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帶好團隊,就要讓對的人做對的事 要立即著手行動,不要拖延
-
要立即著手行動,不要拖延
忠誠的人永遠都不會拖延,他會準時地做好每一件需要自己做的事情。拖延是一種惰性,這種惰性對於組織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它不利於組織高效率地運轉,因此一個對組織忠誠的人必然會準時做好需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以達成組織的目標。鯰魚型人纔要培養自己不拖延的習慣,拖延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
曾經有一個人養成了偷偷摸摸的習慣,每天都要偷鄰居家的一隻雞。有人勸他說:“正正經經地做人,要懂得是非好壞和禮義廉恥。偷東西可絕不是好人的行為啊!”這人聽了,表示要堅決改正自己的錯誤,於是說:“既然如此,就讓我慢慢地改正吧。從今天開始,我少偷一些,由每天偷一隻改作每月偷一隻,到明年再停止偷吧!”既然知道自己錯了,就應該立即改正,何必要等到明年呢?
很多人喜歡拖延,將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將明天的事情拖到後天,自認為這種拖延戰術會讓自己好過一些,殊不知最後導致的結果是每天都活著不如意。
有一些諺語和格言很值得拖延的人玩味。
“猶豫是時間的盜賊。”
“等時間的人,就是浪費時間的人。”
“今天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去做,明天做的事,今天要去想。”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十年老不了一個人,一天誤掉了一個春。”
“年少力強,急須努力;錯過少年,老來著急。”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路從腳下起,事從今日做。”
“今日事今日畢,留到明天更著急。”
“懶漢的嘴裡‘明天’多。”
對於鯰魚型人纔來說,永遠不要空等所想象中的合適時機來做事情。通常,人們在安排一天的事情是按照事情的緩急來的,真正有效的時間管理應該按照事情的重要性.重要的事是排在急迫的事情前麵的。根據二八定律,隻占20%時間的重要事情可以收到80%的成效,而80%的瑣碎事情隻有20%的功效。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惰性與拖延是失敗的禍根,其導致的不良後果不僅影響人的前途,還影響人的心理活動,使人形成不良的心理狀態和性格缺陷,嚴重的還會發展到病態人格,我們需要儘早意識到它們的危害。
惰性和拖延是不能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的精神狀態,是常見的一種意誌缺陷,也是許多人深感苦惱而又難以改正的缺陷。惰性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其輕重也不同。比如無法將精力集中到學習訓練中去;隻有被彆人逼著才向前走,不願自己開拓進取;有計劃無行動,該實施的行動,無休止地被拖延;雖下決心改正但仍不能自拔;做事磨磨蹭蹭,效率極低,遇到問題久拖不決;對任何事情都冇興趣,也冇有**等。這些都是惰性和拖延的表現。
惰性使人不滿現狀又不去改變,每日生活在等待和無奈之中。他們迴避現實,情緒低落,常懷羞愧、內疚之心。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意誌薄弱,不敢麵對現實,逃避困難,懼怕艱苦,缺乏約束自己的毅力;也可能是目標想法太多,無從下手,缺乏應有的計劃性和條理性或者是無目標或不知該定什麼樣的目標。
鯰魚型人才絕不能讓惰性和拖延來控製住自己。要對組織忠誠,克服惰性和拖延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首先要端正認識。惰性並非人的本性而是一種惡習,拖延並不能使問題消失或變得容易,隻會帶來更嚴重的危害。忠誠的人從不拖延,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隻用了本身潛在能力的1/10,因此每一個人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所以冇有必要去逃避現實,隻需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其次要及早行動。很多人都在等良好的條件,但是良好的條件是等不來的,唯有依靠行動才能創造有利因素。可以建立一個行動計劃,列出需要進行的每一小步。開始做有關的事情,哪怕很小的事,哪怕隻做3分鐘。隻要做出來,就是一個好的開端,會帶動你更容易地做更多的事情。忠誠的人要學會分割目標,設定期限,並及時檢查督促自己。
再次要堅持突破疲勞。疲勞是放棄和拖延的好藉口,但冇有什麼比無休止地拖延一件冇做完的事情更令人感到疲勞的了。疲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早些完成可以安穩休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每堅持做完一件事,都會增強我們的信心。
最後要自我獎勵。習慣的養成需要強化,惰性的形成就是因為有暫時的正向強化。要想養成自覺迅捷做事的習慣,就要給自己以及時的獎勵來進行強化。每及時完成一項任務,每改變一個拖延的習慣,即使行動的步子很小,也要肯定自己,記錄進步,獎勵自己在達到一個適度的小目標後就擁有某項愉快享受的權力,讓努力與愉快的感受相連結。
優秀是一種習慣,鯰魚型人才的優秀就在於他養成了優秀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