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 本體真相:不是邏輯真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本體真相:不是邏輯真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本體真相:不是邏輯真相

所有的邏輯推理,所有的論證,目的隻有一個:找出某個事物的真相。這是個艱钜的任務,因為在有些情況下,真相是難以捉摸的。但不探尋真相更荒謬,因為隻有真相才能體現我們所有努力的價值意義所在。那種真相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樣是荒謬的,因為它否定了我們所有的努力,使之看來毫無理性、毫無意義,使真相淪落為妄想。

真相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為本體真相,二為邏輯真相。

1本體真相

本體真相更為基礎,因為事物是比事件更為基礎的事實。顧名思義,所謂本體真相,指的是關乎存在的真相。某個事物被認定是本體真相,如果它確實是,則必然存在於某處,即本體真相表明事物是客觀存在的。

例如,桌上有一支筆,這是本體真相,因為它確實是在那裡,而不是幻象。本體真相的對立麵是虛假的幻象。

值得注意的是,本體真相是更為基礎的真相,邏輯真相必須建立在本體真相的基礎上。

2邏輯真相

邏輯真相,如你猜測的那樣,是邏輯學家直接關注的真相形式。邏輯真相僅僅是關乎命題的真理性。更寬泛地說,它是在我們的思維和語言中自動呈現出來的真相。讓我們仔細考察一下邏輯真相的概念。關於這一點,我們很快會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之前我們也對“命題”這一概念進行過簡單的介紹:一個可以作出真假判斷的語言表述。肯定一個命題就是判斷它為真,反之亦然。

一個命題如果真實地反映了客觀事物,那麼它就為真,即觀念與本源完全耦合。例如一個命題說,一隻狗在碼頭上。如果事實上確實有一隻狗,也確實有一個碼頭,而這隻狗又確實在碼頭上,那麼這個命題就是真的。

因此,一個真命題的作用,就是以語言為媒介,將大腦中的觀念,即主觀事實,與相應事物的真實狀態,即客觀事實或本源聯結起來。如果上述命題所說的與現實情況並不相符,則命題就是假的。也就是說,命題的真假表明瞭觀念與客觀事實的聯結狀態,為真則聯結,為假則斷開。

無論在哪種情況下,對真相的確認都要去檢查彆人所認定或推測所得的真相在現實中是否存在依據。確認真相就是要達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但是這裡我們所要關注的焦點是事物的客觀情況。

如果我們不能確認一個命題的真假,比如說“筆在桌子上”,那麼僅僅在大腦中反思筆、狗或者其他相關概念是無助於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得親自到房間去看看筆是否在桌子上。從這一點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為什麼我們說本體真相更為基礎。正如上文所述,決定命題真假的依據是現實情況,而邏輯真相是建立在本體真相的基礎之上的。

讓我們來看看謊言。其實撒謊是一個心理問題而非邏輯問題。當人們撒謊時,腦子裡其實很清楚現實世界中的真相是什麼,而在表述時卻有意地欺瞞篡改。用符號來表示就是說,你知道“a是b”,但你說出來的卻是“a不是b”。

正如我們所見,邏輯真相,反映的是命題內容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係。所以,對真相的本質的理解就順理成章地稱為符合論。另一理論——融貫說,則從屬於符合論。

融貫說意指,如果一個命題與某個已經得到證明的理論或思想學說一致(相融貫),那它就是真的。

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例,如果說某個關於物質世界的特殊命題是真的,那是因為它與相對論是一致的。使這個命題邏輯上正確的正是相對論本身,因為相對論被認為是真實地反映了物質世界客觀規律的理論,它與真實的物質世界是相複合的。我們可以看到,融貫說如果想成立,必須依靠符合論,因為符合論更為基礎。

但值得注意的是,依據融貫說得出的結論可能是非常荒謬的,因為它所依賴的基礎並非客觀世界中的現實情況,而是某種理論或思想學說,而任何理論或思想學說都可能是錯誤的,或者已經過時,與現實世界並不相符。

當然,那種真相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樣荒謬,因為它否定了人類的一切努力,使之看來毫無理性、毫無意義,並且使真相淪落為一種妄想。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