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演北原,我成了亂世屯王 第10章 水車竣工,助力屯田效率升
-
陳硯舟接過那枚邊緣帶刮痕的銀牌,指尖在牌麵“屯”字上停頓一瞬,隨即遞還給周秉文。
“查驗繼續。”他說,“但明日起,查驗內容加一項——水車試運。”
周秉文低頭記下,炭筆在賬本上劃出短促的線。
趙老栓站在工坊後屋門口,手中鐵條還沾著昨夜熔鑄的灰燼。
他抬頭看了眼天色,低聲道:“水渠已通,隻等輪軸咬合。”
陳硯舟未答,徑直走向東溝主渠首。
水車骨架已立,木軸橫貫兩岸,葉片垂於溪麵,靜如未醒。
他伸手觸上主軸,右手指節輕敲三次。
【水流勢能利用率:41】
【偏差主因:出水口高度偏高07米】
【優化方案:支點下調03米,加裝導流板】
他收回手,對趙老栓道:“拆支架,調高程。”
趙老栓皺眉:“昨日已按圖裝完,再動恐延誤。”
“照讓。”陳硯舟聲音不高。
一刻鐘後,三人圍在渠邊。
趙老栓帶人用絞盤緩緩降下支架,木榫重新卡位。
周秉文蹲在導槽旁,用炭條在石壁上標記新水線。
兩刻鐘後,陳硯舟下令試車。
溪水推葉片,輪軸緩緩轉動。
起初滯澀,半圈後驟然加速,轟然聲中,清流自高槽傾瀉而下,湧入主渠。
水線迅速爬升,沿溝渠奔向屯田區。
人群從各處湧來。
有人提桶接水,有人蹲在田埂看水流滲入乾土。
一個老農伸手探進渠中,忽然抬頭喊:“這水……是活的!”
陳硯舟立於渠首,袖口星圖被濺濕,墨線在右腕處暈開一角。
他未察覺,隻盯著水輪轉速,心中推演持續更新:
【單位時間輸水量:提升至人力挑擔六倍】
【灌溉覆蓋週期:原七日→現一日】
【人力釋放預估:每日可騰出一百二十七工】
趙老栓走到他身邊,抹了把臉上的水珠:“成了。”
陳硯舟點頭,轉身走向賬板區。
當夜,水車未停。
月光下,輪軸轉動如不知疲倦的巨獸。
三隊屯民守在上遊分水口,為哪塊田先灌起了爭執。
“我隊工分最高,該先灌!”
“我隊田旱得最狠,再晚一天苗就死了!”
“你們搶上遊,我們下遊喝泥湯?”
聲音越吵越大,有人抄起鐵鍬。
周秉文聞訊趕來,見狀立即翻開賬本,高聲念:“按昨令,水力分配依田等與生長期定序,不得爭搶。”
“你一張紙就能定生死?”一人怒吼,“我們拚死墾田,憑什麼聽你念數?”
周秉文不語,隻將賬本遞向陳硯舟。
陳硯舟翻看三日灌溉記錄,右手指節輕敲三次。
【最優配水模型生成】
【權重:土壤肥力(40)
作物階段(50)
墾田貢獻(10)】
【動態調整週期:每日午時更新】
他合上賬本:“明日開始,配水錶貼於賬板旁,每日更新。另設‘輪值護水隊’,每隊推一人值守,監督執行。”
“誰來當?”有人問。
“自薦。”陳硯舟說,“或推舉。但若瀆職,全隊扣工分。”
次日午時,配水錶張貼。
田塊編號、等級、需水量、分配時段一目瞭然。
護水隊首任隊長,是李三。
他在登記簿上寫下“今日無爭”,字歪但清晰。
陳硯舟路過時瞥了一眼,推演介麵無聲浮現:
【李三行為評估:執行力度
23,動機分析——工分激勵權重78,信任閾值中等】
他未語,隻在簿頁邊角用炭筆點了一點。
三日後,屯田區變化已顯。
乾裂的田土轉潤,麥苗抽高,新墾區翻出黑土。
陳硯舟在田間設“對比田”:通一地塊,一半渠灌,一半人挑。
挑水組三人輪班,日行百餘趟,肩頭磨破。
渠灌組僅需開閉閘口,每日省下九成人力。
第三日測產,渠灌區麥苗高出兩寸,根係密實。
陳硯舟當衆宣佈:“機器省力,人就去開新田。多墾一畝,工分翻倍。”
人群靜了片刻,忽然爆發出喊聲。
有人扔下扁擔,轉身就往荒坡跑。
一個老農站在田頭,盯著水車看了許久,最後蹲下,用手捧起渠水澆在自已頭上。
趙老栓找到陳硯舟時,正見他蹲在水車基座旁,手指劃過木軸連接處。
“你真不怕這東西壞了,大家反倒怨你?”趙老栓問。
“怕。”陳硯舟說,“所以得讓它一直有用。”
“可人閒下來,心就亂。”趙老栓盯著遠處嬉鬨的孩童,“從前累死累活,倒冇人鬨事。”
陳硯舟起身,右手指節輕敲三次。
【閒散風險:勞動力過剩→潛在衝突概率上升186】
【解決方案:啟動‘新田開墾計劃’,吸納冗餘人力】
他望向屯區邊緣的荒坡:“明日劃出五百畝荒地,誰墾歸誰,三年免賦,工分另計。”
趙老栓愣住:“你真敢分?”
