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七零之我靠紙紮手藝混的風生水起 > 第2605章 高秘書的感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七零之我靠紙紮手藝混的風生水起 第2605章 高秘書的感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譚府菜的菜,肯定是沒得說的,眾人嘗了一口後就紛紛豎起大拇指讚了起來。

因為是工作餐,也不適合那種邊吃邊聊,眾人就低頭吃了起來。

吃完飯後,高秘書等人跟著李弘文等人再次回到天弘集團,又跟王招娣他們聊了大概一個多小時,才離開。

“師父,我剛纔在吃飯前,是不是說錯話了?”

在送走高秘書等人,回到樓上辦公室,王招娣開口問道。

李弘文當時直接把這個話帶過去了,但是王招娣察覺出了問題。

“也不算說錯,你要明白,他們是從內地過來的,內地的用餐標準跟這邊是不同的,雖然說他們來到港島,應該會提高一些標準,但是相較於這邊的消費還是會有些低的。

再加上他們這些人也苦日子過慣了,第一想法就是能省則省,他們是不太可能訂的,就算訂也不會訂我們這裡的。

因為這些費用還是要回去報銷的,到時候,一定會有人盯著這些東西。

我們是好心,可是放到他們身上未必是好。”

李弘文搖搖頭,這個事情算不上錯,隻是王招娣在這邊待的時間長了,對於一些事情可能不是太瞭解。

王招娣若有所悟的點點頭:“也就是說,我們以極低的價格給他們也不合適?是吧?”

“嗯,跟政府部門,不管是哪裡的政府部門接觸都是一樣的,很多東西都會被拿出來仔細研究的。

你願意虧錢,可是彆人不會這麼想,對他們有想法的一些人,會認為這種虧錢的行為是一種變相的賄賂。

沒有利益輸送,你憑什麼要虧錢招待他們?”

李弘文的話讓王招娣明白了為什麼李弘文雖然提了,但是並沒有把這個事情定下來,隻是讓高秘書自己決定。

在這之後,天弘集團負責這一塊業務的人就搬到了華融公司的樓上,而原先樓上的人則搬到了天弘新租的地方。

因為這個事情不是一個小事,牽扯的資金還有各方麵的東西還是挺多的,所以人員還是不少的。

李弘文再次來到這裡,樓上跟之前比,那真是大變樣了,多了好多人,基本上工位大部分都坐滿了。

各個辦公室會議室也都用了起來。

“你們公司的應對是真的快,昨天說了這個事情,第二天就過來了,也就是一天時間,這裡就大變樣了!”

高秘書在上來跟李弘文見麵後,有些感歎道。

他們這次已經算是快的了,可是對於天弘集團的速度還是有些驚歎。

“這就是港島速度,鵬城那邊的那些公司現在基本上也是這樣。

不在其他有的沒的的事情上多浪費時間,直接做就好,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金錢,用他們的話說,動作慢了,吃屎可能都吃不到熱乎的了!”

李弘文笑著回道,這話聽起來不好聽,可是這話纔是現在南方特彆是鵬城以及港島這些地方的真實寫照。

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個效率,不能再跟以前那種國營單位一樣,什麼事情都慢慢來。

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你動作快,有人比你更快!

所以,不管是做什麼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的加速,儘可能的簡化手續。

“這話糙理不糙!我們確實應該多向你們學習!”

高秘書點點頭,並沒有覺得李弘文說的話有什麼不對的。

雖然他們剛來這裡沒有幾天,但是他在中午休息的時候,還有早上上班以及下午下班的時候,有意的去留意過樓裡的其他公司。

說實在的,這裡的每個人每個公司都像是擰了發條一樣,爭分奪秒一刻也不想耽誤。

早上,在他們還在家裡自己做早點吃的時候,這些人一個個匆匆忙忙隨便在路邊買一點吃的,邊走邊吃。

中午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帶的飯,有的甚至隻是買個麵包咬一口,樓下並沒有像之前在京城時,那些還要吃完飯散個步或者中午午休一下的人。

晚上,他們到點就下班了,可是樓裡很多公司燈火通明,一點也沒有下班的意思。

這讓他不由的感歎,怪不得這邊的經濟會增長這麼快,有這麼多人拚死拚活的乾,不增長纔怪了。

“這幾天在這裡,我的感觸真的是非常多的,我們在效率這一塊確實差了不少!”

