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仙俠玄幻 > 宋青山柔柔免費閱讀 > 第345章 第一個開海禁的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宋青山柔柔免費閱讀 第345章 第一個開海禁的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簡單幾個字,直接吊起了百官的胃口。

開海而已,難道,還有很多的好處?

寶座之上,弘治皇帝已是醒悟過來。

以他對這小子的瞭解,所謂的國富民強,怕是離不開那兩個字一銀子!而當在這朝堂之上,當著百官的麵提及銀子,自是粗鄙的。

於是他大手一揮:“好了,駙馬啊,你不要說了,退朝!”

起身之後,他經由宋青山身旁,小聲道:“寧波一行,舟車勞頓,回去好生休息一番吧,順帶著,將開海禁的方略寫就出來。”

宋青山嘿嘿笑著。

不出意外,大事可成矣!

對於開海的重要性,毫不客氣的說,可能比他先前發明的香皂、玻璃,包括高速公路,還重要百倍。

因為這關乎到整個大明的社會屬性。

從小農經濟,朝著商業經濟過度!

開海之後,諸多商人便會因利而往來四方,首先,便會與整個世界接觸。有了這個前提,無論未來怎樣,哪怕是他宋青山死去,大明也絕對不會與世界脫離。

還有便是,發達的商貿,會帶動手工作坊、會致使種種商業模式浮現。屆時,整個大明,將會迎來不可想象的大發展!大繁榮!

最重要的是,還可以掙銀子!

商人百姓們有了錢,日子才能更好啊!

“本公子這可該死的憂國憂民的心呦!”

回去的路上宋青山不自覺的笑了出來

而後,又想到什麼一般,正色似的喃喃道:“封候非我願,但願天下昌?”接下來的幾天,宋青山開始撰寫開海禁的諸多事項。

說來,自是極為簡單。

在大明沿海各處設立港口與海關。

所有出海船隻,必須經由海關檢驗,合格之後方可出海。

而經由海關檢驗,便意味著關稅。

朝廷,得收銀子啊!

繼續推演下去便是諸多商人出海可能的售賣物品,對於不同的物品,收取不一的關稅。

出口問題大抵如此,而後便是進口。

從外麵進口的物品,諸多種類,儘可能的詳細描述收取不定稅率的關稅。足足五日之後,宋青山纔將一份詳細的開海禁事宜,寫就完畢。

這一日,他來到內閣,將一份文書遞給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逐字逐句的看著,恍然家有一種頓悟的感覺。

因為,太詳細了!

非但寫就了諸多問題的解決辦法,還將其中的諸多優點,講述的清清楚楚。

其中,最大的好處是收銀子,不,關稅!

看過之後,弘治皇帝又將文書遞給三位閣老。

三位閣老亦是醍醐灌頂一般,暗暗震撼。

這小子,果然有一套啊!

而且,看這上麵描述的如此細緻,原來早就準備好了。

隻是大學士劉健疑感似的道:“宋青山,這關稅,是不高了些啊?”

“便是連最少的布匹,也達到了十分之一。”

“還有那所謂的進口稅,最高,甚至達到了三分之一恐損害商人的利益吧?”

這稅,太高了!

要知道,而今大明的商稅,不過是三十其一。

就這,能收上來的稅,都還寥寥無幾。

將關稅定的這麼高,那諸多商人,可還有利可圖?

宋青山卻是笑道:“劉公,這稅率,不高了,相較於商人的利潤,已是很低了!”劉健略微皺眉,很快又釋然了。

或許,宋青山說的有道理。

因為,隻是那寧波一地的諸多私商,便涉及了三百多萬兩銀子啊!

顯而易見,出海行商,利潤,高的可怕!

於是,就在第二日,早朝之上,弘治皇帝隻是簡單與百官商議一番,便頒佈了詔令。

自這一日起,被大明封禁了百餘年的海禁之策推廣開。

大明,開海!

其中諸多細節,詔書上寫的清清楚楚,切,隻待商人上海,繳稅、入關,繳稅!

而也是這一日,戶部右侍郎劉大夏請求致仕。

弘治皇帝想也未想,直接允了!

大明開海了,大明諸多沿海的私商,皆是振奮不已。

冇人能想到,在大家有生之年,竟還可以光明正大的出海,而且,還可以擁有護衛。

“要收關稅嗎?嗬嗬?十分之一?五分之一?”

“簡直玩笑!”

“老子哪趟出海,不賺他個數倍的利!”

“看來,朝廷對我等私商,終究是寬容了!”

許多人不以為意。

因為,眼前大傢夥出海那可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這其中,還要向上遞上許多好處費。

而今,朝廷開海,以後大家出海便無需擔驚受怕,更無需交好處費了啊!也是此時,寧波一地!

於無數私商而言,在得知朝廷開海之策之後,是錯愕的。

因為,冇人敢想象,朝廷會這麼做。

跟著,又有小道訊息傳了過來。

“什麼你……開海之事,乃是那宋青山一手促成?怎麼可能!”

“那宋青山,先前差點弄死大傢夥,又怎麼會幫助大家似?”

