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用金瓶梅解心經 > 《心經》新標點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用金瓶梅解心經 《心經》新標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心經》新標點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bo)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儘。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儘。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duo)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nuo)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謹注:《心經》新標點三原則:一,保持佛經韻文特色,以四字句為基本句型。二,佛經專用詞用引號引起來,佛經中記錄的話用引號引起來,敘述用文言句式標點。三,佛菩薩說話很從容,很慢,因此不采用長句,標點為短句。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