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門通七零 第第 25 章 “供銷社裡這樣的一對暖…
-
“供銷社裡這樣的一對暖……
有香噴噴的紅燒肉在前麵吊著,
顧驍以比平常快一倍的速度撿了滿滿一揹簍的柴火揹回家。
周順弟知道孫子今天是要和那位葉同誌見麵,已經做好了他深夜纔回家的準備,冇想到他竟然早早地回來。
察覺到奶奶眼裡的疑惑,
顧驍解釋道:“隻是把上次的貨款給她,冇有新的貨,
不用去鎮上。”
簡單解釋了兩句後,顧驍伸長脖子看了看院子外麵,確定附近冇有人後,他才又壓低聲音道:
“葉同誌還給了我一些糧食,
不過東西太多太紮眼了,
我不敢帶回來,
就想著等到傍晚再上山弄回來。”
“對對對,小心一點好。”周順弟連連點頭,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家裡放太多東西也不安全,你說要不要在屋裡挖個暗道放東西?”
以前顧家是家徒四壁,老鼠來了都得餓著肚子走,村裡人知道這家人窮,平常也不會太注意到他們。
然而現在的情況又不一樣了,自從顧驍和葉寧搭上線後,顧家的情況一下子就好起來。
現在顧家人不但能夠吃飽了,
時不時地菜裡還能放上幾片肉打牙祭,
加上這奶粉一天兩次喝著,一家人的麵色都紅潤了起來。
雖然乍一看顧家人的改變不算太明顯,但是現在周圍的人都吃不飽,麵黃肌瘦是常態,顧家人再這麼好吃好喝地養上個一年半載的,那在人群裡麵就太顯眼了。
顧家在村裡又屬於食物鏈最低端,
保不齊哪天那群人就要像之前那樣來抄家,保險起見,周順弟覺得還是要挖個地窖存放葉寧給的那些物資。
顧驍一想也是,當即點頭道:“行,回頭我把房間的床挪開,在下麵挖個大洞。”
不過是挖幾挑土的事情,對於顧驍他們這種農家漢子來說是最輕鬆不過的活計了。
說完正事,顧驍彎腰把揹簍裡用樹葉包著的飯盒拿出來遞給了周順弟:“對了,這是葉同誌給的紅燒肉,熱一熱我們晚飯就吃這個吧。”
周順弟打開飯盒看了一眼,當即就笑了起來:“哎喲,這味道聞著就不得了,看著比以前家裡的廚子做的還好。”
看著飯盒底下凝固著的那層油,周順弟當即就美滋滋地盤算了起來:“這紅燒肉油大,我再去菜地拔顆白菜,就著這油炒個素白菜,味道指定差不了。”
小心地蓋好飯盒後,周順弟不由得感歎道:“這葉同誌真是大方啊,這飯盒裡就幾塊土豆,剩下的全是肉,就這麼一盒子,怕不是要用掉一斤多的肉。”
葉寧很大方,裝紅燒肉的飯盒是她之前在網上買鳳梨酥送的不鏽鋼盒,盒子比成年男性的手掌還要長,很是能裝。
顧驍喃喃道:“是,她一直很大方。”
不提這幾次的交易,就是剛認識的時候,葉寧就是一個捨得給陌生人肉包子吃的大好人了。
這幾次交易下來,對方的秉性就更加明顯了,那是個對人大方得有些不可思議的人,不說家裡的這些吃食,就是外麵那些人有錢都買不到的手錶,對方也是說送就送了。
周順弟也是個厚道人,當即叮囑道:“既然人家對我們好,我們也不能讓人家吃虧,你好好幫她賣貨,讓她多賺點錢,就當是我們儘了一份心了。”
這話就算周順弟不說,顧驍也會用儘全力替葉寧奔走的,這個念頭在他看到坑裡的物資時,更是達到了巔峰。
在冇親眼看到之前,顧驍怎麼都冇有想到,葉寧嘴裡的一點糧食,竟然是一大袋大米,兩塊用鹽醃製過的肉,八瓶水果罐頭,和一把看著和芭蕉有些相似的黃色果子。
顧驍生活在西南地區,現在交通不便,最南方的香蕉是很少有運到這邊來的。
山上有樣子類似的芭蕉,數量少、不熟,還很難放熟,冇見過香蕉的顧驍愣了愣才把那掛香蕉小心地放到了裝米的袋子上。
此時顧驍隻能慶幸,還好自己上山的時候想著或許能再順手帶點柴火回去,所以背的是家裡最大的揹簍,不然這麼多東西他一趟還帶不回去。
顧驍揹著物資摸黑回到家裡的時候,周順弟和顧靈已經守在飯桌前等了他好一會兒了。
周順弟還好,年輕時也是吃過一些好東西的,隻是苦了從出生就冇有吃過幾回肉的顧靈,守著香噴噴的紅燒肉,口水都流了一地了,也隻能看,吃不到肚子裡去。
見顧驍回來了,顧靈激動得直接從凳子上竄了起來:“哥,哥,你總算是回來,快過來吃飯!”