“分的是地,收的是心。”陳硯舟說,“況且——”他指向水車,“它多轉一圈,我們就多一分底氣。”
又五日,水車運行如常。
周秉文每日更新配水錶,護水隊輪值有序。
李三漸漸熟稔,能在爭執初起時喝止。
賬本上“無爭”二字寫得越來越穩。
這日清晨,周秉文在覈對記錄時停住筆。
水車日均耗能與推演預估值偏差08。
極小,但存在。
他翻看三日數據,發現耗能在午後微升,夜間回落。
他在賬本夾層寫下“待查”,未聲張。
陳硯舟來查賬時,目光在夾層停留一瞬,隨即翻過。
他未問,隻在下午帶周秉文重測水輪轉速。
兩人蹲在渠邊,用浮標計時。
第三次測完,陳硯舟伸手摸向木葉片背麵。
指尖帶回一絲濕意。
“木材含水率變化。”他說,“午後日照強,木脹,阻力增。”
周秉文點頭:“是否需換鐵軸?”
“不必。”陳硯舟搖頭,“換材成本過高。改調度——午間減流,夜間補灌,避開峰值。”
他命周秉文調整配水錶,新增“時段調節”欄。
當晚,水車運行曲線趨於平穩,耗能迴歸推演值。
屯區氣氛悄然變化。
爭吵少了,墾田隊多了。
孩童不再在賬板前低語流言,而是圍著水車,數葉片轉了多少圈。
一個少年用炭條在石上畫下水車輪廓,被周秉文看見,未阻止,隻在他畫完後添了兩筆,標出導流板角度。
陳硯舟走過時,駐足看了片刻。
他未說話,隻從袖中取出一枚舊算珠,放在石旁。
少年抬頭,見他已走遠。
第七日,縣城方向有動靜。
一名雜役模樣的人持銀牌來查驗水車,稱“奉米行劉掌櫃之命,查灌溉是否耗糧倉之資”。
周秉文驗牌放行,全程記錄。
那人查完,低聲問:“這水車……真不耗米?”
“耗的是工。”周秉文答,“省的是命。”
那人沉默離去。
當夜,陳硯舟在賬板背麵新增一行小字:“水力調度模型運行七日,效率穩定。
縣城西市,米行與鐵鋪夜間往來頻次增加。”
他合上賬本,推演浮現:
【外部觀測節點:啟用】
【資訊反饋週期:三日】
【下一步動向預測:聯合試探→資源卡控→輿論再起】
趙老栓走來,低聲問:“要不要停水車?”
“不。”陳硯舟說,“讓它轉得更穩。”
他轉身走向工坊,袖口星圖濕痕已乾,暈開處墨線如斷裂的軌跡。
周秉文收拾賬本,將那枚算珠收進內袋。
出門時,見李三正帶護水隊交接班,炭筆在登記簿上劃出清晰的橫線。
“今日無爭。”李三寫下。
周秉文點頭,走向屯口。
遠處,水車輪軸轟然轉動,葉片擊水聲如心跳,持續不斷。
陳硯舟站在主渠首,右手撫過主軸,指節輕敲三次。
【係統穩定性:982】
【生產效率提升曲線:持續上揚】
【人心凝聚指數:突破閾值】
他睜開眼,望向縣城方向。
一名騎馬人正從官道拐入野徑,衣角翻飛,腰間無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