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七零 第第 62 章 “我不是在做夢吧,真的…
-
“我不是在做夢吧,真的……
石崇這話一出,
尤利民冇忍住直接驚撥出聲:“啥!十塊!”
話音剛落,尤利民見穀三等人都看了過來,當即就意識到了不對,
連忙低聲追問道:“怎麼這麼貴了。”
尤利民還記得前些年黃金最便宜的時候,一兩塊錢就能買一克,
再往前倒幾年,快餓死人的時候,一個十來克的金鎦子,能換到斤粗糧都算好的了。
這兩年日子慢慢地好過起來後,
這金價又漲了幾回,
鎮上儲蓄所的收購價也是漲了幾次的,
但那都是一次兩三毛兩三毛的漲,哪有像石崇說的這樣,一下子翻著倍還不止漲的?
見尤利民不信,石崇也不想多說,隻擺手道:“反正該提醒的我也提醒過你,信不信的全看你,說真的,也就是我們交情不錯,我又拖熟人從銀行買了一批金條,
不然我連這次的這六根金條都不想給你,
反手賣給崔先生,我能多賺多少錢。”
貨款結清了,貨也運上車了,石崇急著回市裡賣電風扇,也顧不上尤利民的吃飯邀約了,直接拉著車門坐上了副駕駛。
臨走之前,
石崇又道:“這次我是和你說清楚了,下次咱們再交易,這金條的價格可就不是這個數了。”
見尤利民還雲裡霧裡的,石崇又好心地多說兩句:“總之你就記得一點就行,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幾千年的規律了,我們這都建國幾十年了,上麵又要改革了,誰都不知道以後怎麼發展,不過我看這黃金的價格以後怕是真有得漲了,無論如何你自己心裡也得有點計較纔是。”
尤利民還冇消化完黃金凶猛的漲價勢頭,見石崇要走,他又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等等石哥,我還有件事情要托你幫忙。”
石崇讓司機先彆點火,搖下車窗伸出腦袋問:“怎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尤利民一把從旁邊拎過一台黃銅電風扇道:“我老丈人姓齊,鋼鐵廠的二車間主任,我這裡忙得走不開,想托你幫我把這台電風扇給他老人家捎過去。”
尤利民對嶽父家印象很好,畢竟隻衝著當時對方願意把嬌養長大的女兒嫁給一窮二白的自己這一點,他就一輩子都報答不完。
之前齊芳回家來說高佳想托尤利民尋摸電風扇的時候,也順帶說了一嘴,這玩意兒就是住在市裡都不好買,她孃家爸媽攢了一年都還冇攢齊工業券。
那會兒尤利民手裡冇有電風扇,隻能聽過就算了,現在他手裡既然有了電風扇,自然是要趕緊給老丈人送一台過去的。
原本尤利民是想自己親自送一趟,但是這電風扇還冇賣完,黃金這事他也得琢磨琢磨,要是真的,他還得和儲蓄所的人走動走動,看能不能套點貨出來。
電風扇這種東西又是早用一天早舒服一天的實在東西,尤利民想著還是儘早托石崇給老丈人他們帶過去的好。
也不是什麼大事,想著鋼鐵廠的筒子樓離自家也不遠,捎帶手就送過去了,石崇也冇拒絕,擺手讓司機重新下去打開車門把電風扇放進了車廂。
臨走之前,見尤利民眼巴巴地盯著自己,石崇笑道:“行了,我肯定幫你把東西帶到,冇看出來,你小子還是個賢婿呢。”
尤利民擺了擺手後,很是不好意思地開口道:“什麼賢婿不賢婿的,不過是我媳婦兒和老丈人一家都對我好,以心換心罷了。”
石崇歎道:“你能這麼想,就已經是難得了。”
尤利民冇把這台電風扇當回事兒,也冇想過要以此在齊芳麵前去邀功,收好金條後他就把鄭老七等人全都叫到了後院。
“這次的電風扇賣完了,賺的錢不多,兄弟們受了累,我一人給五十塊,穀三和賴七買了電風扇,就不給他們分錢了。”
尤利民一聲令下,鄭老七等人就排著隊上前領錢,領完錢後都不忘彎腰道謝。
“謝謝老大!”
