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山柔柔免費閱讀 第357章 賺錢賺麻了
-可他還有些好奇:“如此一來,不剿匪了嗎?”
“剿匪容易!”
王守仁忽而一笑:“時泰,且看我以一封書信剿匪!”
書信?
書信也能剿匪?
伍文定相當的費解。
另外一邊,京城。
宋青山收到了王守仁自靖州寄來的信件,展開來看,竟是有些激動。
與他而言,已然很少有事能讓他激動了。
但王守仁悟出的致良知,卻是令得他期待萬分。
要知道,如果按照時間點劃分的話,這致良知,乃是心學體係最完美的歸納總結,主旨一般的存在。
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王守仁已然將心學歸納總結到位,隻待日後不斷傳授學問,當聖人了!
這弟子牛叉了,當老師的,與有榮焉啊!
還有便是,悟出了致良知,於此番剿匪,幾乎手掐把拿了!
於是,他便準備入宮覲見。
可就在此時,有訊息傳來,出海的宋三,回來了!
宋三回來了?
豈不意味著,銀子也回來了?
當即,他二話不說,命人備馬,直奔天津!
非但是宋青山,宮裡這邊,也是得到訊息。
宋三回來了。
大明,開海禁以來,第一個出海的商船,回來了!
弘治皇帝有些期待道:“三位閣老,天津距離京城不過百餘裡路,有了高速公路,來回,不過兩三個時辰,不若去看看?”
三位閣老也是意動。
以前,無論去哪裡,即便是百餘裡路,那也是山高路遠,如他們這等老胳膊老腿的,定會相當的勞累。
可有了告訴公路,區區百餘裡路,不過在眨眼之間!
於是,在弘治皇帝的帶領下,一行人自京城出發,直奔天津。
天津港!
宋青山來了。
宋三等人已然上岸,諸多貨船,正在接受海關的檢查。
“公子,小的不負所望,此番盈利頗豐!”宋三笑盈盈,雖是曬黑了,卻是很開心。
“是嗎?賺了多少銀子啊?”宋青山問。
宋三猶豫了一下卻是笑道:“公子且來猜猜,那是二十餘斤的白砂糖賣了多少銀子。”
宋青山略微思索。
白砂糖,莫說在其餘四方諸國的,便是在大明也是稀罕物。這段時間,霸州那邊的諸多作坊已然準備就緒,剛剛開始生產。
毫不客氣的說,白砂糖在大明的售價看似較低,可以是有價無市的。若賣到四方諸國,價格也定然不便宜。
於是他笑了笑道:“最少,也應該有兩千兩吧?”
宋三搖頭。
宋青山有些詫異:“五千兩?你小子可以啊,一斤賣出了數百兩銀子的價格。”宋三仍舊搖頭,卻是比出了兩根手指。
宋青山驚喜不已:“好傢夥,兩萬兩?計算下來,一斤白糖,一千兩!”
宋三乾脆道:“公子,是二十萬兩!一斤白糖,一萬兩!”
宋青山都驚住了!
一斤白糖,一萬兩!
這簡直快上天了,不已經在天上了。
當然了,回頭想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白糖的稀有屬性,便是一斤賣兩萬兩或也有人買。
其餘諸國,冇有啊!
冇有,便意味著白糖的本身,已經不僅僅是試用品那麼簡單了,而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於其他諸國而言,其罕見性甚至比黃金還要少!
“嗯,不錯不錯!”
宋青山很是滿意。
不得不說,這第一趟的航行,收穫太多了。
區區白糖便能賣出如此高昂的價格,其餘物品,四方諸國也不一定有,幾十萬兩銀子,近在眼前啊!
很快,海關那邊已然覈算完畢宋青山有些迫不及待的來到港口後麵。
這個時候,弘治皇帝與三位閣老也剛好趕來,一行人同行,來到海港之上。擺放在最前麵的,便是宋青山的商船。
這船,尤其的紮眼!
因為船上麵,赫然是白銀子,在日光之下,泛著耀眼的光,直刺的人咂睜不開眼。
銀子!
一整船的銀子啊!
毫不客氣的說,即便是國庫之中的現銀,也冇有這麼多!弘治皇帝與三位閣老,徹底被驚住了。
這些,便是此番出海做生意掙的銀子?
搶也搶不來這麼多啊!
最主要的是,現銀啊!
可不是那十兩麵額才能兌換一兩銀子的寶鈔。
宋青山也有些睜不開眼。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現銀,一整船啊,他的,都是他的!
“陛下,旁白的那艘船上,還有一些銀子的!”
跟隨過來的徐經抬手示意。
弘治皇帝抬頭看去,並未船上看到銀子。
那麼,不出意外的話,銀子應該儲藏倉裡麵。
一趟出行,便可以獲得如此多的銀子啊!
若是整個大明出海經商徹底推廣開來,不敢想!
根本不可想象啊!
當然了,宋青山這商隊也是第一次出海,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可即便其他商船可以獲得此番利潤的十分之一,那也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了。
“徐愛卿,已然清點完畢了吧?這兩隻船上,共有多少銀兩啊?”弘治皇帝問。
“啟稟陛下經查,此番入關銀子,共八十五萬兩!”徐經果決開口。
嘶!
一眾人皆是倒抽涼氣。這利潤,太恐怖了!
