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山張無極 第371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一退一進,不知覺間,竟是來到了午門。
李士實見狀,又是一聲厲喝:“停誰再上前一步,我就殺了他。”
同樣的威脅招數,卻是異常的奏效。
諸多侍衛,得到弘治皇帝的示意,隻得停止。
李士實更加放心下來。
此一刻的他,恨不得仰天大笑。
還有誰?
在這大明,身為文人,刺殺皇帝,且還可以全身而退者,還有誰?
天下英雄,唯若虛耳!
李士實相當的快意。
可很快,他便注意到一道身影,竟是緩緩的走到了諸多侍衛的前方。是那李包!
李士實眼眸一冷。
好小子,還敢跟來,不怕死嗎?
於是他點了點頭,冷笑道:“好,你,可以跟來,甚至,我還允許你帶二十人,怎樣?宋青山相當鎮定,挑選了十名火銃手,十名金吾衛,便要跟上李士實一行人。後麵,朱厚照很是擔心,小聲道:“青山李包,你前去,隻會害死蕭境你,站住!”
他相當焦急。
這混賬,難道就不知道跟上去,相當的危險嗎?
要知道,那李士實刺殺失敗,定是恨死這混賬了。
李士實一怒之下,說不得會繼續利用蕭境作為威脅,弄死這混賬啊!隻是宋青山腳步略頓,頭也不回道:“殿下放心,無礙的!”
話音落下,率領二十人,快速追趕李士實等人。
兩夥人一直出來城門,皆是上了馬,又行了數裡路,前麵的李士實終於停了下來。
宋青山也勒住馬匹,相距五丈左右,淡笑道:“不跑了?”
“逃,自然還是要逃的!”
李士實道:“隻不過,在安全離開京城之前,老夫還有一件事要做宰了。”
“小子,你可知自己壞了多大的事?”
“足以影響千古格局的大事啊!”
“就因你,老夫,未能刺殺弘治皇該死啊!”
開口之間,整個人已是有些鬚髮皆張。
宋青山卻是渾然不在意:“你們雖有三十餘人,隻是若打起來的必能贏吧?”
李士實卻是笑了:“很簡單,我們,單打獨鬥!如何啊?”
“你,乃是武勳,本應有一定的功夫吧?”
“恰好,老夫效仿那青蓮居士李太白,也學了些許劍術。”
“你我二人,決戰一番生死自負!你,可敢?”
生死一戰。
既關乎尊嚴,也關乎性命。
換作以往,宋青山是斷然不會拿自己小命冒險行事的。
可此一刻,他卻是半點不猶豫,果決道:“如你所願!”
旋即,二人皆是翻身下馬,踱步之間,逐漸靠近。
一直等到距離在三丈左右之時,皆停頓下來。
李士實一手持著長劍身軀挺直,感慨之間,竟是緩緩吟唱起來。“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踏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一言一語之間,整個人的氣勢,竟是不斷的提升。
似是有大的力氣,於身體勃發,連那柄長劍彷彿都鋒芒了許多。
他繼續吟唱,開始向前踏步。
隨著步伐越來越快,吟唱的速度也開始加速。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手天下。”
最後一字落下,整個人已然跨越兩丈,距離宋青山,僅剩下一丈的距離。
在如此短的距離之下,毫不客氣的說,隻需要一個前撲,長劍,便可輕易擊穿宋青山的喉嚨。
然而,即便如此,宋青山仍舊冇有動。
隻是平靜的站在原地,雙手環抱,就佛等死一般。
李士實眼露鋒芒。
好小子,生死危機時刻,竟還敢如此托大?如此的漫不經心?
連刀劍都不拔?
那死吧!
狠心一下,李士實以急速衝了過去。
生死,僅在一線之間。
宋青山的眼睛也的眯了起來。
就在李士實靠近的利那,他的右手微動。
而後。
砰!
一聲悶響。
疾衝的李士實身軀豁然一震,旋即不受控製的向前癱軟下去。再看,其心口,已有血流緩緩溢位。
李士實倒在地上,身軀不住的抖。
心口處,已是有大量的血液溢位。
他一手捂著傷口,一手,指著宋青山,臉上,是憤怒與無儘的不甘。
“小你,使暗器!”李士實艱難的開口。
“暗器?”
宋青山卻半點不在意:“你有證據我使用了暗器呢?使得,又是何種暗器?”
“老實告訴你,我的劍術,已至絕顛!”
“如你這等小癟三,何須直接出手,隻要一道劍氣進發,足以殺你!”
李士實聞言,整個人都懵了。
這世當真有劍氣這種東西嗎?
劍術的極致,便是可以隨意散發劍氣?
這怎麼可能。
他滿是不敢置信。
宋青山卻渾然不在意,隨意瞥了眼前方的幾十名賊人,笑道:“那麼,在你彌留之際,便讓你看看本侯的真實樣子吧。
“也教你知道,自己,為何會輸的這麼慘!”
說著,宋青山伸手,自臉上緩緩取下一張麪皮。
在看過去,原本三十歲左右的模樣,竟是驟然換為一個蹁躚公子。
“宋青山!”
諸多賊而幾乎是同時驚叫起來。
他們眼中微不足道的小小百戶,竟是大名鼎鼎的宋青山宋青山,那個如神一般的男人!
而意識本有些模糊的李士實在聽到宋青山的名字後,鼓起最後一分力氣,想要努力看清宋青山的樣子。
隻是,他太虛弱了,雙眼根本看不清。
唯有嘴角蠕動,往複喃喃著幾個字:“生不逢時,生不逢時啊。”
轉眼之後,整個人便斷了氣!
這時,宋青山抬起頭,望著三十餘叛賊,一聲厲喝:“宋青山在此,爾等,還不快快束手就擒?降者不殺!”
諸多賊人麵露駭然,少數人似是被嚇到了,翻身下馬,直接跪在了地上。也有人眼見不好,催馬疾馳而去。
宋青山見狀,大手一揮:“凡逃離之人,殺無赦!”
不多時,諸多賊人,皆認罪伏誅。
其中降者十餘人,被誅者,十餘人。
一場震動朝野的刺殺君王案,就此告破。
南城門,當宋青山帶著李土實人頭以及諸多賊人回來之時,便是弘治皇帝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好小子,竟是將李士實等人伏誅了?
“青山,你可以啊,快說說,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朱厚照很是好奇。
可能的。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既要保證蕭境的安全,又要殺李士實等人,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