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大澤鄉之主 第3章 :宋玉
-
逃出酒館後,周安在荒郊野外度過了一夜。
次日,將天問劍埋入地下,他改變行程簡易易容返回艾縣,經過一番打探,這才得知了天問出世的前因後果。
原來,兩天前,就在他專心追逐盜喜的時候,汨羅江上一位漁夫無意間從水下撈出了這柄消失多年的神兵利器。
漁夫雖然不識得名劍,但天問外觀不凡,一看就很值錢,於是他將之帶入城中售賣,這立即點燃了周邊江湖。
天問劍短短兩天間幾經易手,汨羅江畔掀起一場場腥風血雨,染紅江水。
楚國朝堂也發出宣告,江湖俠客若有能將天問劍上獻者,賜上賞。
訊息傳開後,各國江湖俠客都在往汨羅江沿岸趕來。
他們有的貪圖楚國賞賜,更多的是貪圖天問劍本身:江湖遊俠人人皆渴望自己能有一柄名劍傍身。
昨夜那六位遊俠是汨羅江本地一支幫派的骨乾成員,他們趁著外地俠客還未抵達,積極佈置了那場針對天問劍的陷阱,意圖搶占先機。
不想衛莊這位鬼穀弟子和神秘出身的紫女訊息靈通,參與了進來。
若無周安偶然出現,加之他身兼農家弟子百毒不侵體質,天問劍必然落入此二人之一手中。
更有可能的是二人不打不相識,藉助這場天問劍事件彼此達成合作協議。
畢竟周安可是知道衛莊、紫女未來皆是流沙組織成員,是韓國九公子韓非的左膀右臂。
現在,天問劍落入自己手裡,周安不得不思考起對其處置方案來。
首先,占為己有是不可能的。
他是農家弟子,天問劍原主人雖死,但楚國不願意它外流,農家正值在六國擴張之際,除非周安甘願叛出農家,並承擔楚國追殺風險,否則他無法公開佩戴此劍。
當然,周安也可以藏起天問劍,等楚國滅亡後再拿出來使用。
可那就代表著他要畏畏縮縮將近二十年。
這太憋屈了,遠不如現在將之交予楚國獲得一份能增強自身實力的獎賞。
不過,要交給楚國也不是隨便上交的。
將天問劍具體交給誰同樣值得深思熟慮。
楚考烈王病重,楚國多位貴族都以楚國官方的名義發出了對天問劍的懸賞。
例如大名鼎鼎的屈景昭三氏,還有春申君黃歇。
將天問劍交給哪位貴族能做到收益最大化呢?周安三思一番,有了目標。
他不急於返回大澤鄉,而是帶著天問劍直奔壽春而去
今年早些時候,楚、趙、韓、魏、燕五國合縱攻秦失敗。
楚考烈王名義上是這次合縱的縱長,因為擔憂秦國報複,楚國在聯軍散去後馬上宣佈將都城從钜陽遷至更東方的壽春。
壽春承接大量貴族遷徙,加之新年將近,一時呈欣欣向榮之象。
此時距離酒館混戰已過去一月有餘,衛莊與紫女都不是多嘴的性子,因此周安奪得天問劍的訊息尚未流傳出去。
但即便如此,壽春城外還是多出了不少遊俠遊蕩,攔截疑似裝有天問劍的物件入城。
天問劍在汨羅江畔現身又突然消失不見,除了被人私自占有外,最大的可能性當然是被送至楚都。
所以那些空有時間的閒散遊俠們自然而然來到了壽春。
他們當中大多數人實力不濟,其中不少遊俠更是連內功都冇有修行過,可這麼多雙眼睛盯著,天問劍一旦行蹤暴露,很快就會人人皆知,惹來危險。
周安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做出了絕妙的偽裝,成功不惹懷疑的進入了壽春城,順利抵達一座貴族府邸前。
將一張描寫著‘天問’鳥蟲篆文字的布帛交由門衛傳入府內,他很快被府邸主人親自迎接了進去。
宋玉驅退奴仆,打量著麵前揹著一柄碩大巨劍的少年俠客,捋須率先開口問道:
“少俠出自何門何派?今日為何而來?”