劉健忍不住喃喃道:“先前出關之前,經覈查,此一行共攜帶一萬六千餘兩的貨……”
一萬六千兩,變成了八十餘萬兩!
簡直比搶錢來的都快!
宋青山也是暗暗震撼著。
銀子,來的太容易了!
當然了,這也是第一次出海,有著絕對的偶然性。
還有便是,宋三的銷售能力也是極強的,日後,可能就冇有這等好事了。
冤大頭不常有啊!
有這麼一次,肥這麼一波,他已心滿意足。
這時,徐經望了宋青山一眼,有些尷尬道:“恩師,根據您先前寫的入關事宜,白銀入關要繳納十個點的稅費的,此番,大抵要繳稅八萬五千……”
宋青山愣了愣!
突然就有那麼一點後悔。
先前,腦子到底是進了多少水,他纔會寫出這個事宜啊?
暗暗心痛著,他卻是毅然決然的揮手:“這自是理所當然的,稅費的問題,直接自船上取吧!”
因為,自大明意外流入進來的銀子會對現有的銀子造成嚴重的衝擊。銀子多了,諸多貨物就會漲價。
於商人們來說或無太多影響,畢竟掙到了銀子嘛!
可對於普通百姓而言,貨物上漲,而他們每年的收入有限,那將是不可想象的災難。
這也是勢在必行。
因為,朝廷這邊要考慮整體的局麵,這個稅,就必須要收。
而除此之外,僅僅依靠收稅也是不行的!
隨著流入的銀子越來越多,仍舊會對貨幣製度產生衝擊,這中間,又需要藉助另外一個神奇的工具來緩和了!
想著,宋青山已是躍躍欲試。
開銀行啊!
那可是百利而無一害的買賣!
不多時,八萬五千兩銀子自船上取走,運送京城,直接入了朝廷庫府。整整一夜,弘治皇帝無法入眠。
在看到那一整船的銀子後,他才知道開海禁的方略,是多麼的正確!也虧得宋青山一再堅持,若不然,整個大明不知道將會錯過多少銀子!
這一趟航行便可攫取如此多的銀子,用時,不過的月餘而已,一年下來,出航十次八次的。
“大明當興啊!”
弘治皇帝感慨不已。
隻是,接下來幾日,卻有一則則壞訊息傳來。
物價,開始上漲了!
尤其以布匹為主。
平日間上等的綢緞,價格,一路飆升,竟是從二兩多銀子,直接漲到了五兩以上!
其餘布料也是以瘋狂的態勢,不斷上揚。
此情況若不控製的話,大明,定將會迎來一場不可預測的危機。
可問題是朝廷這邊對於以布匹為首的物價瘋漲的原因,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弘治皇帝焦急不已,隻得將宋青山與唐寅召至內閣。
“兩位愛卿,如何看待此事啊?”弘治皇帝問。
宋青山一臉平靜,衝著唐寅使眼色。
唐寅猶豫了一下,終於是將早就注意到的問題,緩緩道了出來:“陛下,臣以為,物價飛漲,無異於銀子貶值,臣將此事稱之為一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與弘治皇帝與三位閣老而言,這四個字是陌生的!
卻聽唐寅繼續道:“先前,臣早就注意到這種現象了,最初,應是西山作坊的設立,諸多工人手裡有了銀子,某些物品的價格纔開始上揚。
“隻是,那個時候,諸多物品漲價的情形並不明顯,故,朝廷這邊並未發現。”
“而隨著朝廷開海,諸多行商出海,采購諸多物品,如絲綢布匹瓷器等等,物品的價格,纔開始真正的飛漲。”
“簡而言之,物品的存有量,變得緊俏稀少了,價格纔會上漲。”
原因,解釋清楚了。
弘治皇帝直接問道:“此事,應如何解決啊?”
這下,倒是將唐寅難住了。
關於此事,他已然琢磨了許久,卻是冇找到特彆好的辦法。
因為這事的涵蓋麵,太廣了。
根本不是一兩種手段可以輕易解決的。
就如布匹價格,上漲,若要控製,倒是簡單。
大可製約諸多行商出海所攜帶的數量,同時也可以製約市場上,布匹售賣價格的上限。
然而,這諸多辦法,卻是無法從根源上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
無奈之下,他隻好偷偷看向宋青山。
宋青山默然。
事實上,對於通貨膨脹,他這邊早就注意到了,甚至比唐寅發現的還早。但這事,涉及麵太廣,並不是一招一式就可以輕易解決的。
受通貨膨脹影響最大的是誰?
是萬千百姓!
其次,纔是諸多商賈。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當其衝的,便是讓銀子流動起來。
要讓百姓們的手裡,有銀子可用啊!
而百姓們怎麼纔能有銀子?
平日間普通的耕種田地,獲得果實,儼然行不通了!
得通過勞作,獲取銀子啊!
而若要百姓們有更多的從事第二職業的機會,就要促進商賈擴大生產,雇傭更多的百姓。
於是宋青山緩緩道:“陛下,臣以為,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並非一朝一夕,故治理起來,也非一朝一夕!”
弘治皇帝會意。
言外之意是短時間內無法治理。
可依照眼下的態勢來看,莫管怎樣你得先有個治理的辦法啊!
天色漸冷,到了冬天,百姓們穿不起衣服,那可是要被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