“這個其實是需要一些環境的,不是說你想提就能提的,就比如京城,如果說工廠或者公司的訂單有那麼多,並且時間上有要求,自然就會變快不少,可是沒有這些因素,你讓工廠突然要提高效率肯定是不行的。”

“你說的這個有道理,這個事情不是一兩句話或者一個規章製度就能讓人動起來,說到底還是需要動力,我回去後,會跟一些部門聊一聊這個事情,看怎麼能讓這些單位動起來,不能再像現在這樣光吃撥款,根本不想著自己想辦法提高效益的路子走了。

我們已經落後很多了,要想追上彆人,需要比彆人更加努力。”

高秘書頗有一種時不我待的感覺。

這個事情李弘文也認同,不過對於怎麼提高效率,特彆是那些國營單位提高效率,李弘文在這個事情上是沒有太多想說的。

這個問題不是他一個人說兩句就能夠解決的,這個需要讓那些國營單位真正感受到了疼痛,真正體會到了不變不行的時候才會有所變化。

不然僅憑一兩個人或者是一兩個製度就想改變現在這種情況是不太可能的。

其實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一些國營廠子在尋求變化了,隻是還沒有那麼迫切,真正讓這些廠子發生大的變化,得90年代了。

這也就有了非常著名的下崗潮。

李弘文來公司並沒有什麼事情,他主要是過來看一看兩邊的情況,跟高秘書在辦公室聊了一會兒之後,他就走了。

他沒有事兒,高秘書可不是沒有事兒,聊一會兒高秘書就下去忙了,李弘文在這邊呆著也沒事乾,所以隻能是離開。

事實上,從這一天之後,李弘文對於這一塊就沒怎麼過度去關注了,王招娣倒是經常會晚上過來吃飯的時候給他提一兩句。

關於他們之間怎麼合作,怎麼將一些股票高位拉高出貨?怎麼儘可能的消除市場上的一些影響,不讓彆人察覺到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對於李弘文來說其實是有一些深奧的,他對於金融領域瞭解的真的不算太多,隻是前世炒了一點股,知道一些訊息,真讓他去實質性的操作,真不如這些手底下的員工和從內地過來的專家們。

反正從王招娣的話裡,他可以知道,幾家在全球範圍之內操作還是比較順利的,雖然他們的拉高出貨引起了一些動蕩,但是並沒有什麼人注意到。

甚至還有人借著他們拉高的機會在都去吃掉一些貨,然後急需要做高相關股票,正好接了他們的股票,讓他們能夠安全離場。

特彆是在東京市場上,他們隻要往外出就有人吃,畢竟這些人經過這幾年的操作,大部分都知道市場上能夠吃到的東西不多,現在有人想提前出局,他們當然是樂見其成的。

在那些機構看來,這種提前出貨的要麼就是傻子,要麼就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不得不提前出,反正隻要有人出他們就吃,就算這個時候價格已經不低,但攤平一下成本,他們還是有非常多可賺的,特彆是能夠借著這個機會把價格再往上拉一拉,對他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其他市場的話,相對東京市場可能稍微難一些,特彆是在港島股市,不隻是天弘集團想要出掉手中的一些股票,華融公司也在出,兩家持有的還是比較多的,同時想要出掉,那引起的市場動蕩還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不像東京市場,他們是隱藏身份的,並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在這一邊華融公司還好,他們都是通過一些其他渠道或者是隱藏身份拿到的股票,並沒有太多人知道他們的身份,但是天弘集團不同,他們一出貨就有很多人注意到。

李半城還專門打電話給王招娣詢問這一邊是什麼情況,王招娣的說法是公司要做一個大的專案,需要一些錢,所以準備把手裡的股票暫時先出掉,換取一下資金。

但是這個說法李半城信不信那就不知道了。

王招娣推測李半城大概率是不太信的,因為隨著天弘集團繼續出手中的一些股票,李半城那邊也在借機往外出了一部分。

這個家夥有多雞賊,李弘文跟她說過,一定是察覺到了他們出貨肯定是有一些特殊原因,所以借著這個機會也在市場上出掉一些他們已經獲利良多的股票,或者是風險有些高的股票。

不過因為港島的經濟在這兩年其實是能夠有明顯感覺到增長的,所以大部分人對於經濟的信心還是很充足的,就算一些機構,也好奇天弘集團想做什麼,但並沒有幾家想要跟風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