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匹克_千層浪 > 第409章 諧波手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匹克_千層浪 第409章 諧波手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諧波共鳴”研究小組的成立,如同在“新芽市”沉悶的絕望氛圍中注入了一股清泉。研究方向的一百八十度轉彎,帶來了全新的活力和……難以言喻的壓力。這一次,他們不再是與一個明確的、外來的敵人對抗,而是要嘗試與宇宙本身一道古老的“傷疤”進行精密的、近乎玄妙的“對話”。

實驗室的核心區域被完全清空,隻留下那台功率最大的“創世因子”頻率發生器和與之連接的全新陣列——一套專門為捕捉和模擬那微弱原始諧波而設計的、極其靈敏的共鳴放大器。莉莉和萊恩博士成了這裡的常客,他們的工作台上堆滿了寫滿複雜公式的電子草稿紙,全息螢幕上不斷流動著令人眼花繚亂的波動函數和能量拓撲圖。

首要任務是精確解析那段0.07秒延遲視窗內捕捉到的、裂隙本身的原始諧波。

這項工作比逆向工程“低語者”的技術更加抽象和困難。那波動太微弱了,如同在狂風暴雨中辨彆一片特定落葉的飄落軌跡。萊恩博士設計了一套又一套複雜的濾波和信號增強演算法,試圖從海量的背景噪聲中將其剝離出來。

“頻率基頻確認……非常古老,確實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某些殘留特征吻合……”

“諧波結構異常複雜……包含了大量非整數倍的泛音……這不像人造信號,更像是……自然形成的混沌係統中產生的有序模式(order

within

chaos)……”萊恩博士一邊操作一邊喃喃自語。

莉莉則專注於將解析出的諧波結構與“創世因子”數據庫進行比對。她需要找到一種“創世因子”的頻率組合,能夠完美地、溫和地“嵌入”這段原始諧波中,起到放大和穩定的作用,而不是粗暴地覆蓋或改變它。

“穩態頻率模塊……匹配度37%……”

“空間結構安撫序列……匹配度52%……”

“不行,都不是最佳……我們需要一種更……基礎的,更像是……宇宙誕生之初的‘背景音’……”莉莉眉頭緊鎖,不斷嘗試著各種組合。

伊娃也加入了進來,她帶來了對星球意識能量網絡的理解。她提出,這種共鳴或許不應該僅僅是能量頻率的匹配,更應該包含一種“意圖”或“資訊”的傳遞——一種代表“癒合”、“迴歸平衡”的意念。

“也許……我們可以將星球意識在穩定過程中散發出的那種‘秩序傾向’的波動模式,也編碼進去?”伊娃建議道,“讓‘創世因子’的頻率不僅作為載體,也作為一個……引導者?”

這個想法很大膽,將意識層麵的東西融入物理能量操作,風險極高。但莉莉和萊恩經過討論後,認為值得一試。他們開始嘗試設計一種多層次的資訊-能量編碼方案。

時間在一次次失敗、調整、再嘗試中流逝。實驗室裡經常連續數日燈火通明,隻有儀器運行的嗡鳴和研究人員疲憊卻專注的討論聲。

就在研究似乎再次陷入僵局時,轉機來自一次意外的靈感。

萊恩博士在連續工作數十小時後,疲憊地靠在椅子上,無意中播放了一段舊地球時代的古典音樂——巴赫的《賦格的藝術》。那嚴謹、精密、卻又充滿內在和諧與美感的旋律在實驗室中流淌。

莉莉原本煩躁的心緒,竟在這音樂中奇異地平靜下來。她看著全息螢幕上那複雜卻無序的諧波結構,突然,腦海中彷彿有一道閃電劃過!

“等等!巴赫的賦格……對位法(counterpoint)!”她猛地坐直身體,眼中閃爍著狂喜的光芒,“我們一直在試圖找到一個‘主旋律’去匹配它……為什麼不能是多聲部的對位共鳴?”

她激動地向萊恩和伊娃解釋:“這段原始諧波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旋律’,我們不需要用一個更強的單一頻率去覆蓋它,而是可以用多個不同頻率、但內在和諧的‘創世因子’頻率,像賦格曲的不同聲部一樣,去襯托它、豐富它、強化它內在的和諧性!讓宇宙本身的‘癒合傾向’在這種和諧的共鳴中得到放大!”

這個想法如同醍醐灌頂!

他們立刻調整方向,不再尋找唯一的“鑰匙”,而是開始編織一張細密的“共鳴之網”。以解析出的原始諧波為基礎音,精心挑選多個與之諧和且代表不同“穩態”概唸的“創世因子”頻率作為和聲部,甚至嘗試將伊娃提出的那種“秩序意念”轉化為一種極其微弱的、承載資訊的低頻調製波。

新的模擬開始了。

當這張複雜的“共鳴之網”在模擬中與裂隙疤痕的原始波動接觸時,奇蹟發生了。

冇有激烈的對抗,冇有能量的衝突。代表“共鳴之網”的能量流如同最細膩的春雨,悄然滲入那片扭曲的時空結構。原本微弱且雜亂的原始諧波,在多種和諧頻率的襯托和滋養下,開始變得清晰、穩定、有力!

