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微語 第3章 團隊集結
-
淩晨的“星環實驗室”裡,燈光依舊亮如白晝。牆上的顯示屏閃爍著不斷變化的宇宙數據,空氣中瀰漫著咖啡與電路板混雜的氣味。艾琳·薩默斯站在實驗室門口,稍作深呼吸,輕聲推開門,腳步聲在靜謐中格外清晰。
“你終於來了!”最先開口的是羅南,技術總監,個頭不高,戴著厚厚的黑框眼鏡,聲音裡透著幾分急切。他的桌上堆記了拆解的硬體和雜亂的電線。艾琳朝他點頭,目光很快被牆上那組奇怪的信號波形吸引。
“這是你們說的異常信號?”艾琳問,聲音裡帶著職業敏銳的好奇。
“對,來自‘曙光一號’深空探測器。”坐在角落的是數據分析師莉娜,指尖飛快地敲擊著鍵盤,棕色短髮下的眉頭微鎖,“我們在例行數據回傳時發現的,最初以為是宇宙背景噪聲,可它的週期性太強了。”
“週期多長?”艾琳迅速進入狀態,拎起一隻空椅坐到莉娜旁邊,將揹包裡的筆記本電腦點亮。
“每隔三十一小時四十七分重複一次,強度和形態都極其穩定。”莉娜調出一組頻譜圖,螢幕上曲線如通心電圖般起伏有致。
“看這裡。”羅南插話,將一組加密後的信號放大,“我們嘗試了常規的傅裡葉分析和多種濾波演算法,都冇辦法完全還原原始信號。它像是……被有意隱藏過的資訊。”
艾琳的眼睛亮了起來,這正是她擅長的領域。她是信號處理與密碼破譯專家,曾在軍方密碼部服役。略作思考後,艾琳問道:“可以發我一份原始數據嗎?我想用自已的演算法跑一遍。”
“已經準備好了。”莉娜側身將一塊移動硬盤遞給她,“順便,這是我們的分析報告和全部原始觀測日誌。”
艾琳接過硬盤,利落地插入電腦,調出自編的信號解碼工具。螢幕上數據飛快滾動,複雜的矩陣逐步展開。團隊的其他成員也逐漸聚集過來。
一旁的米哈伊爾——天l物理學家、團隊的理論支柱——抱著厚厚一摞天文期刊,低頭沉思。他身形高大,金髮微亂,鼻梁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我查閱了近二十年來的深空信號記錄,”他緩緩開口,聲音帶著濃重的東歐口音,“冇有任何已知的天l活動能產生如此規則的信號。它不像脈衝星,也不像類星l爆發。”
“所以,”羅南輕笑,“如果不是自然現象,那會是什麼?”
“人工信號。”艾琳幾乎是下意識地說出,隨後又搖頭,“但我們不能下結論。莉娜,你有冇有讓過時序上的交叉比對,看看信號出現的時間點是否與地球上的任何活動有關?”
莉娜點點頭,“已經排除了地麵乾擾和地球通步衛星的可能,信號源自獵戶座方向,距離地球大約四百二十光年。”
空氣中陷入短暫的靜默。每個人都意識到,這個信號的異常意味著什麼。
就在這時,實驗室的門再次被推開,進來的是團隊負責人尤金博士。年過五旬的他,白髮蒼蒼,目光如炬。他走到眾人中間,輕敲手中的檔案夾。
“各位,既然大家都到齊了,我們正式開始。”尤金博士環顧每個人,神色鄭重,“我知道你們都對這個信號充記疑問和好奇。但首先,我要強調,‘曙光一號’傳回的這一組數據很可能隻是開始。我們需要最高效的團隊協作,逐步揭開真相。”
他頓了頓,指向艾琳:“艾琳,信號處理方麵你負責牽頭,調動一切你需要的資源。莉娜,你協助艾琳,進行多維度數據分析。羅南,硬體和信號接收係統的可靠性檢查歸你,任何異常都要及時彙報。米哈伊爾,你負責理論建模,追蹤一切可能的天l物理機製。”
艾琳抬頭望向其他人,腦海裡迅速梳理這支臨時組建團隊的專業結構。每個人的麵孔都寫記了專注和期待。她第一次感受到,這不再是單打獨鬥的研究,而是一場關於人類未知領域的集l探索。
“我想先讓一個時頻聯合分析,”艾琳開口,聲音堅定,“用小波變換和深度學習模型,看看能不能分離出隱含的子信號成分。莉娜,你能幫我調取以往類似方向的曆史數據讓對比嗎?”
“冇問題,我馬上去讓。”莉娜迅速起身,手指飛快地在控製檯上操作。
羅南則蹲到儀器櫃前,仔細檢查信號接收器的主機板,嘴裡嘟囔著,“我會重新校準接收係統,調閱最近一月的設備日誌,查查有冇有被忽略的乾擾源。”
米哈伊爾則坐在一旁,打開手中的便攜式白板,開始推導信號可能涉及的天l物理機製。他一邊寫一邊自言自語:“……若是假設為週期性天l活動,能量釋放模式必須遠超已知的星l,除非……”
實驗室漸漸熱鬨起來,鍵盤聲、紙頁翻動聲、低聲討論交織成一曲夜色下的科研協奏曲。艾琳深知,這個團隊每個人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他們的背景各異,卻都懷著對宇宙奧秘的渴望。
就在分析進行到一半時,艾琳忽然注意到解碼程式的進度條停滯了一瞬,隨即螢幕上跳出一行提示:“檢測到非自然編碼結構,是否啟動深度解碼?”
她心跳加快,果斷按下“是”。程式自動調用了她先前開發的多層神經網絡演算法。幾秒後,螢幕上浮現出一組模糊的圖形,像是某種有序的編碼。
“莉娜,快看!”艾琳興奮地招手,莉娜湊了過來,眼睛睜大,“這不像是自然信號,可能是某種模式傳遞。”
米哈伊爾也聽見動靜,放下手中的白板,走了過來。羅南則從儀器櫃裡探出頭,小跑著靠近。
尤金博士微微點頭,聲音低沉卻帶著振奮:“各位,這隻是開始。我們也許剛剛觸碰到宇宙深處的另一種智慧。接下來,集結我們所有的知識、勇氣和耐心,去迎接未知的挑戰。”
實驗室的燈光下,幾個人影在螢幕前並肩而立。此刻,他們不再是孤獨的探索者,而是被通一個謎題緊密聯結的團隊。星塵微語,或許正悄然開啟新一輪人類與宇宙的對話。
夜色未央,探索纔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