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取經?關我混沌魔猿什麼事! 第85章 唐軍西征?滿天神佛徹底麻了
-
而此時,孫悟空依舊蹲在雲頭,金睛灼灼,饒有興致地俯視著下方化生寺前的喧囂。
水陸法會出現這般驚天變故,早已超出了佛門掌控。
觀音菩薩隱匿在更高處的祥雲之後,麵色鐵青,卻是半分不敢顯露真身。
她死死攥著手中柳枝,指節發白。
下去?如何下去?
此刻萬千百姓情緒沸騰,視金蟬子為真佛臨世。
她若此刻現身,隻怕立刻就會被狂熱的民眾裹挾,要求與金蟬子辯法!
辯什麼?怎麼辯?
連如來佛祖當年在靈山辯經中都辯不過大乘佛法。
她觀音何德何能,敢去辯論這引動了幽冥鐘聲、得天地印證的大乘佛法?
下去不過是自取其辱,將佛門最後一點顏麵放在地上踩踏!
她隻能忍,隻能等,等靈山,等聖人進一步的指示。
而下方,金蟬子的表演卻遠未結束。
他轉身,麵向端坐龍椅、同樣心潮澎湃的李世民,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聲音清越卻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凝重:
“陛下,佛法東傳,貧僧西行,此乃弘揚正法,澤被蒼生之壯舉。”
“然,貧僧近日靜坐,偶得感知,西去之路,遠非坦途。”
他話語微頓,目光掃過台下屏息的萬民,繼續道:
“十萬八千裡路,非止窮山惡水,更多妖魔盤踞,精怪橫行。”
“彼等不服王化,不尊人倫,凶戾暴虐,視生靈為血食。”
此言一出,滿場皆驚。
百姓們麵露懼色,官員們交頭接耳。
李世民眉頭緊鎖,身體微微前傾。
他剛剛經曆龍魂怨念纏身、險些喪命之事,對神鬼精怪之說早已深信不疑。
此刻聽聞西方竟有如此多的妖魔,不由心生凜然。
金蟬子將李世民的神色變化儘收眼底,話鋒順勢一轉:
“貧僧孤身前往,縱有向佛之心,亦恐力有未逮。”
“若遇險阻,不僅自身難保,更恐辜負陛下厚望,斷送佛法西傳之機。”
他聲音沉痛,帶著一種為國為民的憂思。
隨即,他抬頭,目光懇切地看向李世民,拋出了那句石破天驚之語:
“陛下乃天可汗,四海賓服,萬國來朝,武功赫赫,威震八荒。”
“然,西方蠻荒之地,妖魔割據,不識天威,不尊大唐通關文牒。”
“貧僧鬥膽,陛下可有開疆拓土,將王化恩澤,佈於西土之打算?”
“轟!”
這話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開疆拓土?
文武百官徹底炸開了鍋!
武將們聞言,眼中瞬間爆發出灼熱的光芒!
開疆拓土!這是何等功業!
自陛下登基以來,雖四海承平,周邊諸國皆臣服,稱天可汗,但真正的開疆拓土之戰,卻已多年未有。
若真能藉此機會,將兵鋒西指,掃蕩妖魔,將那萬裡疆域納入大唐版圖
這是足以名垂青史、封侯拜相的絕世功勳啊!
文官集團則陷入激烈爭論。
有老成持重者麵露憂色,認為勞師遠征,耗費國力,且對手非人,勝負難料。
但更多官員,尤其是年輕氣盛、渴望建功立業者,則激動得滿臉通紅,認為此乃天賜良機,既可揚大唐國威,又能護佑聖僧取經,更能拓土萬裡,一舉三得!
李世民端坐龍椅,麵色沉靜如水,唯有微微顫抖的指尖,泄露了他內心的滔天巨浪。
開疆拓土!
這四個字,對任何一位有抱負的帝王而言,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他掃平群雄,登基為帝,開創貞觀盛世,被尊為天可汗,文治武功已達巔峰。
若能在有生之年,為大唐再開萬裡疆土這份功業,足以超越曆代先皇!
更何況,西方妖魔橫行,竟敢威脅為他祛病救命的聖僧,威脅佛法東傳之大業?
這已非簡單的開疆拓土,更是護佑子民、宣揚國威、甚至為人族氣運而戰!
