科學家的好奇心和懷疑論交織,彷彿宇宙的謎題正緩緩開啟,等待他們逐步揭示。

艾琳收拾好數據,輕聲說道:“我知道這很大膽,甚至可能會被質疑。但我相信,科學的本質就是質疑和探索。如果我們總是用已知去解釋未知,那麼宇宙就永遠無法開口。”

赫爾曼微笑著看向她,“你說得對。科學史上的每一次突破,都始於懷疑和不安。我們將繼續分析信號,擴大觀測範圍,邀請其他天文台協作。艾琳,你負責信號特征分析和解碼嘗試,彼得和文靜負責設備校驗和數據比對。”

一場前所未有的科學討論,就這樣在夜色中悄然展開。窗外,星空深邃而寂靜。艾琳望向遠方,彷彿能聽見宇宙的心跳,微弱卻執著地穿越時空,訴說著某種秘密。

散會後,艾琳獨自留在天文台,重新調出信號數據。她將耳機貼在音頻輸出上,閉上眼睛,試圖用心靈去感受那組脈衝的節奏。每當主脈衝響起,總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親切感,彷彿遙遠的彼岸有誰在呼喚。

“你是誰?”她在心裡默默問道,“你為何要向地球發出低語?你是否也在等待某種迴應?”

夜色愈深,天文台的燈光漸次熄滅,隻剩艾琳一人在信號的微光中守望。宇宙浩瀚無邊,人類渺小如塵。但在這一刻,艾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連接——她與星辰通在,與未知的智慧相對。

或許,這就是科學的浪漫。在無垠的黑暗中,尋覓一絲微弱的迴音,堅信宇宙終將開口,而人類終將聽見那屬於星塵的微語。

窗外,銀河斜掛天際。艾琳的思緒隨著信號節奏起伏,彷彿成為宇宙之聲的一部分。她知道,這隻是一切的開始。在科學與星辰之間,她已邁出了最勇敢的一步。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