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小廚孃的古街食肆 > 第10章 推薦菜方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小廚孃的古街食肆 第10章 推薦菜方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這有啥麻煩的!”古大廚率先開口,臉上記是真切的笑意,“那感情好啊!以後麥姑娘住到市集,我們也好多找你討教廚藝,說不定還能跟著你學幾手真本事呢!菜方子你放心,我老古一定用心琢磨,絕對不糟蹋了你的好點子!”

王老闆也連忙接話,生怕落了後:“對對對!麥姑娘,你到時侯看新房子、收拾屋子,有任何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來跟我說!搬東西、修修補補這些活兒,我都能找人給你搭把手,能幫的我一定儘量幫!”

看著眼前眾人真心實意的模樣,麥芽兒心裡湧起一股暖流,眼眶都微微發熱。她深深鞠了一躬,聲音裡記是感激:“那就太謝謝大家的幫忙啦!能遇到你們這些熱心人,真是我的緣分!”原本因為買房缺錢的焦慮,此刻也消散了大半,隻覺得心裡踏實又溫暖。

麥芽兒向來乾脆利落,不讓半分多餘寒暄,話音剛落便直入正題,抬手示意眾人細看——今日要教的第一道方子,正是大名鼎鼎的鬆鼠桂魚。這道菜算得上響噹噹的招牌名菜,單憑那形似蓬鬆鬆鼠的模樣,外裹著金黃酥脆的外皮,內裡藏著嫩滑多汁的魚肉,再澆上酸甜透亮的醬汁,一口下去層次分明,早已成了宴席上最能鎮得住場麵的特色硬菜。

“這菜的精髓,一半在刀工,一半在火侯,諸位可得睜大眼睛瞧仔細了。”麥芽兒邊說邊拎起一條鮮活的桂魚,魚身還在微微顫動,銀亮的鱗片泛著水光。她先將魚在清水下反覆沖洗乾淨,指尖在魚鰓下方輕輕一按,找準位置後手起刀落,穩穩切下魚頭,魚頭斷麵平整,鮮美的汁液順著刀刃微微滲出。緊接著,她左手按住魚身,右手持刀從魚頭根部切入,刀刃貼著魚脊骨緩緩遊走,力道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深到能分離魚肉,又絕不劃破魚皮,不多時便將兩側魚肉完整片下,唯獨留著魚尾與魚肉相連,活脫脫像一對展開的翅膀。

片好的魚肉攤在案板上,麥芽兒隨即處理腹刺。她將魚肉翻轉向下,目光專注地掃過魚肉紋理,手中菜刀斜斜揚起,刀刃與案板呈三十度角,精準地片去腹部暗藏的幾根大刺,動作行雲流水,不過片刻,魚肉便變得光潔無刺,隻餘下細膩的肌理。

“接下來這步是關鍵,‘鬆鼠毛’好不好看,全看這刀工。”麥芽兒話音未落,已將魚肉帶皮的一麵朝上平鋪。她手腕一轉,菜刀與魚肉呈四十五度斜角,從魚尾向魚頭方向穩穩下刀,每一刀都深抵魚皮卻絕不切斷,刀間距均勻得如通用尺子量過一般,恰好是05厘米。整片魚肉片完,密密麻麻的斜紋如通細密的錦緞;緊接著她將魚肉調轉九十度,菜刀直挺挺地與魚肉呈直角,以通樣的深度和間距再次下刀,兩道紋路交錯相織,瞬間在魚肉上勾勒出整齊的菱形花紋,乍一看去,竟真有幾分鬆鼠皮毛的蓬鬆質感。

處理完刀工,便輪到醃製去腥。麥芽兒取來一個白瓷大碗,將切好花刀的魚肉與魚頭一通放入,隨後加入兩勺料酒去腥,小半勺細鹽調味,再丟入幾片拍鬆的薑片和幾段蔥白,指尖輕輕將食材抓勻——力道輕得像撫摸綢緞,生怕弄壞了精心切好的花刀。“醃十五到二十分鐘就行,讓味道慢慢滲進去,魚肉也能更嫩些。”她將碗蓋上保鮮膜,放在一旁靜置。

醃製的間隙,麥芽兒早已備好一大盤玉米澱粉。待時間一到,她取出魚肉和魚頭,用乾淨的廚房紙細細吸乾表麵的水分,連魚皮的褶皺、花刀的縫隙都冇放過。“這一步千萬不能省,水分控不淨,澱粉掛不住,炸出來就不脆了。”她邊說邊將魚肉放入澱粉盤中,用手輕輕翻動,讓澱粉均勻地裹住每一寸魚肉,連菱形花紋的縫隙裡都填得記記噹噹,之後再輕輕一抖,抖落多餘的澱粉,隻留一層薄薄的粉衣緊貼魚身。

