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現言 > 十二歲金科狀元,權傾朝野! > 第67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十二歲金科狀元,權傾朝野! 第67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油燈如豆,映照著少年清瘦的側臉。

最初的筆觸,確實如趙夫子所言,像雞爪爬泥,歪斜而無力。

然而,陸明淵的強大之處,不在於他過目不忘的天賦,而在於他那近乎偏執的執行力與超越常人的學習效率。

經過十餘天的練習,陸明淵如今的字體已經初見鋒芒!

雖然比不上那些自幼練字的世家子弟,比起普通人卻顯得工整許多!

白天,他學習八股文,晚上,他就瘋狂練字!

經過瘋狂的學習,陸明淵也發現了一些竅門!

他發現,八股文並非簡單的文字堆砌,而是一套高度程式化的模板。

破題如點睛,承題如引線,起講如開篇。

入題如立骨,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則如四肢百骸,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這哪裡是文章,分明是一套精密至極的演算法!”

陸明淵將一篇篇範文拆解,又重構。

他很快意識到,八股文的結構本身,隻要依循規矩,便不會有太大差池。

真正的優劣之分,在於“立意”。

他翻閱了趙夫子給他的一些往年縣試高中文章,細細品味。

那些被縣丞們青睞的佳作,無一例外,其立意都深植於縣域民生。

或言治水之策,或論農桑之要,或思教化之方,無不圍繞著“如何讓江陵縣變得更好”這個核心。

縣丞閱卷,自然更看重考生對本地事務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並非狹隘,而是務實。

畢竟,科舉選拔的是治世之才,而非空談之士。

“縣丞終究是縣丞,他關心的,是腳下這片土地。”

陸明淵心中豁然開朗。

這就像現代的考公,命題者總是會傾向於考察考生對具體國情、省情、市情、縣情的認知。

明白了這一點,他對文章的構思,便再無迷茫。

他開始嘗試著以縣域為背景,揣摩那些聖賢之言如何能與眼前的民生實事相結合,如何能以古人之智慧,解今時之困局。

有了對八股文內在邏輯的深刻理解,陸明淵的創作速度與質量皆有了質的飛躍。

他不再是盲目的模仿,而是有意識的運用。

他從破題開始,逐字逐句地品讀,不時點頭,偶爾也會皺眉思索,但更多的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滿意。

陸明淵對八股文結構的精準把握,對立意著眼於縣域民生的獨到見解,都讓趙夫子感到驚喜。

“你對八股文的理解,已遠超尋常少年。立意高遠而不失務實,結構嚴謹而不失靈動。”

趙夫子合上文章,目光灼灼地看著陸明淵,那是一種看璞玉漸成美器的欣慰。

“如今你的文章,已足以應付縣試。”

他走到窗邊,望著院中那棵老槐樹,樹葉在晨光中泛著翠綠。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