以前鄭老七等人跟著尤利民隻是混日子,如今卻覺得自己這混得比那些廠裡的正式工還要好。
尤利民出手大方,每個月又隻和顧驍交易一次,他們這些人搬貨也就那麼一兩天,每次賣了貨物,尤利民少的給二十,多的給一百,算下來比那些廠裡的正式工工資都還要高一些呐。
對著自家兄弟,尤利民也冇隱瞞,直接叮囑道:“剛纔市裡的石老大說怕是黃金要大漲了,我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總之你們現在手裡也有錢了,要是有時間,也可以去買點金飾存著,金子這玩意兒又放不壞,萬一回頭真漲了,多多少少也能賺一點。”
不管穀三等人把不把這當回事,當天尤利民回到家裡後,倒是把手裡的十根金條又往櫃子底部壓了壓。
其實這幾次交易下來,尤利民也是實打實地從石崇手裡賺了不少金條的,隻不過之前顧驍那邊隻要金條,大半都作為貨款給了對方。
現在加上石崇今天給的這六根,尤利民手裡正好還剩下十根金條。
現在尤利民的手裡的家底主要還是現金,之前買衣裳和桃子石崇都給了不少現金,加上每次交易的零頭,現在他手裡除了三萬塊整數的現金外,還有一千多塊錢的零頭。
這份家底不管是放在鎮上還是市裡,都能算得上是很不得了。
畢竟現在整個樂陽鎮,彆說存款過萬的,就是存款過千的都找不出幾家。
而這些現金和金條,都是尤利民在這短短大半年內賺到的,這要是說出去,誰能相信呢?
現在唯一讓尤利民為難的,就是石崇那邊已經不願意低價給他黃金,他手裡的這些黃金暫時也不能動了。
如此一來,他下個月和顧驍交易的時候,就隻能給他現金了,也不知道他一直和自己交易,有冇有是看在自己每次都能給夠大量黃金的原因。
現在他是拿不出黃金了,也不知道對方會不會因此生氣,從而就不願意繼續和自己交易了?
尤利民心中愁緒萬般,以至於看著眼前的金條和大捆大捆的現金都開心不起來了。
然而讓他冇想到的是,比他和顧驍約定好的交易來得更快的,是一個足以炸翻全國人民的訊息。
通過報紙、電視和廣播,七月上旬所有人都得到了一個訊息……
全國的青年,不管是上山下鄉,還是已經上班的臨時工和正式工,都沸騰了起來。
牛草灣三大隊的知青也很快就得到了訊息。
在巨大的衝擊下,大家連上工都是應付了事,一下工就湊到一起議論起了高考的事情。
“我不是在做夢吧,真的恢複高考了?”
“廣播都播了,報紙也登了,九月就要考了,這還能是假的?”
“又可以考大學。”
“天哪,好幾年冇認真學習了,這高中學的東西我都忘得差不多了。”
“廢品收購站和書局能買到高中的教材不?”
“你現在纔想著問這個呢,鎮上廢品收購站的舊書早就被搶光了,現在高中的教材是一書難求。”
這些出生在城市的有誌青年,在經曆過或長或短的插隊經曆後,那真是做夢都想回城。
前些年知青們想回城可太難了。
在鄉下知青的日子不好過,正兒八經的農民都填不飽肚子,更彆說他們這些現學著做農活的小年輕。
那種家裡條件好的,還能時不時地寄錢寄糧票補貼一些,那些在家裡本來就不被看重,下鄉就被家裡放棄,隻能自己下地掙口糧的,那真是一年就得餓上半年。
每年都有那實在熬不住的男女知青,選擇和村裡的男男女女結婚,從此有個依靠,日子也能好過一些。
恢複高考就是把回城的路鋪在了大家麵前。
這個時候的大學生含金量可是很高的,上學有補貼,畢業包分配。
有這麼個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擺在眼前,不管成績好還是差,總歸都要試一試的。
知青們想高考,周新文是舉雙手雙腳讚同,這些小年輕乾活不行,大部分人的工分都不夠吃飽的,上麵把知青安排到了隊裡,他們也不能真看著人餓死,所以年年都得補貼些糧食。
要周新文說,最好是隊上這些知青都能考上,都能回城纔好呢,不用補貼這些人了,大家到年尾的時候也能多分點糧食。
當然了,周新文想讓知青考,那些家裡娶了知青,或者把女兒嫁給知青的人家,心裡就不那麼願意了。
大家都不傻,知道前兩年這些知青是冇辦法纔會在農村落根,這要是真考上了,還能安生和自家的兒子、閨女過日子?
一時間村裡人也是心虛浮動,短短兩天,就鬨出了不少事情,最嚴重的,還有把家裡的知青兒媳婦用麻繩捆了關在家裡,不讓上工,不讓看書學習的。
周新文跑了好幾家後,心裡也是有了火氣,對著那幾家做事蠻橫的混不吝,也是冇了好臉色:“這是國家宣佈的政策,不論學曆,不論年齡,想考的都能去考,彆以為人家進了你們家的門,就得處處受你們的限製,想要把人管著不讓人學,不讓人考是不行的,現在是我好好地在跟你們說,你們要是不聽,最後鬨到公社或者鎮上的領導麵前去,受罪的是你們自己。”
敲打一番後,周新文又放柔了語氣寬慰道:“這人要是想走,有千百種法子,豈是你們靠關就能關得住的,與其鬨成這樣兩相生厭,還不如讓她去試一試,成了自不用說,就是不成,你讓人試過了,她也能死心過安生日子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