“不,不對!”

“明白了,老夫明白了!”

“宋青山宋先生先前在寧波大肆查尋私商,為的,便是給朝廷施加壓力啊!”

“大傢夥,錯怪了先生!”

“錯怪個屁啊!老子的家產,都冇啦!被宋青山那混賬給抄冇了!他孃的,老子恨啊!”

“你恨,老子就不恨?奶奶的,老子出銀乾兩,給那宋青山立像,詛咒他活一萬年!”

“老子出兩千兩!”

“老子冇錢,出一百兩!”

無數人罵罵咧咧,可隨著近萬兩銀子砸下,寧波最熱鬨、最繁華的地段,出現了一座雕像。

雕像的下麵,寫著八個大字。

狗賊宋青山,長命百歲!

隨著時間的推移,沿海各地的港口、海關紛紛設立起來。

作為為大明航海貿易事業的奠基人,宋青山自是要吃掉這第一波的紅利。宋三那邊,一切準備就緒。

隻待通過海關,便立刻率領船隊出海掙銀子。

“諸多事項,都記清楚了吧?”宋青山問。

“記清了,煩請公子放心!”宋三迴應。

“嗯。”

宋青山點頭:“這航海貿易到底行不行,就看你此一出了,記好本公子的吩咐,到了那裡之後,能換多少銀子換多少銀子,本公子,等你滿載而日!”

宋三便退了下去。

也是這時,朱秀榮走了過來,雙手背在後麵。

“夫君你猜猜,妾身手裡有幾塊糖?”

朱秀榮溫柔道:“猜對了五塊,就全部給你!”

宋青山眨眼。

他倒是不怎麼喜歡吃甜食,隨口道:“我猜,秀榮你手裡有八塊糖。”

朱秀榮點頭不跌:“猜對了……身這裡隻有五塊,還欠夫君三塊哎!”說著,她取了一塊糖,遞送到宋青山的嘴邊。

宋青山向下掃視,忽而一頓:“這是糖?”

那糖,黑紅相間,顯然有許多雜質。

朱秀榮一臉不解:“是啊,這已經是最好的糖了啊,聽聞江南那邊,甘蔗減產,這糖,越來越貴了,夫君,你怎麼了?”

宋青山豁然一震,衝著旁邊的小廝道:“快,快去叫宋三回來,必須叫回來!”

他終於是想起了一件不是特彆重要的小事。

而今大明,還冇有白糖呢啊!

白糖可能在後世相當的常見。

但在而今大明,冇有!

按照曆史的進程來看,還要幾十年的時間纔會偶然的出現在一個製糖作坊之中。

而這看似乾係不大的一件小事,卻是孕育著商機。

能掙銀子啊!

宋青山有些激動的抬起頭,忙問道:“府上,可有砂糖?”

朱秀榮輕輕點頭:“前些日子剛買了些,而今大概剩餘半斤左右。”

漫不經心的言語卻是意味著對於持家的把控,相當有度。

“好娘子!”

宋青山上去便是吧唧一口,直奔後廚而去,很快翻找到半斤左右的砂糖。

這砂糖的顏色,是褐紅色的,有些類似於後世的紅糖,顏色卻是更重了一些。

低頭,輕嗅,一股濃重的甘蔗的味道便撲鼻而來。

簡而言之,無論是品相、還是品質,都極為差勁。

自然,這也是相對而言的。

不出意外,眼下這黑砂糖在大明已是頂級的品質了。

“夫君為何惦念起這砂糖了?莫不是想吃?”朱秀榮趕了過來。

“非也非也!”

宋青山笑道:“這糖,價值幾何?”

朱秀榮略做思考“府上用糖不多,先前買了一斤,花了一乾六百錢。”大抵是一兩半銀子。

宋青山輕輕點頭。

這價格,不可為不貴啊,差不多可以買兩石米了!

卻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說食鹽是生活的必需品,那麼這糖,便是無數百姓的眼中的奢侈品。因為甘蔗的產量並不高,尤其是北方,因為氣候的原因,很難種植甘蔗。再加上自江南那邊運送過來,若是太便宜,纔怪了!

那麼……又要發一筆小財財了啊!

宋青山不自覺笑了出來,當即命人去購買了近百斤的砂糖,又叫人挖了黃泥,開始不斷的實驗起來。

隻是一日之後,他看著案上三十餘斤,如白霜一般的白砂糖心底,也是有著一絲絲小得意的。

事實證明,這黃泥水淋脫色法,是可行的。

隻是將黑砂糖過一遍黃泥水,等到凝固便會結晶出白砂糖。

方法,很是簡單,卻有著鬼斧神工般的魔力!

獨獨可惜的是,產出比稍微少了些,從黑砂糖到白砂糖,隻能出三成左右的成品。

自然,這也不算什麼問題。

產出少,買的貴些便是了。

而後,他用熟透的西紅柿、新鮮的雞蛋妙了一道菜,放入大約兩勺的白砂糖出鍋的一刻,頓時有一股鮮美的味道撲鼻而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