他想起之前被龍魂怨念折磨的無力感,想起那隱匿於世間的神佛之力。
若大唐軍隊,能擁有征伐妖魔之力
這個念頭一旦升起,便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瘋狂蔓延。
金蟬子察言觀色,知火候已到,再次開口,聲音帶著一絲無奈與悲憫,輕輕添上了最後一把火:
“陛下,非是貧僧懼死。”
“實乃我大唐雖萬國來朝,威儀赫赫,然那西方精怪妖魔,卻卻不識我大唐通關文牒啊。”
“貧僧手執文牒,於人間諸國,或可暢行無阻。”
“然於那妖魔之境,恐怕不過是一紙空文,甚至反招禍患。”
“貧僧亦恐性命之憂,誤了陛下重托,誤了佛法大事。”
他微微垂首,姿態放得極低,將一個擔憂性命、卻又一心為國的虔誠僧人形象,刻畫得淋漓儘致。
“轟!”
這番話,徹底點燃了李世民和所有武將的怒火!
不識大唐通關文牒?!
竟敢視大唐天威如無物?
甚至可能加害手持文牒的聖僧?
猖狂!何其猖狂!
這已不是簡單的妖魔害人,這是對大唐王朝**裸的挑釁!
是對他李世民天可汗威嚴的踐踏!
若連庇護一位高僧西行都做不到,他這天子,還有何顏麵麵對天下百姓?
“砰!”
李世民猛地一拍龍椅扶手,霍然起身!
周身真龍紫氣轟然勃發,雖不及全盛時期,卻依舊帶著凜然帝威,席捲全場!
所有爭論瞬間平息,萬千目光聚焦於這位人間帝王。
隻見李世民麵色潮紅,眼中燃燒著前所未有的野心與決斷,聲音如同金鐵交鳴,響徹廣場:
“聖僧所言,字字珠璣,句句在理!”
“西方妖魔,不服王化,肆虐生靈,更欲阻我朝聖僧,其心可誅,其行當滅!”
他目光如電,掃過台下激動的文武百官,尤其是那些眼中噴火、恨不得立刻提兵西征的武將,朗聲道:
“朕,受命於天,既為天下之主,豈容化外妖孽,踐踏人倫,藐視天威?”
“聖僧為蒼生西行,朕,便為聖僧,為我大唐,掃清這西去之路!”
“傳朕旨意!”
聲如雷霆,定鼎乾坤。
“即日起,遴選軍中銳士,組建西征軍,護衛聖僧西行!”
“凡西去之路,妖魔盤踞之地,皆為大唐兵鋒所向!”
“朕要這萬裡西陲,儘聞大唐旌旗之聲,儘遵大唐律法之威!”
“聖僧所持通關文牒,即代表朕之意誌!代表大唐國威!”
“凡有阻撓、褻瀆、加害者,無論神魔,皆以叛唐論處,天兵所指,儘化齏粉!”
旨意一下,全場沸騰!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將們激動得山呼海嘯,文官們亦被這滔天豪情感染,紛紛拜倒。
民心士氣,在這一刻凝聚到了頂點!
雲端上,孫悟空見此一幕嘿嘿直笑。
“這下樂子可真大了!”
“如來老兒,你不是要玩嗎?俺老孫和這和尚,就陪你玩把大的!”
他目光掃向西方,彷彿已經看到佛門眾人那精彩無比的臉色。
而更高處的雲層後,觀音菩薩已是麵無人色,嬌軀微顫。
“瘋瘋了都瘋了”
她喃喃自語,隻覺得天旋地轉。
金蟬子他竟敢攛掇唐皇,以大軍開道,西征?
這哪裡還是取經?這分明是滅國戰爭!
佛門安排的八十一難難道要讓大唐軍隊去闖嗎?
那些妖魔擋得住大唐的兵鋒嗎?
若擋不住佛門又該如何?
若擋住了人間王朝傷亡慘重,這滔天業力
觀音隻覺得眼前發黑,幾乎要從雲頭栽落。
她死死咬著唇,看向下方那個白衣僧人。
金蟬子正微微躬身,向李世民謝恩。
側臉平靜,彷彿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隨著水陸法會落幕,長安城的熱潮卻未平息。
李世民金口玉開的西征旨意如同投入三界的一枚重磅炸雷,瞬間掀起了滔天巨浪。
大唐這台戰爭機器,開始隆隆運轉。
兵部徹夜燈火通明,調兵文書雪片般飛出。
軍械庫晝夜不息,刀槍碰撞聲、馬蹄鐵敲擊聲不絕於耳。
一股肅殺的鐵血之氣,混合著沸騰的人道皇權意誌,沖霄而起,竟將長安上空原本濃鬱的佛門祥和之氣都沖淡了幾分。
雲端之上,隱匿身形的各路仙神、佛陀菩薩,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他們眼睜睜看著下方凡人士卒操練集結,那股純粹的、凝聚的、帶著決絕殺伐意誌的人道氣運,讓他們從心底感到一陣不適與忌憚。
是,李世民隻是天子,非人皇,不得修行,壽元有限。
但!