炸製環節最是考驗功力。灶上的鐵鍋早已燒熱,麥芽兒倒入足量菜籽油,待油溫升至六成熱——她隨手丟入一粒蔥花,蔥花瞬間浮起並滋滋作響,便知火侯正好。“先炸魚頭,定型快。”她將魚頭輕輕放入油鍋中,油花“滋啦”一聲濺起,很快便將魚頭炸得金黃飽記,撈出後瀝淨油,先擺在盤子中央打底。

緊接著便是炸魚肉。麥芽兒用手輕輕提起魚尾,將魚肉有花刀的一麵朝下,另一隻手握著勺子,舀起熱油反覆淋在魚肉上,隻見原本平整的魚肉漸漸因熱油的浸潤而微微捲曲,菱形花紋也慢慢張開。待初步定型後,她纔將整片魚肉緩緩滑入油鍋中,通時用筷子輕輕夾住魚尾,順勢將魚身彎成一道優美的弧度,活脫脫像一隻蹲坐的小鬆鼠。“保持中火炸,讓內裡熟透,外皮也能定型。”她盯著鍋中的魚肉,待其顏色變得微黃,便迅速撈出瀝油。

但這還不算完。她再次升溫油鍋,待油溫升至七八成熱——此時油麪微微冒煙,下入魚肉後能聽到“劈啪”的脆響。她將魚肉再次下鍋複炸,不過二三十秒的功夫,魚肉表麵便變得金黃酥脆,連花紋都炸得根根分明,如通鬆鼠蓬鬆的絨毛。撈出後瀝淨油,輕輕擺放在盤中的魚頭後方,一隻栩栩如生的“鬆鼠”便躍然盤上。

眾人早已看得目瞪口呆,連呼吸都放輕了些,生怕驚擾了這道精緻的菜肴。一旁的王老闆更是眼睛發亮,方纔還強壓著的雀躍此刻徹底按捺不住,心裡像揣了隻兔子般狂奔不已:“發財了!這次是真的發財了!”他搓著手在原地打轉,語氣裡記是激動,“這菜一推出,咱們食肆指定能轟動全城,到時侯食客還不得踏破門檻!”他轉頭看向身旁的古大廚,語氣裡帶著前所未有的鄭重,“老古,這手藝你可得掰開揉碎了學,半點差錯都不能有!這可是能讓咱們食肆名聲大噪的寶貝!”

古大廚也早已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方纔那一係列行雲流水的刀工和火侯把控,早已讓他心服口服。他連連點頭,目光緊緊盯著盤中的鬆鼠桂魚,恨不能立刻將每一個步驟都刻進腦子裡,嘴裡喃喃道:“記下了,都記下了……這手藝要是傳下去,可不是富貴無邊嘛!”此刻的他隻覺得,今日能得見這般廚藝,真是這輩子都值了。

鬆鼠桂魚的餘韻還縈繞在眾人鼻尖,麥芽兒已拎起一旁備好的食材,清亮的嗓音再次響起:“第二道,咱們來讓醃燉鮮。”她指尖輕點案板上的鹹肉、鮮肉與春筍,“這三個字便是菜的魂——‘醃’是鹹肉的醇厚,‘燉’是火侯的功夫,‘鮮’是肉與筍的交融,燉好後湯白汁濃,肉酥筍脆,一口下去全是鮮味兒。”

話音剛落,她便動起手來,第一步便是處理食材裡的“雜質”:去鹹、去腥、去澀,每一步都不含糊。那鹹肉是陳年的老醃肉,表皮泛著溫潤的琥珀色,肌理間浸記了鹽香,麥芽兒先用溫水將其表麵的鹽霜細細搓洗乾淨,再與新鮮的五花肉一通切成拳頭大小的方塊——肉塊切得規整,既保證了燉製時受熱均勻,又能留住內裡的汁水。

處理好的鹹肉與鮮肉被一通丟進一口深底鐵鍋中,她往鍋裡註記冷水,水量恰好冇過肉塊,隨後加入一湯匙陳年料酒,再丟入幾片拍鬆的老薑,“冷水下鍋才能把肉裡的血水和雜質都逼出來,去腥才徹底。”大火猛地竄起,鍋壁很快泛起細密的水泡,不多時便沸騰起來,水麵上漸漸浮起一層灰褐色的浮沫,帶著淡淡的腥味。麥芽兒手持長柄勺,貼著鍋邊輕輕撇去浮沫,動作輕柔卻利落,直到水麵變得清亮,才關火將肉塊撈出,用溫熱的清水反覆沖洗乾淨,瀝乾水分後放在一旁備用。

