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向王陽明學習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第七章 王陽明的做事絕學
-
王陽明的做事絕學
古人說:“工夫在詩外。”工夫也在勝負外。王陽明說,人的智慧相差不遠,勝負的歸屬,不必等到臨戰才知道,早就由雙方所做工夫而決定。而最大的工夫是:不動心。此外,王陽明還認為,做學問和做事,不是兩件事,隻是一件事。他做事有三大要點:順其情,因其勢,趁其機。知此要點,無事不可辦,無事不可成。
養得此心不動
【王陽明語錄】
用兵何術?但學問純篤,養得此心不動,乃術爾。凡人智慧相去不甚遠,勝負之決,不待卜諸臨城,隻在此心動與不動之間。——《平濠記》
【語錄精解】
用兵有什麼技巧?隻要學問純粹、深厚,養得此心不動,就是技巧。大凡人的智慧相差不遠,勝負的歸屬,不必等到兵臨城下,隻看這顆心能不能被搖動。
王陽明的“心學”有冇有實用價值,原本令人懷疑,當他親自運用於戰爭中後,才知道確乎有用。
王陽明以書生帶兵,雖然學過兵法,究竟全無實戰經驗,怎麼能帶兵打仗呢?好在他做學問,從來是“知行合一”,不跟實踐分家,一旦遇事,自然不會茫然無措;再者他的“心學”,跟兵法也有暗合之處。勝人先勝己,每一個軍事家都必然煉心,心煉成了,纔可望勝利。鎮定是軍事家的一個必備素質,臨陣之際,“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麵臨生死威脅而不眨眼,才能冷靜指揮,不動如山。
軍事家的鎮定一般是在生死搏殺中磨練出來的,而王陽明修“不動心”,則是學問與實踐齊修,效果卻一樣。
他的“不動心”是如何修成的呢?首先從克己開始。他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你要想成就自己,一定要超越自己;你超越自己,纔有可能成就自己。超越之法,先要克服內心不合理的萌動。一個人需要自我超越的內容很多,超越對生的貪戀、對死的恐懼,乃是修道的至高境界,早在四十歲時,他在“龍場悟道”中實現了生死超越,“不動心”的工夫已經成就。在戰爭中,他提出了八字勝訣: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麵臨任何危難局而,他都從容鎮定,舉重若輕。
王陽明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與其說是雙方兵戰的較量,不如說是雙方心戰的較量。
當王陽明帶著少數隨從去福建處理軍官嘩變事件時,突然接到朱宸濠的反情,眾人無不色變,隻有王陽明不動聲色,好像早就料到有這一天一樣。他隨即決定,返回吉安府,準備平叛。船伕害怕此去會為叛軍所殺,不敢前行,陽明拔劍出鞘,厲聲喝令其開船,否則就地正法。船伕害怕了,隻好鼓勇向前。
船行至臨江,王陽明登岸召見臨江知府戴德孺,研究敵情。王陽明認為,朱宸濠的上策是率軍直搗北京,顛覆朝廷;中策是占領南京,控製大江南北;下策是據守江西,派兵分略四方。戴德孺聽了,大驚失色,他們此時手中無兵,調兵尚須時日,如何阻止朱宸濠用上策和中策?王陽明一笑:應該擾亂其心,使他用下策。
於是,王陽明讓戴德孺找來一群書吏,偽造朝廷公文,公文內容顯示,朝廷早已料到朱宸濠將反,兩廣總督、湖廣巡撫以及兩京兵部已多路出兵,埋伏於軍事要地,待機全殲北上的叛軍;各地方官員已奉朝廷密旨,負責後勤事宜,全力配合殲擊叛軍。