“在下農家周安,至於來意”周安解下身上纏帶,身後粗糙重劍哐的一聲砸在地上,他握住重劍劍柄,從容繼續道:“宋大夫既已見過那張鳥蟲篆,何必故作不知呢?”
少年語氣大膽,宋玉對此不為所動,麵色依舊,不過周安發現當自己言明是農家弟子時,這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瞳孔中隱有異樣光芒。
這讓他心有所動:作為農家楚國大澤鄉分部的管事,據他所知,農家與這位楚國文學大家從來冇有過聯絡纔是
“你得到了天問劍?”宋玉沉默了一陣,他在腦海中斟酌了半天用詞,最終還是選擇以最簡單的方式直入主題。
“正是為完璧歸趙而來。”周安點頭,他將巨劍劍柄遞向宋玉:“天問劍藏於此劍之內,宋大夫可尋人融掉它的外殼,彼時天問自現。”
望著對方遞來的誇張巨劍,宋玉冇有懷疑對方話語真假,而是不由得再次認真打量了一番少年麵龐:這小子居然敢燒一鍋鐵水加以簡單模具就將天問劍融入進了另一把劍之中。
這等天馬行空的操作,其他人哪怕知道天問劍材質特殊不會為尋常鐵水所化也決不敢輕率為之。
“少俠在農家中歸屬魁隗堂?”
宋玉身形清臒,但輕而易舉地接過百斤巨劍橫在身前,以掌撫摸,突然問了個與天問劍不相乾的問題。
“宋大夫如何知曉?”
周安麵露驚奇,反問間也算是承認了對方的猜測。
宋玉難得一笑,淡淡道:“農家魁隗堂內有一弟子名曰陳勝,其所持名劍曰‘巨闕’,你所融的巨劍形態與巨闕頗為相似,老夫一觀就猜你是熟悉巨闕之人!”
“的確,要論巨劍,無劍可與巨闕相提並論,在下在魁隗堂內與陳總管時常比試,所以要融巨劍時,腦海中下意識就以巨闕為形。”
周安表麪點點頭,心中則對宋玉更加好奇。
農家魁隗堂總管陳勝的佩劍是巨闕不假,但他也是今年才獲得的巨闕,以這個時代傳播訊息的方式來看,除非宋玉有意關心農家,否則他不該知道此事
“嗬”宋玉看著少年純真麵龐,一手舉劍一手捋須:“好了,談回正事,你剛剛既說了‘完璧歸趙’一詞,自然是知道老夫與屈大夫的關係,也就明白老夫對天問劍的勢在必得,如今你將此劍送來,想從老夫這裡得到何物?”
宋玉自幼孤寡,被屈原親自帶在身邊撫養長大,屈原教其辭賦、劍式,對其而言,與父無異。
周安將天問劍交予他手,便是對他有恩,以宋玉的品格,這份恩情他自會十倍報之。
“在下出身江湖草莽,癡迷武道,隻奈何天資有限,近些年來實力增長緩慢。”
“世人皆知宋大夫不僅傳承了昔日屈大夫的詩詞曲賦,亦傳承了屈大夫的劍道,不知可能教導在下?”
宋玉都這樣說了,周安當然不會再故作無所圖的清高,而是乾脆了斷的道出了自己的目的。
天問劍之所以能在後來的風鬍子劍譜榜中名列第一,絕非僅僅因為它當時主人是秦王嬴政的緣故,其劍自身品質亦是極高。
而這樣一把劍的首任主人,他的劍道傳人足以教導此時的周安。
周安自身武學資質在農家中算是不錯,可也僅限於在農家不錯,在七國這個大舞台上,他還差的很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