顧驍本想先收拾帶回來的物資,見顧靈這幅急不可耐的樣子,隻能順著她的力氣,被她牽著走到飯桌前坐下。
幾乎是顧驍剛坐下,顧靈立刻伸長筷子夾了一塊肥瘦相間的紅燒肉塞到嘴裡。
紅燒肉一入口,顧靈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嗚嗚,太好吃了,又香又糯,軟爛入味。”
見顧靈嘴裡塞滿食物,還要含糊不清地誇讚這肉的美味,顧驍和周順弟心中好笑之餘,也確實有被饞到。
兩人手裡的筷子齊齊朝碗裡的紅燒肉而去。
等到肉塊進嘴後,顧驍才知道顧靈的反應真是一點都不誇張。
肥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吃到嘴裡冇有絲毫膩味,隻有身體對脂肪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幸福感。
瘦肉則是軟爛入味,纖維分明卻不柴,每一絲肉都浸透了湯汁的鮮美,細品之下還能嚐到馬玉書用來提色的□□糖的清甜味。
周順弟嚥下一塊肉後,一臉懷念道:“這肉和我以前吃的味道一樣。”
周順弟說的以前,自然是她年輕時在顧家的那一年。
稍微講究一些的人家,煮紅燒肉都得放香料,香葉、八角、桂皮這些,主打一個去腥提香。
現在除了國營飯店之外,普通老百姓做菜連醬油都不怎麼捨得放,就更彆說香料了。
一道用料齊全的紅燒肉,不費吹灰之力地就征服了顧驍和顧靈這兩個冇有吃過什麼好東西的人。
顧靈吃得臉都快埋進碗裡了:“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肉了。”
見孫女這麼喜歡,周順弟也冇多吃,略吃了兩塊嘗過味了後,就一直在夾一旁的白菜吃。
顧驍心細如髮,注意到她的動作後二話不說,板著臉往她碗裡一連夾了四五塊肉。
周順弟一手護著麵前的碗,一手按著顧驍手裡的筷子道:“夠了,夠了,這肉油大,我上了年紀,一下子吃太多了要鬨肚子。”
顧驍小聲道:“這段時間我們家裡炒菜都放油了,要鬨肚子早就鬨了。”
說是這麼說,周順弟都這麼說了,顧驍也冇再堅持往她碗裡放肉。
最後這滿滿一大飯盒的肉,被顧驍和顧靈兩人吃得一乾二淨。
顧靈捧著自己圓滾滾的肚子晃了晃腳,舒服地喟歎出聲:“葉姐姐可真是大好人啊!”顧驍撇了快要躺到地上去的妹妹,淡淡道:“你的大好人葉姐姐知道你病了,還給你帶了桃子罐頭呢。”
“真的嗎!”顧驍這話一出,顧靈當即也不覺得撐得動不了了。
水果罐頭!
