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強毒士女帝直呼活閻王 第2章
-高陽一愣。
這女帝考覈的問題,倒是彆出心裁。
百官聽到聲音,也陷入思考之中。
武曌手指緩慢而富有節奏的敲擊著龍椅扶手,目光落在高陽身上。
這個問題看著好答,卻彆有玄機。
大乾朝堂腐朽,黨爭嚴重,更有天下藩王割據,士族林立。
要想對付這些惡人,締造一個百姓的太平盛世,就該惡人自有惡人磨!
她武曌不缺精通經義的人才,但需要一個惡人。
高陽沉思數秒,接著看向武曌道,“草民會說記住我的臉,下次見麵,我就不會手下留情了。”
此話一出。
武曌麵帶失望,有些意興闌珊。
仇人之子,又親眼目睹滿門被滅,若斬草不除根,等到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等他再來報仇嗎?
為了道義,為了心中的仁慈,卻令滿門都置於危險之中,這在武曌眼中,太過愚蠢!
她剛想揮手。
但緊接著就聽到高陽的聲音再次響起。
“說完這句話後,我會轉身離開,再猛然回頭,大笑一聲。”
“哈哈,小子我們又見麵了。”
此言一出。
文武百官全都齊齊看向高陽所在的方向,嘴角略微抽搐。
武曌敲擊龍椅的手猛的一頓,一雙鳳眸驟然一亮。
高峰原本鬆了一口氣。
下次見麵,就不會手下留情這個回答中規中矩,符合大乾仁義之風。
結果這孽子下一秒就來了一句,轉身就走,再猛然回頭。
所以,這次就不必手下留情了?
他閉了閉眼,接著咬牙站出來道,“孽子無才,衝撞了陛下,是臣管教無方,一切皆是臣之錯,還請陛下責罰。”
“朕為何要責罰?”武曌嘴角勾起,淡淡出聲。
一時間,高峰愣住了。
大乾以法治國,仁義成風,牽連手無寸鐵的小孩,有違道德。
難道武曌喜歡這個回答?
隨著武曌出聲,百官的目光也十分詫異。
緊接著,一道聲音響起。
“陛下,殺人不過頭點地,昔日之仇,滿地屍體就夠了,小孩手無寸鐵,若妄加殺戮,手段未免太過殘暴!”
“此等冷血之人,一旦為官,必定為禍一方!”
高陽目光看過去,隻見一個穿著官袍,氣宇軒昂的青年淡然開口。
隨著他的開口,一名身披戰甲的白髮武將附和道,“崔狀元言之有理,我大乾男兒的大刀當上陣殺敵,而不應斬殺手無寸鐵的老幼!”
“如此小孩,再加屠戮,簡直殘暴!”
高陽眯眼看去,開口說話的白髮老將乃是大乾破虜將軍,王忠。
此人,跟他爺爺高天龍乃是死對頭。
隨著王忠的開口,一眾大臣紛紛出聲附和。
這讓高峰臉色難看,拳心攥緊。
他高家蟄伏太久了,如今在這朝堂,誰都敢落井下石了。
武曌一雙鳳眸看向高陽,並未出聲。
她很想看看高陽該如何應對。
不管是王忠,還是新晉的狀元郎崔星河,那都是難纏之輩。
哪怕是她,也不勝其擾。
高陽勾唇一笑,他首先看向王忠道,“王老將軍所言甚是有理,高某大刀的確不斬老幼,但高某還有一把小刀。”
王忠:“???”
滿朝文武:“???”
崔星河嘴角一抽,冷冷道,“巧言如簧,難掩你殘暴的本性!”
高陽看向崔星河,繼續道,“崔狀元高風亮節,草民佩服。”
“但草民隻是一介普通人,做不到放過他,令家人此後十幾年都在不安中度過。”
崔星河看向高陽,“你怎知十幾年後,他會再報滅門之仇?”
高陽笑道,“按陛下所假設,若當年小男孩的爹懂得斬草要除根這個道理,又何來今日滅門之禍呢?”
“反之,現在不斬草除根,十年後,二十年後,又可能會有一門滅門之禍降臨在高某的身上。”
“草民可以愧疚的活一輩子,但絕不能擔驚受怕的活一輩子。”
“斬草要除根,這是他爹教的道理!”
此言一出,崔星河瞳孔一縮。
武曌鳳眸充斥著一抹異彩。
高陽繼續洋洋灑灑道,“當然,先前的轉身就走,再猛然回頭,隻不過是一句玩笑話。”
“若是草民麵對此情此景,會給他碎銀幾兩,再向王忠將軍所說,來上一句高某大刀不斬老幼,放他離去。”
“接著,再看他投奔何方親友,或者被何人接走,再一併除掉!”
“動手時,正常人的心臟大概長在左側,但也有少部分人的心臟在右側,最好左右各一刀,屁股最好也來一刀!”
第3章滿朝震驚,眼神狂變
第3章滿朝震驚,眼神狂變高陽這話驟然在金鑾殿內響起,百官全都被嚇了一跳。
他們紛紛瞪大眼睛看向高陽。
短短幾句話,卻讓他們感到了徹骨的寒意。
先送他碎銀幾兩,放他離去,再看他投奔何方親友,一併除之。
動手時,左右胸前各一刀,甚至屁股也來一刀,務必一擊必死!
狠!
太狠了!
王忠一臉驚懼的看向高陽,內心狂震。
“高家百年將門,還有這等陰險的後輩?”
“這若讓他掌權,老王家的蚯蚓豈不是都要被劈成兩半?”
彆說王忠了,哪怕是高峰都感受到了一股寒意。
這些話,竟然出自他的兒子?
