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去大明扶貧 > 第52章 大明帝國的一大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去大明扶貧 第52章 大明帝國的一大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再說那吳傑、鐵炫等人,從海路一路抵達遼東灣附近後,得到運送軍糧水師船隻的提醒,遼河口不僅河道壅塞,而且離廣寧城很遠,離蒙古人出冇的蓋州城反而很近,並不適合從遼河口溯江而上,更不適合下船登岸。

在運糧水師官兵的指引下,吳傑和鐵炫等人隻好率領船隻到達大淩河口,溯江而上,不久就找到一處河麵寬闊平緩,適合登岸的地方。

吳傑一邊安排隨船工匠就地取材,修建便捷碼頭,慢慢卸貨,接應後續人馬,一邊派人往義州衛和廣寧衛通報遼王即將到達的訊息。

剛好附近既有驛站,又有義州衛遊騎巡邏,義州衛和廣寧衛很快派出接應人員。

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上午,剛滿十二週歲的遼王朱植終於在大淩河北岸下船,正式到達遼東,成為大明帝國在東北地區最大的官。

其實,遼東是一個比較相對含混的曆史地理概念。

狹義的遼東往往指曆史上以遼陽城為核心的遼東郡,也就是遼東半島。

廣義的遼東則包括內蒙古部分地區,以及被老毛子搶走的一大塊地區,比後世的東三省加起來還要大。

中義的遼東還包含了遼河以西的遼西郡,也就是遼西走廊,比後世的遼寧省略大。

明初所指的遼東,更多指的是這箇中義的遼東。

儘管一身糞臭味,朱植還是在下船之前,一本正經地正了正冀善冠,裝逼地對眾人說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大明帝國的一大步。”

遼東都司都指揮使郭英早已帶領遼東都司、廣寧衛和義州衛一眾將領在此恭候多時。

可惜此時江風怒吼,北風肆虐,除了緊挨著遼王的靖江王,居然冇有人聽到遼王這麼有哲理的話,這麼激動人心的話,更彆提迴應、拍馬了。

郭英第一個向前行禮,甥舅久彆重逢,親熱無比,諸將也是依次上前行禮,互道辛苦。

隻有作為地主的義州衛千戶宋瑛遙遙抱拳,算是行過禮了,心道:“隻不過是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臭屁王爺罷了,有必要如此低三下四嗎?”

宋瑛是左軍都督府僉事宋晟之子。宋晟十歲從軍,追隨老朱參加大小數百戰,少有敗績,其子宋琥、宋瑛也是十二、三歲從軍,屢立戰功。

現在的宋琥不過二十七、八歲,便已任義州衛指揮使,二十二歲的宋瑛也官至千戶,當然有驕傲的資本,說是將門虎子、少年英雄並不為過。

前些時候,宋琥接到大將軍馮勝的征令,率本衛四千人馬前往大寧府築城去了,隻剩下弟弟宋瑛帶一千多人守城。宋瑛也就成了義州衛前來迎接遼王最大的官,也算是對遼王的尊重。

朱植對眼前有些傲氣的小年輕並不認識,也不以為意,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筋骨,先去看望了最早渡海到此的應天府那一幫人員。

早幾天從應天府和萊州啟程渡海而來的人員正在大淩河北岸休整。這裡不僅有代表大明最高軍工水平的工匠,還有他親手調教的親兵營。

在二十多名老兵的帶領下,親兵營早已找到一處山坡伐木立柵,搭建帳篷,開挖排水溝,並把那幫工匠護在中間,讓他們繼續安心製造車駕,儼然是一個小型堡壘。

朱植就問蒯貴:“現在的零件能夠組裝多少輛戰車?”

蒯貴羞愧地回答:“我原本想在正月底完成一百輛戰車的,因為提前出發,又是跨海顛簸,工匠們現在纔回過魂來安心乾活,隻能組裝八十輛左右的戰車。”

朱植一看這情形,小臉就低沉下來。這裡離廣寧還有兩百裡,冇有馬車,物資堆積如山,轉運要拖到啥時候?幸好現在是連續晴天,如果趕上雨雪,可要老命了!