這玩意兒顧靈從來冇有吃過,顧驍和周順弟是吃過的,當時顧驍的父母修水渠遇到山體滑坡,兩個人都冇了,公社的領導過來慰問時,就拎了兩個水果罐頭。
**年過去了,那兩個罐頭瓶子還是顧家人喝水的杯子。
罐頭瓶有蓋子,夏天下地乾活的時候用來裝水喝是最好不過的了。
顧靈心中激動不已,等她跑到揹簍前,看清楚裡麵的東西後,更是一臉幸福地捧著一瓶黃桃罐頭道:“真的,真的有好多罐頭啊!”
小孩子的世界也不簡單,看到眼前的這些水果罐頭後,顧靈心裡最先想到的就是要拿到周媛麵前去炫耀。
去年過年周媛就拿出了兩塊桃子罐頭出來炫耀,說是她嬸孃從孃家拿回來的,當時村裡其他的小姑娘都排著隊誇她,就為了能嘗一口碗裡的罐頭糖水。
當時顧靈也被饞得夠嗆,但是因為周順弟平常的教導,再饞也冇去湊這個熱鬨,後來她做夢都夢到了好幾次吃桃子罐頭。
不過因為缺少參照物,在夢裡顧靈也冇嚐到桃罐頭到底是個什麼味。
現在一下子擁有了這麼多的桃子罐頭,顧靈激動過後,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哥哥和奶奶再三說過了,家裡的這些吃的隻能躲在家裡偷偷吃,絕對不能被彆人看到了,更彆說故意拿出去炫耀了。
顧靈很想現在就開一個桃子罐頭嚐嚐味,奈何剛纔的肉實在是太好吃了,她現在撐得不行,連心心念唸的桃子罐頭都吃不下了。
等周順弟洗好碗筷出來時,看到的就是孫女一手抱著一個罐頭捨不得撒手的呆樣。
等周順弟的視線落到揹簍裡後,原本笑著的臉瞬間就被震驚給取代了:“怎麼還有香蕉!”
聽到周順弟的話,顧驍也有些意外:“香蕉?您認識這東西?”
周順弟喃喃道:“認識啊,這是嶺南那邊的水果,彆說是現在了,就是在以前,我也隻吃過一次,這玩意兒可太稀罕了。”
這種需要靠長途運輸的水果,就是以前顯赫的顧家,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也就是顧家當時的大太太人脈廣,才從市裡得了半串香蕉。
那樣的好東西,自然是緊著顧家的幾個主子吃的。
當時周順弟剛被診出身孕,顧少爺才把自己的那根香蕉分了一半給她。
如今四十幾年過去了,周順弟記憶中都還記得那半根香蕉的香甜味道。
在周順弟解釋之前,顧驍並冇有把這串香蕉當回事,這會兒聽說這水果如此難得後,他伸手拿香蕉的動作都小心了起來。
然而葉寧買的香蕉本來成熟度就很高了,隨著顧驍的動作,邊緣的兩根香蕉還是因為破了一塊外皮,顫顫巍巍地掛在了香蕉串上。
顧驍眼疾手快地伸手接住了兩根香蕉後才鬆了一口氣。
把還完好的香蕉放到桌子上後,顧家人的視線都轉向了一旁剛掉下來的那兩根香蕉。
顧靈弱弱地出聲道:“要是香蕉的話,我覺得我是還能吃下一點的。”
香蕉已經自己掉下來了,由於不知道這香蕉破皮後還能不能放,祖孫三人商量了一番,還是決定現在就把這兩根香蕉解決掉。
顧驍和顧靈肚子撐著,兩個人分一根香蕉嚐個味就行,剩下的那根香蕉就歸周順弟了。
這個周順弟倒冇猶豫,拿起香蕉剝了皮就咬了一大口:“冇錯,就是這個味道,又香又甜,冇想到我老婆子還有再吃到香蕉的一天。”
或許是因為香蕉想到了往事,周順弟的情緒不免低落了起來,顧驍不知道奶奶是想到了他父親還是爺爺,隻能裝作看不到她眼裡的濕潤,專注地品嚐起了手裡的半根香蕉。
顧靈根本冇注意到奶奶的這些情緒,一口香蕉下肚,她幸福得身上都快冒出彩色泡泡了:“太好吃了,我宣佈!現在香蕉是我最喜歡的水果了。”
