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禦獸嬌嬌被糙漢大佬寵上天 第198章 朝聖!真理邊緣
-
孫明是接到林颯的電話,連夜收拾行李趕來的。
他提著一箇舊皮箱,裡麵塞滿了他的專業書籍和厚厚的筆記本,懷著一顆朝聖般的心,踏入了青龍山的地界。
然後,他就和幾天前的錢振國院長一樣,被徹底鎮住了。
如果說錢院長看到的是一幅宏大的戰爭畫卷,那麼孫明這個專業人士,看到的則是畫卷之下,那令人頭皮發麻的細節。
他被特批進入了那個臨時指揮棚。
一進去,他的目光就被鋪在幾張長桌上,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巨大藍圖給吸住了。
那不是他所熟悉的,規規矩矩的建築圖紙。
圖紙上,除了常規的鋼筋水泥結構,還標註著無數他聞所未聞的符號和名詞。
“活性生物組織培養層”、“共生型藤蔓加固網絡”、“微循環生態淨化係統”、“地底能量感應矩陣”……
每一個詞,在他的腦海裡炸開。
這哪裡是在建工廠?
這分明是在建造一個活著擁有生命的,科幻電影裡纔會出現的未來堡壘!
他顫抖著手,想要去觸摸那份圖紙,卻又怕自己凡人的手指,褻瀆了這份神蹟。
而接下來的一幕,更是讓他畢生的科學信仰,開始了劇烈的動搖。
林颯正在和一群肩上扛著將星的軍方工程師,討論一個技術難題。
一位頭髮花白,戴著深度眼鏡,一看就是國寶級專家的老工程師,指著圖紙上一個複雜的節點,麵帶難色。
“林總工,按照我們的結構力學模型推算,這個位置的瞬時剪下力,會超過材料的極限閾值。即便是我們軍方最先進的特種合金,也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
孫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這是整個建築結構的核心樞紐,一旦出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隻見林颯連思考都冇有,清冷的聲音直接響起。
“你們的推算模型,冇有計入生物應激反應的變量。”
她拿起一支紅色的鉛筆,在圖紙上畫了一個圈。
“在這個節點,植入‘金剛藤’的休眠孢子。當外部壓力達到預設閾值時,內部的生物電場會瞬間啟用孢子。”
“藤蔓組織會在0.01秒內完成增殖和硬化,形成一個具有超強韌性的複合支撐結構。它會主動吸收和傳導衝擊力,而不是被動承受。”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給大樓裝上了一塊能夠自主反應的‘肌肉’。”
整個指揮棚,所有工程師,包括那位國寶級的專家,全都像被雷劈了一樣,呆呆地看著林颯。
用植物的應激反應,來做建築的動態防禦係統?
這……這是什麼天方夜譚?
這已經超出了他們所能理解的,所有工程學的範疇!
但不知為何,從林颯口中說出,卻又帶著一種絕對的科學嚴謹性。
孫明感覺自己的膝蓋有點發軟。
他扶著桌子,才勉強站穩。
他看著那個站在圖紙前,從容不迫,指點江山的林颯,心中隻剩下一個念頭。
神。
這絕對是行走在人間的神明。
他之前對林颯的崇拜,僅僅停留在她能催生植物,能創造新物種。
直到今天他才明白,自己是多麼的膚淺。
林颯的能力,根本不是創造幾種神奇的植物那麼簡單。
她是在創造一種全新的,將生命科學與宏觀工程學完美結合的,前所未有的理論體係!
而自己,何其有幸,能夠成為這一切的見證者。
林颯似乎是處理完了最棘手的問題,轉過身,看到了已經呆若木雞的孫明。
“來了?”她點了點頭,“你的任務,在三號帳篷。”
“是!組長!”孫明一個激靈,猛地立正,用儘全身力氣喊道。
他幾乎是同手同腳地,走出了那個讓他感覺快要窒息的指揮棚。
林颯交給他一個看似非常基礎,卻又至關重要的任務——負責培育基地未來實驗室所需的第一批基礎實驗植物種苗。
孫明領了種子和培養土,在工地外圍一塊專門劃出來的區域,開始了他的工作。
他一絲不苟,嚴格按照教科書上的標準流程,播種,澆水。
然而,幾天之後,他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太不對勁了。
工地周圍,那些原本因為施工而變得有些萎靡的野草,非但冇有死去,反而比之前長得更加翠綠,更加生機勃勃。
幾株不知名的野花,竟然在秋天裡,開出了春天般燦爛的花朵。
而他負責的那些種苗,更是離譜。
按照以往的經驗,這批從外地運來的種子,因為水土不服,至少要有百分之二十的損耗率。
可現在,他種下去的一百顆種子,竟然……百分之百地發芽了!
不僅如此,這些幼苗的生長速度,比理論上的最快速度,還要快上至少三成!
每一株都根係發達,葉片肥厚,綠得發亮,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
孫明徹底陷入了自我懷疑。
他開始瘋狂地做實驗。
他檢測土壤的酸堿度、微量元素含量、有機質構成……一切正常。
他記錄空氣的濕度、溫度、光照時長……全在正常範圍。
他甚至偷偷抓了幾隻在附近飛舞的蜜蜂,解剖後發現,這些蜜蜂的體格,也比普通蜜蜂要強壯一些。
科學,他引以為傲的科學,在這些無法解釋的現象麵前,徹底失效了。
一個深夜,當他再次測量完所有數據,看著記錄本上那一排排正常的結論,他終於放棄了掙紮。
他掏出了自己那個標誌性的小本本,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他鄭重其…
他鄭重其事地在頂端寫下了一個標題:
《論林颯組長與科學儘頭的神秘聯絡——青龍山基地生命場域現象觀察報告》
他在下麵寫道:
“初步推論:青龍山基地並非一處普通的建築工地。它正處在一個以林組長為核心的未知生命場域的籠罩之下。”
“該場域能以一種超越現有科學認知的形式,促進區域內所有植物、乃至昆蟲的生命活性。其作用原理,疑似為一種高頻的,能與細胞線粒體產生共鳴的特殊能量波動。”
“我將其暫命名為,林氏粒子。”
寫下這行字,孫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感覺自己,觸摸到了真理的邊緣。
他看著遠處指揮棚裡那盞徹夜不熄的燈火,眼神裡充滿了狂熱的崇拜。
這已經不是一次簡單的建廠任務了。
這是一場偉大的朝聖。
而他,將是這場朝聖之路上,最虔誠的記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