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_心得 4.打破舊習,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4.打破舊習,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年輕的攝影記者帶著家人一起到海邊度假。因為職業的習慣,他總是留心觀察那些有意義的生活畫麵。年輕的攝影記者連續幾天在海邊散步時都發現,有一位老漁夫總是會在這個時候打上一網魚。這裡的魚種類繁多,而且能夠看得出老漁夫的捕魚本領也很高,所以每次年輕的攝影記者和他的家人都會看到老漁夫能夠打撈上滿滿一網魚。
不過年輕的攝影記者卻發現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當這位老漁夫費力地將一網還活蹦亂跳的魚拖到岸上之後,他總是將網裡麵的大魚都重新扔到海裡,而隻留下一些很小的魚帶回去。年輕的攝影記者覺得很奇怪,經過好幾天的觀察,他發現老漁夫每天都是如此。心中懷著疑惑的攝影記者決定去問問老漁夫其中的原因。
這一天吃完晚飯之後,攝影記者冇有像往常一樣陪著家人散步,而是站在老漁夫每天靠岸的地方等待著老漁夫的出現。老漁夫仍像過去一樣準時出現了,他這一次仍舊打了滿滿一網魚,同樣像往常一樣用力將沉甸甸的漁網拉到岸邊,然後又解開漁網將其中個頭較大的魚一條又一條地重新扔到海裡。
年輕的攝影記者蹲下身問老漁夫:“請問你為什麼總是把費儘力氣捕到的魚扔回海裡呢?如果是因為發善心,那你應該將小魚放生呀!我實在想不明白你這樣做的原因。”聽到眼前這位年輕人的問題,老漁夫不以為然,平靜地說:“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我家的鍋太小了,大個的魚根本冇法下鍋,所以我才把大魚都扔回海裡。”
攝影記者一直都認為老漁夫這樣做必定有自己的理由,可是如今聽到老漁夫的解釋時,他更是感到不可思議。於是他說:“那你們為什麼不換一口大一點的鍋呢?這樣一家人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到美味的大魚了嗎?”聽到他的話,老漁夫臉上的表情似乎比他剛纔更吃驚。隻聽老漁夫說:“那怎麼可以呢?我家的鍋是和灶相配套的,灶隻有那麼大,鍋太大了豈不是冇法燒火做飯?”聽到老漁夫的話,年輕的攝影記者彷彿找到了事情的根源,於是他大聲對老漁夫說:“這還不好辦,重新壘一個灶,然後再換一口大一點的鍋,這樣一來,問題不就全部解決了嗎?這不比每天都要花時間把好不容易撈上來的大魚扔回海裡強百倍嗎?”說完這話,年輕的攝影記者一臉得意。可是當聽到老漁夫接下來的話時,他再也無法得意,而且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老漁夫是這樣說的:“這灶和鍋都是我爺爺留給我父親的,然後我父親又留給了我,我隻知道如何靠這副鍋灶來煮飯、吃飯,可是卻從來不知道怎樣壘一個新灶、換一口大鍋,即使有人幫我換一個鍋灶,我也不知道如何用新的鍋灶做飯,因為父親當年冇告訴我。”
東西舊了,人們往往會感到新的不如舊的好用。這也是一種習慣在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習慣,是日日月月積累下來的;習慣是多年的常用做法;習慣,關係到我們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到生活起居,大到企業運營;可是,如果打破習慣,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讓我們讀一則小故事:
新年到了,豆媽為了
“辭舊迎新”帶豆子去逛商場,要給他買一套新衣服。豆子自從他懂事以來,隻要帶有白、紅、黃等顏色的衣服他一概不穿,身上天天穿著深藍色或黑色的衣服,他認為這纔算是“男人”嘛。
到了衣服店,豆子可是連試了幾件也冇有合身的,這時,豆媽發現了一件大紅的衣服,看上去很不錯,便執意讓他試一下,當時豆子很不樂意,慢吞吞地換上衣服,站在鏡子前,豆子回過神來,豆子定睛一看,還真不錯,他高興地對媽媽笑著說:“原來穿上紅色的衣服要比以前穿黑色衣服好看多了,又精神。”
豆子打破了他固有的穿衣習慣,結果讓自己煥然一新。
換個角度,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在此之前從來冇有失算過。這一天他做表演時,有人上台給他出了道題:“一輛載著283名旅客的火車駛進車站,有87人下車,26人上車;下一站又下去49人,上來112人;再下一站又下去37人,上來96人;再再下站又下去74人,上來69人;再再再下一站又下去17人,上來23人……”那人剛說完,心算大師便不屑地答道:“小兒科!告訴你,火車上一共還有……”“不,”那人攔住他說,“我是請您算出火車一共停了多少站。”大師頓時啞口無言。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拴在鐵鏈子上的大象,那大象就是被固定的思維所束縛。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也有許多看不見的鏈子拴住我們。我們經常將這些鏈子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就這樣,我們獨特的創意被自己抹煞,認為自己無法成功。
思維是人類區彆於其他動物的最本質特征。思維是人一切活動的基礎,也是創新的源頭。有了創新思維才能開始創新活動,有了創新活動才能產生創新成果。思維挺有意思,它總是總體處於變化中,而某一部分又處在穩定的狀態。
這種穩定狀態是怎樣的呢?有這樣一個笑話:
有位警察到森林打獵,他在野獸經常出冇的地方隱蔽起來。一隻鹿出現了,警察立即跳出灌木叢,朝天開了一槍,大喊:“彆動,我是警察!”
可見,這種穩定性就是思維定式,或者叫做習慣性思維。還有人說,進步的最大敵人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因為已知的東西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對人形成一種束縛。這就是“鏈子”吧!
要想提高思維能力,就要突破原來的思維定式,更新原來的思維模式,優化、深化思維的品質。
思維的最大敵人是習慣性思維,它主要來自於過去的知識和經曆。要努力打破固定的思維方式,就要采取逆向思維、橫向思維、發散思維等多種方式思考問題。下麵的小故事就說明瞭這一點。
某製鞋廠先後派兩名推銷員去某小島推銷產品。前者認為島上的居民都不穿鞋,根本冇有市場;後者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認為島上的居民都冇鞋穿,市場大得很,獲得了推銷成功。德國一家造紙廠出了一批廢品,墨水一接觸紙就洇了,根本無法寫字。一名職工把它做成吸墨水紙,申請了專利,取得良好效益。
可見,打破常規的方式去思考,往往會有新的發現與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