一時間,文武百官的目光都齊齊盯著高陽。
大乾右威衛大將軍秦振國開口道,“陛下,高侍郎之子所言不無道理,若小男孩他爹懂得斬草要除根,也不會有如今滅門之禍。”
“末將讚同。”
此話,也令武曌回過神來。
她目光看向掃去,絕美的臉上帶著一股饒有興趣。
這一道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最主要就是大乾仁義成風,被規矩,世俗束縛的有才之人太多。
若真是報滅門之仇,彆說是小男孩,恐怕仇家府邸裡的螞蟻都要砍成兩半。
但隻是假如的話,為了所謂的仁義道德和名聲,很少有人會當眾選擇斬草除根。
更彆說如高陽這種,先給碎銀幾兩,看他投奔哪個親友,一併除之。
斬草不除根,令自己和家人陷入危險之中。
這在武曌的眼中,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這個高陽,有點意思。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小男孩的父親當年若狠下心斬草除根,又豈有今日之禍?”
“你的第一題回答,朕很滿意。”
武曌的第一句話是對百官說的,第二句則是看向高陽說的。
高峰一臉詫異。
這孽子令女帝陛下很滿意?
雖然高峰很有些難以置信,但這對定國公府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武曌目光看向高陽,淡淡道,“第一個問題,隻是朕的小小考驗。”
“但想當我大乾的官,為民請命,這可冇有那麼簡單。”
高陽看向武曌,先是掃了一眼那隱藏在龍袍之下的大長腿,接著道,“還請陛下賜題。”
“草民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這女帝有些意思,不考四書五經,詩詞經義,反而是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他還真有些好奇武曌的下一題會是什麼。
武曌鳳眸掃向百官,“此題,不光是考高侍郎之子,眾位愛卿也可暢所欲言,令朕滿意者,朕必當重用!”
此言一出,一些身份低微的官員眼前一亮,躍躍欲試。
若能得武曌重用,必能平步青雲!
武曌淡淡出聲,“你是一個外地茶商,在江南窮山僻壤承包了一座荒山,但想種茶,就得先開荒,可當地百姓卻無比懶惰,不但不願開荒,縱然招到幾個百姓,乾活也無比懶散,眼看種茶的日子越來越近,這該當如何?”
隨著武曌淡淡的開口,一時間,文武百官全都皺起了眉頭。
此題,乃她的壓軸之一,能完美交出答卷者,必定有驚世之才!
她鳳眸掃過朝堂,百官齊齊低頭。
縱然是崔星河也眉頭緊鎖。
此題,倒是有些難解。
外地茶商前往江南窮山僻壤,承包荒山。
這其中難點有三。
第一,外地茶商人生地不熟,除錢財外,並無太大支援。
第二,當地百姓生性懶惰,開荒又苦又累,除非以大工錢招工,否則很難招人!
第三,縱然用大價錢招工,百姓也會消極怠工。
武曌要的不僅是解決這件事,更是要一個最優的答案,彰顯能力。
此題,十分挑戰。
王忠倒是不清楚其中的彎彎繞繞,他徑直開口道,“陛下,這有何難?一倍工錢冇人,那就兩倍,三倍工錢!”
“重金之下,還怕冇有百姓響應開荒?”
武曌搖搖頭,“王老將軍此言差矣,既是商賈,自當重利,三倍工錢,固然有百姓響應,但成本豈不是大幅提高?”
“再者,如朕所說,百姓縱然上工,也大多懶惰,茶商在江南毫無根基,難以約束,這何解?”
王忠一聽,臉色一變。
他想的還是太淺薄了些。
“是末將考慮不周,但陛下此題,未免太難。”
“當地窮山僻壤,百姓生性懶惰,若不提高工錢,哪有百姓響應?”
“而懶惰,更是人的本性,當地窮山僻壤,百姓必定更加懶惰,這消極怠工根本難以遏製!”
“此題,無解啊。”
王忠此言一出,百官紛紛點頭。
這也正是他們心中所想。
武曌麵色冷冽,周身瀰漫著濃濃的威嚴。
她淡淡道,“既是選拔為國為民的大才,又豈能太過簡單?大乾天下,比這難處理的政務,比比皆是,難道就全都放任不管了?”
“末將不敢!”王忠趕忙跪下。
這一刻,在武曌周身那濃鬱的威嚴下,百官紛紛低頭。
武曌繼續道,“此題,開荒不難,種地不難,但想要最小成本,最快速度完成開荒,卻很難。”
“崔愛卿,你乃我大乾狀元,據說八歲作詩,十二歲通讀經義,乃長安四大才子之一,文采驚人,你可有解?”
武曌淡淡問道,目光落在崔星河身上。
崔星河眉頭蹙緊,然後苦笑的搖搖頭,“陛下,臣還尚未想好,但再給臣一炷香的時間,臣必定能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案。”
他心中的方案,雖比王忠高明一些,但肯定無法令武曌滿意。
他需要再想想。
武曌眸子冷漠,隻是淡淡說道,“那崔愛卿再想想。”
緊接著,她又將眸子看向一位頭髮花白的大儒。
“周老爺子,你乃翰林院大學士,我大乾文壇巨擘。”
“你可有解?”
周老爺子身子一怔,隨即有些窘迫的搖了搖頭。
“老臣尚未有更好的辦法。”
他所想的跟王忠差不多,那就是加錢。
但這一點,顯然被武曌否決了。
武曌眼中的冷意更濃,隻是並未顯露。
最後,她將眸子看向高陽,淡淡道,“高陽,你可有解?”
高陽搖搖頭,“臣也得想想。”
他雖然看崔星河不爽,但這崔星河畢竟是狀元之才。
更何況這周老爺子也不簡單,翰林院大儒,文壇裡的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