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奪我軍功_重生嫡女屠了滿門_章節列表 第626章 皇上盯上了她的婚事?
-
次日清晨,宮門在晨霧中緩緩開啟。
許靖央身著朝服,早朝過後,她獨自前往寢宮求見皇帝。
寢宮內,初秋的涼意被厚重的門簾隔絕在外。
皇帝端坐在紫檀木雕龍椅上,雖剛入秋,卻已裹上厚實的貂皮大氅。
他麵色蠟黃中透著青灰,眼窩深陷,唯有那雙眼睛仍銳利如鷹。
殿內燃著濃重的龍涎香,煙氣從鎏金香爐中嫋嫋升起,卻掩不住空氣中若有若無的藥味。
許靖央知道,這濃鬱的熏香,不過是為了遮蓋皇帝身上日漸濃重的腐爛惡臭。
“臣參見陛下。”她躬身行禮。
皇帝抬了抬手,麵色溫和:“昭武,今日你怎麼來了?”
許靖央正要稟奏離京之事,卻見大太監躬身從外殿疾步而入。
“陛下,京兆尹來報,趙忠德昨夜暴斃家中。”大太監聲音壓低,“他雖已致仕,但終究曾是朝廷命官,這身後事……還請陛下示下。”
皇帝冷哼一聲,枯瘦的手指在扶手上重重一敲:“示下?朕冇有因他女兒謀逆之罪將他連坐,已是格外開恩!怎麼,還指望朕追封諡號,風光大葬不成?”
大太監適時提醒:“這趙忠德上過戰場,身上有功勳。”
皇帝嗬笑,語氣很冷:“謀逆就是大罪,再多的軍功,也抵消不了!但凡觸及朕的底線,無論是誰,絕不寬宥!”
“去告訴他們,趙忠德能養出兩個叛賊,其人想必本性不端,草草安排就是,還值得來過問朕?”
眼看著皇帝是有些不高興了,大太監連忙領命退下,殿內重歸寂靜。
許靖央垂眸靜立,長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陰影。
她聽得出,這話明麵上是說趙家,實則是敲打於她。
皇帝這才轉向許靖央,蠟黃的臉上擠出一絲和煦的笑意:“說吧,你有什麼事要稟?”
許靖央從袖中取出奏摺,雙手奉上:“臣自請前往幽州北丘鎮守,願為陛下戍守幽州,保境安民。”
內侍接過奏摺,呈到皇帝麵前。
皇帝緩緩展開,目光在字句間遊走,麵色喜怒難辨。
良久,他抬頭將奏摺擱在一旁。
“朕正欲對你委以重任,你怎會生出這樣的念頭?”他語氣溫和,“幽州苦寒,北丘更是邊關險地,朕可捨不得讓你這個大功臣去受苦。”
許靖央抬頭,鳳眸漆黑堅韌:“陛下厚愛,臣感激不儘,然為將者,當以社稷為重。”
“幽州乃北方門戶,如今雖無戰事,卻不可不防,臣願前往鎮守,正是為陛下分憂。”
皇帝輕笑一聲,眼底卻無半分暖意:“好一個為朕分憂!那你可曾想過,如今朝中正值用人之際,你這一走,豈不是讓朕失了臂膀?”
“臣不敢。”許靖央躬身,“正因朝中人才濟濟,臣纔敢請命遠行。”
殿內陷入短暫的沉默,隻有香爐中青煙繚繞。
皇帝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忽然拿起另一封奏摺。
“你走之前,先替朕辦了這件事,”他將奏摺遞去,“今年秋試武舉,朕希望你擔任主監考官。”
許靖央接過奏摺,快速看了一遍,眉頭微蹙。
“陛下,武舉事關重大,臣資曆尚淺,恐怕難以勝任。”
皇帝一笑:“你怎麼還自謙起來了?你能帶領將士們頻頻勝仗,區區一個監考武舉的責任,怎麼就做不到?朕說你能勝任,你就能勝任。”
“你在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這次武舉,朕要選拔的是真才實學之輩,而非世家紈絝,你來做這個主考官,再合適不過。”
皇帝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便將一個燙手山芋塞到了她手中。
曆來武舉,看似為國選材,實則多是世家大族為那些前途無望的子弟開辟的另一條捷徑。
弓馬騎射,兵法韜略,不過是塊遮羞布罷了。
多少紈絝子弟,平日隻知走馬章台,鬥雞走狗,待到武舉之時,靠著家族打點,門路疏通,便能輕鬆混個一官半職。
先入朝廷,再圖後計,已是心照不宣的慣例。
其中真正有才學者鳳毛麟角,多是些濫竽充數、資質平庸之輩。
於軍中無益,反倒占著位置,阻塞了寒門才俊的晉升之途。
如今聽皇帝這語氣,是要藉此番武舉,打破陳規,嚴格選拔真才實學之人。
這看似是莫大的信任與權柄,實則卻是將許靖央推到了風口浪尖。
要知道,京城世家盤根錯節,關係網密不透風,動一家便可能牽動全身。
這主考官的位置,哪裡是榮耀,分明是一張得罪人火椅!
如何平衡各方勢力,如何甄彆真假才乾,如何在皇權與世家之間找到那微妙的平衡點,都要考慮。
這裡麵的水,深不可測,門道萬千,一步行差踏錯,便是萬劫不複。
何況許靖央剛被封為昭武王,又上了太廟,私底下有多少人看她不順眼,還未可知。
皇帝這麼做,既是利用她軍中威望來推行新政,更是一種牽製。
可想而知,監督了武考,不知得罪了多少京中權貴,再去幽州,天高地遠,讓她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如此,隻能更加倚仗皇恩。
想到此處,許靖央心底一片清明。
這京城,果然是想離開,也未必能輕易抽身。
短短的瞬息,許靖央已經想清楚了,她正要推辭,皇帝卻抬手製止。
“此事就這麼定了,待武舉結束,你去幽州的事,朕自然會考慮。”
話已至此,再無轉圜餘地。
許靖央眼底劃過一抹暗色,須臾,她躬身領命:“臣遵旨。”
“昭武啊,”皇帝身子微微前傾,神情帶著幾分屬於長輩的關切,“你年紀也不小了,終日忙於軍國大事,可曾考慮過自己的終身大事?心中有冇有大致的人選標準?”
許靖央心頭一頓。
皇上果然要用她的婚事來做文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