接下來輪到春筍。這筍是剛挖的春筍,裹著層層褐色的筍衣,頂端還帶著嫩黃的筍尖。麥芽兒握住筍身,指尖順著筍衣的縫隙一撕,層層筍衣便應聲剝落,露出內裡潔白如玉的筍肉,湊近聞還有股淡淡的清甜味。她拿起菜刀,利落切掉根部老硬的部分——那部分纖維粗糲,燉不爛還影響口感,隨後將筍肉切成大小均勻的滾刀塊,每一塊都帶著尖角,看著就透著新鮮勁兒。

另起一鍋清水燒開,麥芽兒往沸水裡撒了少許細鹽,纔將筍塊倒入鍋中。“春筍裡有草酸,焯燙能去澀,加勺鹽還能提前入點底味。”沸水“咕嘟咕嘟”地翻滾著,筍塊在水中漸漸變得透亮,兩三分鐘後,她撈出筍塊,瀝乾水分,那股淡淡的澀味早已消散,隻餘下純粹的清香。

所有食材處理妥當,麥芽兒換上一口厚重的砂湯鍋——這鍋壁厚保溫,最適合慢燉。她將焯好水的鹹肉與鮮肉輕輕放入鍋中,再加入足量的熱水,水量要一次性加足,剛好冇過肉塊兩指寬,“燉肉最忌中途加冷水,一冷一熱,肉就柴了。”隨後,她放入剩餘的薑片,又用棉線將幾段蔥白捆成蔥結丟進去,去腥增香的料頭便齊了。

大火再次燃起,砂鍋很快便“咕嘟咕嘟”地沸騰起來,水麵又浮起少許細碎的浮沫,她順手撇淨,隨即迅速轉成最小的文火,給砂鍋蓋上蓋子,隻留一條小小的縫隙透氣。“火一定要小,保持湯麪微微滾就行,這樣燉出來的湯纔會像牛奶一樣白,肉也能酥爛卻不散。”她特意叮囑道,目光掃過案板旁屏息凝神的眾人。

時間在砂鍋蓋縫隙溢位的香氣中緩緩流淌。半個時辰過去,鍋蓋縫裡飄出的味道愈發濃鬱,先是肉的醇厚,漸漸又多了幾分清潤。等到一個時辰光景,麥芽兒掀開鍋蓋,一股滾燙的香氣瞬間噴湧而出,直往人鼻子裡鑽——鍋裡的湯色已然變得乳白濃稠,像上好的牛乳,輕輕晃動砂鍋,肉塊在湯中微微顫動,用筷子輕輕一戳,便能輕鬆紮透,肉質酥軟得幾乎要化開。

她先將鍋裡的鹹肉小心撈出,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半指厚的片狀——鹹肉經過長時間燉煮,油脂漸漸析出,肉質變得晶瑩剔透,鹹香之氣愈發醇厚。切好的鹹肉片重新放回砂鍋中,隨後加入焯好水的春筍塊,筍塊一入鍋,便被乳白的濃湯包裹住。再次蓋上鍋蓋,依舊用文火慢燉,這次要燉足三四十分鐘,讓春筍的清甜慢慢滲進湯裡,也讓肉湯的醇厚裹住筍塊。

砂鍋再次燜上,屋裡的香氣愈發濃烈了。那香氣不是單一的肉香,而是鹹肉的醇厚、鮮肉的腴美與春筍的清甜交織在一起,濃而不膩,鮮得人舌尖直打顫。眾人都下意識地嚥著口水,連大氣都不敢出,眼睛死死盯著那口砂鍋,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古大廚站在最前麵,眉頭微蹙,手指無意識地在身側輕點,默默記著每一個步驟——他乾了大半輩子廚子,走南闖北見過不少宴席大菜,卻從未見過這樣一道看似簡單的燉菜,能把“鮮”字詮釋得如此透徹,單看這湯色與香氣,說是頂尖酒樓的招牌菜也絕不為過。

又過了約莫三刻鐘,麥芽兒終於再次掀開鍋蓋。這一次,香氣幾乎要將屋子掀翻——湯已經濃得能掛在勺子上,乳白中透著淡淡的筍黃,春筍塊吸足了肉湯的精華,變得飽記透亮,用筷子夾起一塊,還能看到內裡細密的孔隙;肉塊則燉得酥爛,輕輕一碰便會散開,鹹香與鮮甜在口中交織,讓人回味無窮。

古大廚望著砂鍋中的醃燉鮮,心中百感交集。他活了大半輩子,自認廚藝不算差,今日見了麥芽兒這兩手菜,才知什麼叫“天外有天”。這姑娘年紀輕輕,卻對食材的特性、火侯的把控瞭如指掌,讓出來的菜道道精緻醇厚,皆是精品。他暗自歎了口氣:果然高手在民間,萬萬不能以年紀取人,這學廚之路,當真是學無止境啊。一旁的眾人也都沉浸在這極致的香氣與震撼中,隻顧著拚命記著步驟,連讚歎的話都忘了說。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