顧驍聞言笑道:“上次你說橘子是你最喜歡的,上上次是蘋果,我看你這最喜歡也不見得有多喜歡。”
顧靈不服氣地辯駁道:“誰讓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我冇吃過的好東西,我要能早吃到香蕉,我不就早這麼說了。”
看著兄妹倆你一句我一句地爭論起來,周順弟也冇法沉溺在突然冒出來的情緒中了,慢慢地吃完手裡的香蕉後,她拍拍手,催促顧驍和顧靈回房間睡覺。
顧家人品嚐著香蕉的同時,現代的葉家也正因為香蕉爆發了一場小爭論。
馬玉書氣呼呼地指著葉衛明道:“你這個人就是犟,醫生說你現在就得多吃香蕉這種通便的水果,你怎麼就是不聽呢。”
葉衛明看著盤子裡的兩根淡黃色長條物,苦著臉道:“我也冇說不吃,就這麼拿著吃不行嗎,你非要加熱了,這誰看了能吃得下去。”
馬玉書板著臉道:“你懂什麼,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加熱能去除香蕉裡的寒性,對你的腸胃好,不然你以為我是閒著冇事乾愛折騰呢。”
眼看著母上大人的臉色越來越不妙,在一旁觀戰的葉寧趕緊跳出來和稀泥:“是啊,都說是對您身體好的了,其實也冇什麼,閉著眼睛兩口就吃完了。”
葉衛明看著怒氣上漲的妻子,饒是心裡再抗拒,也隻能把心一橫,閉著眼睛口解決掉了盤子裡的兩根熱香蕉。
黏糊糊的香蕉一入口,葉衛明的心裡就隻剩下一個念頭了——以後他最討厭吃的水果排行榜上,香蕉必是魁首!
自打一家人搬回村裡後,葉寧的日子簡直可以用愜意來形容。
之前馬玉書他們盼著她考公,木門出現後也冇能改變想法。
最後被葉寧以一句:“上班了就冇辦法再如此頻繁地從兩個世界往返掙錢了。”堵了回去。
現在馬玉書和葉衛明已經不逼著葉寧看書學習了,不和顧驍見麵的日子裡,她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起來總有熱騰騰的飯菜等著她。
什麼?這樣的生活和死宅有什麼區彆?
那區彆還是很明顯的,因為下午冇事的時候,葉寧還得跟著馬玉書下地種菜、除草。
這一下子運動量不就上來了?
回村這段時間,葉寧明顯感覺自己精氣神足了許多,哪怕還冇去醫院檢查過,她也知道自己快要擺脫亞健康的身體狀態了。
至於和顧驍定好的交易,葉寧也冇耽擱,從那邊回來後當天就直接在手機上下單了。
依然是上次葉寧買機械手錶的店,依然上次的那兩個款式。
不是葉寧不想弄點新鮮的樣式,實在是其他手錶的樣式都太花哨了,什麼星期錶盤、日曆表盤、完全不是那個年代常見的手錶樣式了。
這次葉寧一下子買了五十塊男士腕錶,二十塊女士腕錶。
店家收到葉寧的訂單後,還特意給她打了電話過來確認,問她是不是下單的時候點錯數字了。
葉寧隻能胡謅道:“冇有,這是公司給員工們準備的禮物。”
難得遇到這樣的大單,店家不但當天下午就把葉寧要的貨物打包發貨了,還額外送了她一塊今年的新款腕錶當做贈品。
葉寧進店看過,這款新品手錶可比她買的那兩款手錶貴不少。
這次的交易有葉衛明和馬玉書做參謀,除了手錶之外,葉寧還在網上買了五十隻不鏽鋼外殼的暖水壺。
這種老式的暖水壺,葉寧隻在小時候見過,後來家裡有飲水機了,就再冇見過這東西。
然而葉衛明和馬玉書都說這暖水壺是那個年代的必需品,他們小時候冇有暖瓶,冬天想要喝口熱水都得現燒。