他當即安排所有的工匠均聽蒯貴安排,製作戰車零部件,又派朱大能從親兵營挑選一百新兵跟著師傅們輪流學車駕組裝,以後上了戰場,遇到車輛故障,也會自己及時修理。

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他讓後麵組裝的戰車可以適當偷工減料,不再安裝減震裝置。

遼王又去看望了臨清軍營過來的那六千新兵。他們也在學習前麵的親兵營,在構建一連串的軍營雛形。

他原本打算到了廣寧府後再組建廣寧中護衛的,但是時間不等人,他和張石等人商量了下,決定就地成立廣寧中護衛。

在高層人選上,郭英、吳高、吳傑是遼東都司的三巨頭,楊文、周興、宋忠是廣寧衛的三駕馬車,老朱早已欽定,不可能挖到中護衛任職。

朱植也不想將中護衛領導人選都交給遼東都司。雖然郭英是他的便宜舅舅,又是遼東都司最大的官,事事都會向自己請示,但畢竟是個過度,萬一換了吳高、吳傑兩個侯爺呢?

他還聽說,跟太子走得很近的李景隆那個便宜大表侄也可能要來遼東哩!

所以,他覺得,如果要建立一支如臂使指的鐵桿隊伍,必須把百戶以上的軍官任免權牢牢抓在手中,確保把忠誠度建在百戶上。

對於廣寧中護衛指揮使一職,朱植本想交給張石,又怕張石資曆太淺,又投錯了態,弄了個蒙古降將這個身份,不能服眾,隻好玩起了人崗分離和因人設崗那一套。

他讓本身就是正三品的鐵炫老先生暫領指揮使的虛職,平時照舊教他的書去,軍中事務都不需要讓他知曉。靖江王爺朱守謙也掛個指揮同知的虛職。

張石雖然暫領中千戶,遼王專門給他設立一個參謀長的特殊崗位。

對於參謀長的地位,朱植對眾人說得很明白:“今後大軍出行、佈防、作戰,人馬、車駕、糧草、軍需要提前準備安排,山川地形、敵情要隨時掌握,作戰方略要隨時調整變化,特設立參謀長,下轄參謀若乾,輔助本王,凡軍中大小事務,先呈參謀長再呈本王。”

眾人一聽,張石實際上不就是中護衛指揮使嘛!

至於廣寧衛指揮僉事一職,朱植就留給自己的便宜姐夫兼大舅子郭鎮了,由他負責軍中後勤工作,應該冇有大的問題。

對於軍中千戶的職位,除了張石和大能兩個心腹,也就平安、董興、盛庸三個百戶勉強符合條件了,都是身經數戰的老兵,再稍加調教,應該能夠勝任。

原來王府一百個神機營老兵稍稍提拔一下,就是總旗了,相當於後世的排長。再從臨清新兵中挑選三百人和原來王府三百新兵,組成教導營,突擊訓練一個月,從中挑出五百來人,就是小旗了,相當於後世的班長。

至於五十來個百戶崗位,相當於連長,那是兵頭將尾,自古以來就是形成戰鬥力、建成打不垮連隊的關鍵,必須要經過實戰考驗。

除了郭英推薦的幾個百戶外,朱植能想到的就是盛凡、平易,神機營老兵中的兩個總旗,還有那兩個姓養的神槍手。

此外,蒯氏兄弟、趙魯等幾個局長都是遼王搞的臨時崗位,他也給他們在軍中掛個百戶的名,解決正六品的待遇問題,提高人員的積極性。

還有三十多個百戶崗位虛位以待。朱植也不著急,讓張石既要在日常訓練中從總旗中慢慢考察,更要從戰場上脫穎而出的總旗中選拔,甚至可以從小旗中破格提拔。

還有從楚王處借來的臨時水師,此次海運,一路踏浪而來,甚為得力,除了委屈一下吳傑,讓他繼續兼管水師外,其骨乾也應擇優升遷,這事就讓吳傑作主吧,報由遼東都司上呈兵部。

對於朱植的人事安排,郭英當然冇有意見。

他早已做好了思想準備,把廣寧衛交給遼王組建中護衛,過半年後自己再成立新的廣寧衛

冇想到的是,這個外甥這麼快就有了這麼成熟的組織框架和人員基礎。

當然,朱植直接成立廣寧中護衛,程式更為簡便。

王府護衛本就是吃皇糧的王府私軍,人事安排隻聽命於皇帝,兵部和吏部無法插手不了,都督府也管不了。

遼東都司和廣寧衛就不一樣了,不僅要接受兵部和都督府的雙重領導,還要就近接受遼王的領導,平時大小事宜要既要向兵部和左軍都督府報告,同時也要向王府報告,遇到北伐這樣的國戰,還要接受朝廷欽命將軍或總兵官的節製。

再說朱植這安排也是滴水不漏,挑不出什麼毛病來。說他任人唯親也可,任人唯賢也行。

朱植不僅冇有插手廣寧衛的人事安排,還給郭英長子郭鎮在中護衛裡謀了個好差使,一開局就是正四品的指揮僉事,已經是給郭英極大的麵子。

郭英也很高興,真是甥舅一家親!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