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 企業版 9.從小事發現機遇還得敢於冒險
-
9從小事發現機遇還得敢於冒險
抓住機遇,也是一種投機,但是這裡所說的投機並不是所謂的巧取豪奪,爾虞我詐,而是說善於觀察和利用時機來取得成功。看準了時機,敢於冒險,憑著一種直覺和毅力,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彆人料想不到的地方獲取財富。
王誌遠——一位20世紀70年代從中國內地到香港謀生的打工仔,便是靠成功的投機發家的。
1976年春,王誌遠來到香港,在一家小工廠裡做工。但繁重的工作和微薄的薪金使這個誌向高遠的小夥子感到非常不滿足。一天他看到了一則廣告:“如果閣下對目前的處境感到不滿,希望有所改變的話,請到香港xx中心二樓d座一談。”懷著一線希望,王誌遠來到了廣告中所說的地點。
排在他前麵的人很多,一個個信心百倍地走進那扇辦公室的大門又一個個垂頭喪氣地出來。王誌遠手心裡捏出了汗,十分緊張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被入選。
好不容易輪到王誌遠了,他在門外長長地舒了口氣,定了定神,然後大方地走了進去。房間裡麵早已坐好了5個人,像一排法官,眼裡透著嚴厲的光芒逼視著王誌遠。
問話開始。有人問道:“王先生,你知道什麼是期貨嗎”
“期貨”,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在王誌遠的頭腦中完全冇有這個詞的印象,他隻好老老實實地回答,“不知道。”
“那麼什麼叫做商品呢”“不知道。”
“那你一定冇在金融業供過職吧。”
“冇有,我隻是一個內地來的打工仔。”
5個主考官對視了一下,都紛紛搖了搖頭,這時一位主考官文問了他一個問題:“現在有兩份工作,一份月薪3000元,每年加來5,但是薪水是固定的;另一份工作月薪2000元,但是有一份例金靠你自己去爭取,也許是一筆數額巨大的金錢。如果讓你選擇,你是會選哪一份呢”
王誌遠遲疑了一會,說道:“我會選後麵的一份。”“為什麼呢”
“因為我看中了第二份工作中可以爭取的機遇。”王誌遠平靜地說道。
5個主考官臉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在金融業便需這種敢於抓住“機遇”的勇氣。“王先生,你回去吧,我們研究後會告訴你結果的。”
結果是令人興奮的,對期貨一無所知的王誌遠就這樣進入了期貨貿易這個陌生的天地,開始了他奮鬥的一生。
期貨市場是投機者的樂園,搞期貨交易的人必須要深謀遠慮要在彆人之前搶先抓住機遇,才能夠賺大錢。王誌遠初入期貨市場,對期貨是一無所知,但是他隻是全憑著對於投機的靈感,而做成了一筆又一筆的大生意。
有一次,一位布廠老闆讓王誌遠替他買下100張日本棉紗合約,他以為日本的棉紗行情不錯,一定可以賺一大筆。誰知事與願違,不久之後,日本市場疲軟,這批期貨一個多月都無法脫手,資金積壓造成流通不暢。王誌遠和布廠老闆都彷彿捧著一盆熱炭,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正在此時,中國唐山發生了大地震。而唐山是紅豆的主產區,這次地震一定會大大減少紅豆的產量。王誌遠聽到了這個訊息,靈機一動,他感到機遇來了,於是馬上去見了布廠老闆對他講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王誌遠替布廠老闆買下了100張日本紅豆合約。彆人覺得很奇怪,既然那100張綿紗合約都已經被套了,怎麼還那麼大膽去買進100張紅豆合約呢他們都認為王誌遠初涉期貨市場,對此一無所知,有些人好心地勸他,有些人則冷嘲熱諷,但王誌遠並冇有理會。
不久之後,紅豆價格暴漲。王誌遠將手中的合約儘數拋出,所賺取的錢除了彌補了布廠老闆由於買入棉紗合約的損失,還另獲了一大筆利潤,布廠老闆笑逐顏開,連聲讚歎王誌遠的敏銳眼光。
王誌遠從這件事上瞭解到要在期貨市場有所成就,就必須要充分掌握資訊,並且還要通識各種知識,之後,他勤奮自學,並且時時關注一切可能引起期貨市場波動的資訊。
有一次,王誌遠從電視上看到沙特阿拉伯提高石油價格的新聞,一下子從床上跳起來,衣服都冇有穿就馬上打電話下單買入香港“九九”金。
果然,一天不到,金價開始暴漲。一夜之間,王誌遠的每張合約就賺了10多萬港元。
就這樣,王誌遠以其特有的商業直覺和善於抓住機遇的能力,在期貨市場中隨意馳騁,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你們都付出了同樣的努力,但是有人成功了,有人卻失敗了,原因何在呢在商業活動中,時機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決定你是否有所建樹,抓住每一個致富的機遇,哪怕是極小的機遇,哪怕那種機遇隻有萬分之一實現的可能性,隻要你抓住了她,就意味著你的事業已經成功了一半。
卡耐基的話明確地道出了為何有人失敗,有人成功的原因。時機,是一個多麼重要的東西,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夠牢牢地將它握在手中。
每個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許多條交錯複雜的路,而機遇就像是在每條道口旁的路標,指引著善於把握時機者踏人成功之途,而拋棄無所用心者於迷茫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