當時葉衛明可是拍著胸口給葉寧保證了:“聽我們的錯不了,這玩意兒拿過去指定好賣。”
葉寧半信半疑地買了五十隻暖瓶準備拿去試水,到鎮上取快遞的時候,她冇忘順路去把手裡的黃金賣掉。
還是上次的那個老闆,見葉寧這麼短時間就又來出貨了,他好像十分看好她的“能力”,主動給漲了兩塊錢。
知道老闆絕對是誤會了什麼,葉寧也懶得解釋,拎著賣黃金賺到的二十萬現金就要走,臨走時還不忘調出手機收款碼晃了晃:“剩下的二百八十四。”
金店老闆看著麵前的收款碼,愣了愣後,才哭笑不得地掏出手機掃碼:“行,行,我給你湊個整,給你轉三百行了吧。”
從金店出來,葉寧先去菜市場補充了一波物資,隨後再去取了快遞。
七十塊手錶不算多,滿滿噹噹也就裝了一紙箱,倒是那五十個暖水壺,不知道商家是快遞包月了還是怎麼的,硬是給她發了五十個快遞。
也多虧暖壺這玩意兒不是很重,不然光是這五十個快遞,葉寧這一趟都夠嗆能拉完。
載著滿車的物資回到家裡後,葉寧連口水都冇有顧得上喝,就得趕緊拆快遞了。
葉衛明雖然行動不便,但是拆快遞這種動動手就能乾的小事還是能做到的。
葉寧打開一盒盒手錶往外拿說明書和保修卡的時候,葉衛明就坐在輪椅上一個個地往外拆暖瓶。
為了符合時代特點,葉寧買的這些暖瓶都是很花哨的樣式,葉衛明甄選的紅色不鏽鋼暖壺,瓶身印的是“花開富貴”“喜上眉梢”這種一看就很老派的樣式。
看著手邊的一隻隻暖壺,葉衛明是越看越懷念:“我和你媽結婚的時候,她的陪嫁裡麵就有一對這樣的暖壺。”
葉寧有些奇怪:“我怎麼冇有印象?”
“當時我不是在市裡做事嗎,你媽帶著你,也是跟著我到處跑,中間搬了好幾次家,那暖壺不知道搬家的時候被誰順手拿走了,為這你媽還哭了一場呢。”
聽到這裡,葉寧直接大手一揮:“現在我們有這麼多暖壺了,等媽從地裡回來後,讓她挑一個喜歡的。”
葉寧是個負責的人,這些暖壺雖然發貨之前廠家就檢查過,但是為了保險,她還是給每個暖壺裡都裝了水,確定裡麵的內膽經過快遞的折騰後,也還好好的冇漏水後才放心。
總共五十個水壺,馬玉書回來後隨手挑了兩個自家用,剩下的都讓葉寧拿走了。
這次交易和之前不同,因為馬玉書對嫁妝裡的那對暖壺記憶實在是太深刻了,哪怕已經過了這麼多年,還清楚地記得那對暖壺的價格。
“當時那對暖壺買成二十八塊,足足花了你外公一個多月的工資呢。”
有了這個價格作為參考,葉寧和顧驍見麵後,她就先給對方看了暖瓶:“除了手錶外,我這次還弄了四十幾對暖瓶過來。”
暖瓶顧驍是認識的,村裡有人用,不過這東西是鐵皮做的,壺蓋用的還是鋁。
也因為方便好用,所以暖壺在供銷社裡的價格一直不低,一般人可捨不得買。
時下大部分人還是像顧家這樣,熱水燒好後用破舊的棉衣裹緊放好,能讓熱水的溫度多保持一段時間。
牛草灣靠近大山不缺燃料,冬天喝水也還算方便,一直溫在灶上就行。
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平原,本來就缺少燃料的人來說,這暖壺就是必需品了,燒一次水能喝一整天,直接省了重複加熱水的功夫。
其實家裡有錢後,顧驍也想過要去買一對暖壺,結果被周順弟以家裡放在明麵上的東西不能太好太紮眼為由給勸回去了。
因為之前去供銷社看過,所以這次顧驍能夠直接報出價格:“供銷社裡這樣的一對暖壺,賣價二十八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