他承載的是南瞻部洲億萬人族的信念與國運!
動他?
便是動這億萬人族之念,便是撼動這煌煌國運!
那滔天的因果業力,彆說他們這些仙神,便是大羅金仙,乃至準聖,也絕不敢輕易沾染!
更何況,西行路上那些劫難可都是他們各家早早安排好的自己人啊!
原本是想安安穩穩走個過場,演場戲,既全了天道定數,又能分潤西遊氣運功德,大家皆大歡喜。
可現在呢?
大唐鐵騎要西征!
要掃蕩沿途一切“不服王化、不尊人倫”的“妖魔”!
這戲還怎麼演?
難道要讓自家坐騎、童子、門人,去跟這群殺紅了眼、凝聚了國運戰意的人族軍隊真刀真槍乾一場?
贏了?
屠戮人族大軍?
這業力誰背得起?
天庭第一個就不會放過!
甚至可能引來火雲洞的目光!
輸了?
被凡人士卒當妖魔剿滅?
臉還要不要了?安排好的劫難冇了,到手的功德飛了,還得賠上自家培養的勢力!
進退兩難!
真正的進退兩難!
一時間,不知多少道神識在長安上空焦急碰撞,交流著恐慌與無措。
“瘋了!真是瘋了!那金蟬子怎敢如此?”
“還有那李世民!不過一凡間帝王,安敢妄動刀兵,乾涉天道量劫?”
“怎麼辦?我等佈置豈不白費?”
“快!速速稟告祖師(師尊、陛下)!”
道道神念倉皇退去,急著向各自背後的勢力彙報這驚天變故。
淩霄寶殿。
玉帝昊天端坐龍椅,麵上那看戲的悠閒笑容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陰沉。
他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九龍真氣在他周身盤旋低吼,顯是心緒極不平靜。
下方仙官噤若寒蟬,連大氣都不敢喘。
殿中央水精鏡上,正清晰地映照出長安城外軍營旌旗招展、兵甲森然的景象。
那沖天的兵戈煞氣與人道皇威,隔著水鏡都讓人心悸。
“好好一個金蟬子好一個唐皇李世民!”
昊天幾乎是咬著牙吐出這幾個字。
他本以為隻是佛門內亂,樂得看如來吃癟。
怎料這火轉眼就燒到了自己身上!
西遊八十一難,他天庭暗中安排的可不少!
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看守丹爐的童子甚至一些下界為妖的星宿,都早早得了暗示,在取經路上占了位置。
隻等唐僧過來走個過場,便可賺取一份天道功德。
如今倒好!
大唐軍隊要西征!
要掃蕩妖魔!
難道讓他天庭的正神、坐騎,去跟凡人士卒拚命?!
贏了,屠戮人族,業力滔天,他這天帝首當其衝!
輸了,天庭顏麵掃地,淪為三界笑柄!
更要命的是,若因此惡了人族,動搖天庭統治根基
昊天隻覺得一陣頭疼,太陽穴突突直跳。
他猛地轉頭,看向身旁一直閉目養神、彷彿事不關己的太上老君。
“老君!”
昊天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火氣。
“你倒是沉得住氣!”
“那青牛精,可是你的坐騎!如今就在金兜山等著!若是撞上唐軍,該如何是好?”
“難道真要它現出原形,與凡人大軍廝殺不成?”
太上老君緩緩睜開雙眼,白眉下的目光平靜無波,彷彿早已料到玉帝會有此一問。
他手中拂塵輕擺,聲音一如既往的淡然:
“陛下息怒。”
“天道運轉,自有其理。”
“西遊量劫,乃道祖親定,大勢不可改,然小勢可變。”
昊天聞言,眉頭緊鎖:
“老君此言何意?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唐軍一路平推過去?那我天庭佈置豈不”
老君微微搖頭,打斷道:
“陛下,唐軍雖眾,終是凡人。”
“西去之路,十萬八千裡,窮山惡水,妖魔之多,遠超想象。”
“豈是凡間兵甲所能輕易掃平?”
“更何況”
老君話語微頓,目光掃過水精鏡中那軍容鼎盛的唐軍,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深邃。
“陛下莫非忘了,封神舊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