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習慣的力量_心得 > 9.包容的習慣——一種良好的做人方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習慣的力量_心得 9.包容的習慣——一種良好的做人方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9.包容的習慣——一種良好的做人方法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告訴我們要有大地的包容性、寬厚性、容忍性,要有寬廣的海洋般的胸懷,坦蕩無私,光明磊落;不應計較個人的得失,不怕挫折、痛苦、屈辱、失敗的打擊;善於在各種困難和挫折中總結經驗,找出進一步發展的道路。為政者和商業人士要有完備無窮的德行;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有全心全意造福社會的崇高品德,有不計個人恩怨、得失的健全心理,有負載萬物,包容一切的高尚品德。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話是法國大作家雨果說的。的確,人的心胸是無比寬闊的,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隻有學會寬容,懂得包容的人,纔會擁有這樣的心胸。

包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美德。包容是原諒可容之言、饒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度量大,就能得人心、納眾謀,成其強大。

韓信為平民時,曾於淮陰街頭受過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後來他統兵百萬,“戰必勝,攻必克”,被劉邦封為楚王,衣錦還鄉,並未忘記那個逼自己從他的褲襠下鑽過去的人,但韓信不是要他的腦袋,而是任他為中尉,並對諸將說:“此人是個壯士。他當年辱我時,我當然可以與他以死相拚,但死得無名,所以忍耐至此。”

韓信此言,隻是道出了他當時受辱時對利害的權衡,而他不殺屠夫之子,卻是一種智慧的抉擇。這時的韓信已經封王,而那曾經侮辱過他的人仍是個平民。此時韓信若是為報複而殺他,當然如同殺雞般容易,但這一刀下去,一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橫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脫脫顯現出來。而他以德報怨,對此人授之以官,則可以顯示其大丈夫襟懷,贏得大眾的讚揚,贏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韓信,自然會想到這一點,所以纔有了這段被司馬遷、班固載入史冊的千古美談。

戰國時,楚王宴請臣下。燈忽滅,一醉酒的將軍拉扯楚王妃子的衣服,妃子扯下了將軍的帽纓,要求楚王追查。楚王為保住將軍的麵子,下令所有的人一律在黑暗中扯掉自己的帽纓,然後才重新點燈,繼續宴會。後來,這位被包容了的將軍以超常的勇武為楚國征戰沙場。可見,學會包容,就要學會原諒一個人的過失,給人以悔改的機會。

老百姓常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裡的容,就是包容,是對他人長處、短處和過錯的一種包容。楚王用自己的寬宏大量將這位被包容了的將軍為自己征戰沙場,可見他的用人遠見,也顯示出他的寬容的心胸和氣度。

政治家必須能夠包容,因為他所要完成的事業,是靠調動起千千萬萬大眾的行動而實現的,若無包容精神,便不能做到。作為領導者也必須有包容的胸懷,因為他的存在價值和水平是靠調動眾多人的行動而實現的,若無包容精神,便不能做到。正所謂海洋納百川,終成就其浩瀚;森林容百木,終成就其廣袤。任何成就大事者,也必須具備海納百川、森林容百木的包容品質。

同時,作為我們一介庶民,也要有寬宏的心胸,因為我們要在這個社會生存,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個人紮堆的地方,各色各樣的人都會遇到。這些人裡,一定有自己喜歡的,有自己不喜歡的,也一定有得罪過自己的人。如何以包容之心來麵對這些人,實際上也是考驗我們人際關係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人活著,冇有必要事事認真,為雞毛蒜皮的事去計較,要養成包容的習慣。包容的習慣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君子之風。學會包容,就會善於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與快樂。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