然後,王陽明命人找來一批膽勇之士,許以重利,懷揣假公文,奔走於江西境內。不少信使被捕,假公文被查獲,呈送朱宸濠。朱宸濠一看,大驚失色,一麵懷疑公文是假,一麵擔心公文是真,猶疑半月之久,大軍滯留江西,不敢進軍北京和南京。
當朱宸濠此心亂動時,王陽明卻一心不動,迅速趕到吉安,會同吉安知府伍文定調配軍糧,修治器械,積極備戰,同時發出討賊檄文,公佈寧王的罪狀,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然後,他派人上奏朝廷:寧王朱宸濠反。
半個月後,朱宸濠終於定下神來,終於意識到可能中了王陽明的疑敵之計,於是親率六萬大軍,渡過長江,攻打安慶。
此時王陽明麾下已集結了八萬勤王將士,兵力在朱宸濠之上,因此文武官員們紛紛建議,立即出兵,救援安慶。
但王陽明清醒地認識到,各地勤王兵從無配合作戰經驗,人心不齊,而朱宸濠所率卻是他訓練多年的嫡係,兩軍交戰,勝負難料。為穩妥起見,他決定:直搗朱宸濠的老巢南昌。
王陽明親率大戰,兵臨南昌城下。為了避免各軍相互觀望、人心不齊,他向各帶兵將領發出嚴令:敲四遍鼓還登不上城牆,帶隊軍官就要問斬。
結果,南昌城很快告破,朱宸濠的眷屬及附從官員都成了俘虜。
朱宸濠聽說老巢被端,再次大驚失色,急忙回軍來救。
王陽明以逸待勞,分後一路,四路當麵迎戰,一路於後設伏。交戰不久,叛軍腹背受敵,被分割成數段,又中了埋伏,軍心大亂,被迫潰退。
朱宸濠退守南康地區,急調九江、南康的守城部隊趕來增援,準備跟王陽明決戰。
王陽明率軍乘勝追擊,在鄱陽湖上跟朱宸濠的船隊相遇。朱宸濠深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下令:衝鋒者賞千金,受傷者賞百金。於是,叛軍瘋狂地向官軍撲來,官軍一時抵敵不住,節節敗退。執掌前軍的吉安知府伍文定不愧為一條好漢,挺立船上,巍然不動,指揮部下反擊。他一連斬殺數名駕船後退的船伕,終於阻住敗兵,大家定下神來,鼓勇向前。王陽明見反擊時機已到,命人擂起戰鼓,齊向叛軍的戰船殺去。
不料,朱宸濠擁有當時最好的武器:炮艦。隨著火龍噴出,石塊、鐵彈齊飛,官軍頓時損失慘重。伍文定的指揮船被火炮炸開了一角,燃起熊熊烈火。伍文定無所畏懼,仍聲嘶力竭地鼓勵大家共赴國難。
這一戰,十分慘烈,雙方的傷亡都很大。朱宸濠的彈藥終於用儘,唯一的優勢頓失。終於,官軍占了上風,朱宸濠的重賞也阻不住他的手下對死亡的恐懼,頓時大敗虧輸,被迫再次撤退,退守八字堖地區。王陽明乘勝追擊,用火攻之策,用小船裝草,迎風縱火,燒燬了寧王的副船,王妃婁氏以下的宮人以及文武官員們紛紛跳水自殺。寧王的大船擱淺,倉促間換小船逃命,被官軍擒獲,其他附逆的文武大臣均被擒獲。
不久,王陽明派軍攻下叛軍占領的南康、九江,至此,寧王之亂全麵平息。
朱宸濠蓄謀叛亂已久,不料從舉起反旗起,僅42天就告失敗,真的像如湯潑雪。不是朱宸濠無能,實在是王陽明太厲害。當王陽明接到訊息時,手中尚且無兵,一番運籌,竟然將朱宸濠擒獲。而他首先擒獲的其實是朱宸濠的心,而他自己的心則從未被搖動。正如《明史》所讚: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
一般人如朱宸濠者,無法掌控自己的心,遇到事情心神不寧、雜念紛呈,智力因此減半。王陽明一心不動,智力正常發揮,自然勝於他人。
所以說,取勝從心開始。
跟王陽明學絕學:你能戰勝自己的心,你纔可能從他人手中奪取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