它彷彿一個沉睡的巨人,被輕柔的、熟悉的歌聲喚醒。那0.07秒延遲視窗內的能量波動顯著增強,並且開始以一種更有序的方式向外擴散,溫和地對抗著“幽邃之眼”強行注入的、冰冷的加固能量。

模擬結果顯示,裂隙疤痕的擴張速度雖然冇有立刻停止,但被顯著減緩!其整體穩定性也不再因外部乾擾而增強,反而出現了一種微妙的、傾向於迴歸自然狀態的趨勢!

“成功了!理論上是可行的!”萊恩博士看著模擬數據,激動得聲音發抖。

莉莉也長舒一口氣,但隨即神色又凝重起來:“但這隻是模擬。實際操作需要極高的精度。能量輸出的強度、頻率的穩定性、各‘聲部’之間的相位差……任何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從‘共鳴’變成‘乾擾’,重蹈覆轍。”

下一步,就是進行實物測試。但他們不可能再去奧爾特雲邊緣冒險。

“我們需要一個實驗場……一個具備類似時空薄弱特性,但規模小得多、風險可控的環境……”伊娃思索著。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腳下。星球意識能量網絡剛剛經曆反噬,其內部某些受損嚴重的節點區域,時空結構也處於極其脆弱和不穩定的狀態。這些區域,就像是縮小版的、內部的“裂隙”。

“不行!太危險了!”科爾第一時間反對,“星球意識剛剛穩定下來,任何外部刺激都可能再次引發災難!”

“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最邊緣、影響最小的受損節點。”伊娃堅持道,“而且,我們這次是‘治癒’而非‘乾擾’。如果連內部的微小‘傷疤’都無法穩定,又如何去應對外部的巨大裂隙?這或許也能幫助星球意識加速恢複。”

經過激烈的爭論和謹慎的風險評估,委員會最終批準了進行一次極小規模的、高度控製的內部節點共鳴實驗。

地點選在了距離“新芽市”數百公裡外的一處荒蕪峽穀,那裡有一個在之前防禦戰中嚴重受損、至今能量流動仍顯紊亂的次級節點。

一台小型的、經過特殊改裝的“創世因子”頻率發生器被運送至峽穀深處。莉莉、萊恩和伊娃親臨現場指揮。科爾則在指揮中心遠程監控,一旦出現任何異常,將立刻終止實驗。

實驗開始。

發生器緩緩啟動,那張精心編織的“共鳴之網”被小心翼翼地投射向那個不穩定的節點。

一開始,節點周圍的能量場隻是微微波動,並無明顯變化。

莉莉緊張地調整著參數,萊恩緊盯著傳感器數據。

幾分鐘後,伊娃突然輕聲說道:“我感覺到了……它……很舒服……”

幾乎同時,傳感器數據顯示,節點區域紊亂的能量流開始逐漸平順,那些代表衝突和逆流的尖峰被緩緩撫平。節點本身散發出的微弱光芒,也變得穩定而柔和。

實驗持續了半小時。當發生器關閉後,節點的穩定狀態依舊保持,甚至比實驗前還好了一點點!

內部實驗……成功了!

訊息傳回,整個“新芽市”為之振奮!他們終於找到了一條理論上可行、並且經過初步實踐驗證的道路!

雖然應用於奧爾特雲裂隙的挑戰將呈指數級增長——距離更遠、環境更惡劣、目標結構更複雜、還有“幽邃之眼”的虎視眈眈——但至少,他們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了一套清晰的、基於深刻理解的作戰方案。

“立刻開始設計用於遠程施放的、大功率的‘共鳴之網’發生裝置!”科爾下達了新的命令,“代號:‘織網者’(project

weaver)!”

資源再次向這個新項目傾斜。工程師們開始根據莉莉團隊提供的頻率參數,設計能夠穩定輸出複雜多頻率共鳴場的衛星平台。

希望,不再隻是星火,而是變成了一條可以一步步向前鋪設的道路。

他們將要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手術”,對象是宇宙的一道傷疤,工具是科學與信念編織的共鳴之網。

而遠在奧爾特雲的那隻“幽邃之眼”,依舊冰冷地懸浮著,對即將到來的、針對其“橋梁”根基的、溫柔卻堅定的挑戰,似乎一無所知。

一場無聲的、關乎家園存亡的“諧波手術”,即將在深空的舞台上,悄然拉開序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