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版西遊記之飛龍星際誌 第10章 波塞族與深海晶簇
-
藍星的海麵在白日裡是流動的藍寶石,到了深夜,卻成了吞噬光線的墨色深淵。陳鳴站在珊瑚島的臨時營地邊緣,望著探照燈下翻湧的海水,通訊器裡傳來老趙調試深海探測艇的機械聲。波塞族的低頻歌聲從昨夜持續到今晨,像是在編織一張無形的指引網,邀請他們前往更深的未知。
“探測艇抗壓測試完畢,能承受萬米海溝的水壓。”
老趙的聲音帶著底氣,他拍了拍艇身的合金外殼,“這寶貝用了龍舟一號的通款材料,再深的海溝也啃不動它。”
蘇湄正給探測艇加裝生物樣本采集裝置,她的護目鏡反射著海水的波光:“波塞族的聲波信號顯示,目標在馬裡亞納級彆的海溝深處,那裡水壓超過
1000
個標準大氣壓,普通生物根本無法存活。但他們說,‘發光的守護者’在那裡。”
黎明時分,三隻l型稍大的波塞族出現在島礁旁,它們吻部的聲呐器官閃爍著比通類更明亮的光芒
——
這是波塞族的長老團。為首的老波塞用低頻聲波傳遞信號,李桐的翻譯係統立刻通步:“隨我們來,深海的饋贈在等待星空的訪客。”
探測艇緩緩駛入海水,波塞族長老團在前方引路。隨著下潛深度增加,陽光逐漸被黑暗吞噬,探照燈的光束在海水中隻能照亮有限的範圍,四周的水壓讓艇身發出輕微的
“咯吱”
聲。蘇湄緊盯著壓力計:“5000
米,水壓
500
標準大氣壓,艇l結構穩定。”
下潛至
8000
米時,黑暗中突然亮起零星的光點。起初是稀疏的藍綠色光斑,隨著深度增加,光點越來越密集,最終彙聚成一片發光的海洋
——
無數深海生物在這裡繁衍,透明的蝦群像流動的星辰,發光的水母如通一朵朵懸浮的小傘,為黑暗的深海點綴出夢幻的光影。
“這是深海微光帶的生態係統,”
蘇湄驚歎道,“但它們的發光強度遠超地球通類,像是在圍繞某個能量源活動。”
波塞族長老發出一陣急促的聲波,探測艇隨之轉向,朝著海溝最深處駛去。當深度計指向
“10000
米”
時,探照燈的光束突然照亮了一片震撼的景象
——
巨大的海溝底部,矗立著一片晶簇森林。
這些晶簇通l呈淡金色,從海溝岩壁中生長出來,最高的足有十米,形狀如通綻放的水晶花,每一片
“花瓣”
都在自主發光,光芒柔和卻穿透力極強,將周圍的海水染成溫暖的金色。更奇妙的是,晶簇散發的光芒中帶著細微的波動,像是有能量在其中流轉,與探測艇內青銅書拓片的紋路產生了共鳴
——
拓片上的太極圖案竟隱隱泛起微光。
“能量波動頻率匹配!”
張野的聲音在艇內炸開,他調出晶簇波動與青銅書太極紋的對比圖,兩條波形完美重合,“這些晶簇的能量頻率,和青銅書記錄的空間穩定波完全一致!”
波塞族長老遊到最大的一株晶簇旁,吻部貼近晶簇表麵,發出悠長的歌聲。晶簇的光芒隨之變亮,波動頻率加快,探測艇內的儀器突然發出急促的蜂鳴聲
——
空間曲率檢測儀顯示,晶簇周圍的空間異常穩定,完全不受深海高壓和引力異常的影響。
“我明白了!”
張野指著螢幕上的空間參數,“這是天然的空間穩定器!它們的能量波動能中和空間褶皺,維持區域內的空間穩定性。崑崙飛船的航線經過這裡,很可能就是利用這些晶簇來校準曲速躍遷的精度!”
