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七零之我靠紙紮手藝混的風生水起 > 第1052章 畝產3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七零之我靠紙紮手藝混的風生水起 第1052章 畝產3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也太多了吧!!!”

“靠山屯這次真的發了呀!!”

“五十多萬斤糧食,這以前做夢都沒敢想過呀!”

“明年我們村能不能也有這樣的收成呢?我現在迫切的想讓時間趕緊快一點,立馬能到第二年我們也種上這樣高產的糧食!”

所有人都驚呆了,沒有人能夠在麵對這麼多糧食的時候能夠保持淡定。

靠山屯以前收成最好的時候,小麥也就不過十二萬斤,這已經是按最高畝產兩百斤算了,通常是達不到這樣的畝產的,正常應該是十萬斤左右。

這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要交公糧的,而且這百分之二十必須是最乾淨最好的。

也就是說一畝地按能收成三百斤算的話,將近要交六十斤的公糧。

靠山屯一年就按最好收成一畝地,能夠有個三百斤,算上雜糧,整體下來一年收成能夠達到十八萬斤的標準,這已經是最富裕的年,其中六十萬是需要交上去的,剩下能夠有十二萬斤的糧食。

十二萬斤,聽數字好像非常的多。

但這其中小麥。就能夠有百分之六十多,就是大概在八萬斤左右。

小麥的食用是需要將小麥磨成麵粉,但是因為加工技術的原因,一斤小麥產生的麵粉通常在零點六五到零點七五左右。

取一個中間值也就是說這個數量還要減去三成,隻能有個七成。

就剩下五萬六千斤的麵粉。

這還沒有刨一年的各種其他的費用,單單是小麥留下的,再刨出一些費用還會消去一大部分。

聽上去五萬六千斤好像還是挺多的,但是這個村子能有多少人呢?

不到一千人,大概九百人左右。

五萬六千斤除以九百,每個人能夠到手的也就在六十二斤左右,六十二再除以十二個月,每個人每個月也就五斤左右的口糧。

這已經是按照最好的年景,沒有刨除其他費用的產量來計算了,可通常是達不到這樣產量的。

所以其實以前靠山屯每個人每個月的口糧是達不到五斤的,甚至說多數時候連一半都達不到。

要不是還有玉米和紅薯這些雜糧,真的很難活下去。

而換算到現在的大米的話,一個月每個人的口糧能夠達到二十八二十九斤左右。

就算是刨出一些費用,最少也得在二十斤出頭。

這對於所有人來說,真的是一個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數字。

一家要是有個五口的話,一個月就能夠有一百多斤的口糧。

“現在我們糧食入庫了,我們要準備交公糧了,之前彆的村交公糧的時候,因為咱們的水稻還沒有收割,所以沒辦法去交。

現在咱們豐收了,必須第一時間把這個公糧給交上去,所有老少爺們兒都把家裡的能送東西的車推出來,這次咱們要讓全鄉都知道,我們靠山屯不一樣了,我們一年交的糧食比他們一年產的都要多!”

周會計迅速算了一下要交公糧的數字,然後報給了趙大山,趙大山一看數字,立馬一臉興奮的拿著數字的紙條站到了高處,對著所有人大聲的喊了起來。

這個時代在交公糧這個數上也是有攀比的,交的多證明這個村子今年產的多,收成好,會過一個富餘年,但是以前靠山屯在周邊的村子裡算是地少的,所以交的數量一直都是倒數。

每回到這個時候,趙大山都不願意跟其他村的大隊長們見麵,因為一打聽他基本上都是倒數的,沒有說進到前麵過。

前兩年因為村子裡養豬和養雞鴨,雖然日子好了點,但是這個東西是不能拿到明麵上去說的,隻能自己私底下得意得意罷了,明麵上肯定是不行的,而這一年的水稻收成則是實打實的,可以拿到明麵上跟所有人去顯擺去說的事情。

他必須要去鄉裡好好露露臉,要敲鑼打鼓,要戴上紅花,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靠山屯不一樣了,他趙大山也跟以前不一樣了。

“好!!!”

這個事情不單是趙大山一個人覺得憋屈,每年去鄉裡糧站送公糧的時候,村子裡也覺得憋屈,因為跟彆的村子一比,他們總是少的,總覺得好像低人一等,現在終於能夠揚眉吐氣,所有老少爺們也都是非常的興奮。

“知道我們今年要交多少公糧數嗎?十一萬零四百斤!平均下來我們一畝地要交一百八十四斤的公糧,這是彆的村子一年一畝地的產出。”

趙大山興奮的對著所有人繼續喊道。

說實話,他們以前一年的產量都沒有這麼多,而現在他們光交的公糧數都有這麼多了,由不得他不興奮。

“這次靠山屯是真的揚眉吐氣了!”

“看他得瑟的,就他們村子裡這點地,也就得意這麼一年,明年咱們也種上水稻後,交的隻會比他們多!”

“真沒有想到居然會這麼多,我們村今年一畝地的產量也就一百七吧?這比咱們畝產還高十四斤。”

“真羨慕他們呀,這一年他們真的是能過個好年了!不過這兩年,靠山屯好像確實不太一樣了。”

外村的人站在外麵看著裡麵興曆的越大山還有村民,有很多人都有些酸。

但是沒辦法,誰讓人靠山屯今年改種這個水稻產量高呢。

與外村人有點酸不同,村裡不管男女少都是興奮的臉都通紅,一個個都扯著嗓子在那喊著,好像不這樣不足以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一般。

在興奮過後,所有人都去家裡把自家能推出來的運輸工具給推了出來,同樣也把能找出來的紅布找出來,挽在車頭上,挽在糧食袋上,反正就是生怕彆人不知道他們豐收。

之後所有人浩浩蕩蕩的把糧食往鄉裡糧站送去,而在領頭位置則是幾個敲著鑼打著鼓的村裡婦女,至於她們打的專不專業,此時根本沒有人在意。

要的就是一個陣勢浩大,要的就是一個讓所有人都知道。

而就算村裡所有人都上陣,這公糧一次也交不完,趙大山也不急,或者說村裡人也不急,這公糧愣是連著送了三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