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 企業版 8.借彆人之口讚美是最高的藝術
-
8借彆人之口讚美是最高的藝術
借彆的人的嘴說出自己的心腹之事,讚美對方,這種讚美是最聰明的讚美方法,因為聽者聽了舒心,說者說得有心,當然彼此就心照不宣,是讚美的最高境界。
香港股票市場裡有時會發生某一股票突然以驚人的幅度飆升的情形。碰到這種情形,第二天的報紙就會報道說,市場“傳聞”這家公司有重要的發展。這也就是說,股票升的原因是有好訊息傳出來。不過,要注意的是:訊息隻是“傳聞”而已,因為訊息還冇有經傳媒報道,其流傳也因此僅限於一個小圈子裡。
事實經常證明,這種傳聞有限度的,到達若乾投資者的耳朵裡,往往作用比傳媒白紙黑字傳達到數以萬計的人耳朵裡作用更大。在許多情況下間接聽到的訊息,比直接聽到的更能令人信服!隻有聽眾不多的訊息,纔像值得相信的內幕訊息。
說穿了,這其實主要是因為人性必有“狐疑的心理”把這種技術的原理引伸到讚美人的技術上,最高明的“讚美”專家,往往正是通過間接途徑去說好話!
曾經有這樣一位真正的“讚美”專家是這樣做的:
他是當年某公司某個部門的第二層次行政人員,相當於一個主任,儘管這職級香港上司會美其名曰經理。此人“會做人”,自然跟上一層的同事都發展出特彆好的關係。好了,他要讚美的對象自能是他的上司,因為他的上司主管他的部門,對他操生殺升降之權。隻不過他的讚美常常不直接讚美,而是間接通過上司的同級去做。在他上司的那些同級而對他上司友善的主管麵前,此君常常有意無意的稱讚他的上司。如果有機會和大上司說話,他更不會放過有意無意表示他很欽佩上司的英明領導的機會。這些話結果自然有
許多傳到他上司耳朵裡。
如果你是他的上司,知道手下常在背後讚揚你佩服他,相信“很難不受感動”。這樣聽回來的讚美話,比直接的讚美話受用得多!
我們判斷彆人的好意,一定會先懷疑這好意後麵是不是有什麼動機。如果有人直接對你讚美,你會想到這“不過是拍馬屁”,說我好話的目的也不過是希望有回報。可是從傳聞聽到的讚美話,就有誤導的作用了。一如股市的傳聞,這樣得來的訊息便似乎可信得多了。
直接的讚美話像賣廣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儘管賣花讚花香也會有效(所以纔有廣告這樣的東西),但有效的廣告一如有效的讚美話,必須“言中有物”能令聽者信服才生效。不過,大多數的讚美話都但求攻心,很少是言之有物的,那麼,這類“大多數讚美話”如果能“間接說”,效果一定大得多,因為聽的人不會覺得這是在捧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