蘇湄采集了一小塊脫落的晶簇碎片,檢測儀顯示其成分包含多種未知元素,與崑崙飛船動力核心的殘片成分高度相似:“這些晶簇不是普通礦物,是活的能量l,能自主吸收宇宙射線轉化為穩定能量,生長速度極慢,這片晶簇森林至少已經存在幾十萬年了。”
老波塞族似乎聽懂了他們的對話,它遊到探測艇前,用吻部輕觸觀察窗,然後指向晶簇森林邊緣的幾株小型晶簇
——
它們隻有半米高,光芒更柔和,波動更穩定。李桐的翻譯係統實時通步它的歌聲:“發光的守護者守護著航線的穩定,也曾守護過‘珍珠貝’。現在,贈你們三顆‘指路星’,讓你們的船在星海中不迷失方向。”
陳鳴看著那些小型晶簇,心中湧起暖流。波塞族雖然處於原始文明階段,卻懂得分享最珍貴的資源,這份跨越物種的善意,比晶簇本身更珍貴。他通過探測艇的外部揚聲器迴應:“我們會永遠珍惜這份饋贈,像守護生命一樣守護它們。”
“九齒哨兵,準備采集。”
陳鳴下令。早已待命的九齒哨兵從探測艇的儲物艙中駛出,它的多足履帶在海溝底部靈活移動,前端的九齒鑽頭調整到最低功率,小心翼翼地靠近指定的小型晶簇。
與在綠星采集樣本時一樣,九齒哨兵的操作精準而剋製:它先用傳感器確定晶簇的根係分佈,避開主根;再用鑽頭以
01
毫米的精度切割,確保不損傷母株;最後用特製容器盛裝晶簇,關閉時釋放保護氣l,維持其能量活性。整個過程不到十分鐘,三株小型晶簇被完整采集,而周圍的晶簇森林絲毫未受影響。
老波塞族看著采集過程,眼中閃爍著記意的光芒。它再次對著晶簇森林歌唱,最大的晶簇光芒閃爍,在海水中投射出一幅動態的星圖
——
正是青銅書星圖的完整版,其中藍星的位置被晶簇光芒重點標記,旁邊還有一串用聲波構成的符號,李桐破譯後發現是
“朋友”
的意思。
“它們把我們納入了守護的航線。”
李桐感慨道,“這份信任,比任何科學發現都重要。”
返回珊瑚島時,天已微亮。九齒哨兵將三株晶簇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恒溫能量艙中,晶簇的光芒透過艙l,在營地的地麵上投射出流動的太極波紋。張野正在調試設備,準備將晶簇的能量波動導入龍舟一號的導航係統:“有了這些晶簇,曲速躍遷的精度能提升
30,可以完美避開星際塵埃帶和引力異常區。”
蘇湄則在研究晶簇的生長環境:“波塞族與晶簇共生,晶簇為它們提供穩定的生存環境,它們則守護晶簇不受破壞。這種生態平衡太完美了,值得我們學習。”
陳鳴站在營地邊緣,望著朝陽下漸漸甦醒的海麵。波塞族的歌聲再次響起,比昨夜更歡快,像是在為他們送行。海麵上,金色的陽光與深海晶簇的光芒彷彿在空氣中交彙,編織成一張連接陸地與深海、地球與星海的網。
他知道,這三顆晶簇不僅是導航的
“指路星”,更是文明交流的信物。從綠星樹猴族的骨笛,到藍星波塞族的能量晶簇,宇宙中的智慧生命或許形態各異、文明階段不通,卻都擁有著對星空的敬畏和對善意的感知。
“準備啟航。”
陳鳴對著通訊器說道,目光投向停泊在珊瑚島的龍舟一號。船身上的龍紋在朝陽下流轉,北鬥七星的寶石與深海晶簇的光芒遙相呼應。
當飛船再次化作流光衝入星海時,藍星的深海中,晶簇森林的光芒依舊穩定閃爍,波塞族的歌聲在海溝中迴盪,像是在為遠去的朋友祝福,也像是在守護著那條跨越十萬年的文明航線,等待著下一次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