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話?不,傳說 第369章 借雞下蛋
-
秦母哈哈笑,起身盛了一碗湯,秦父把湯碗接過遞到柯教授手裡:“喝湯。”盛湯端湯可以,管閨女不可以。
林院長纔不管吃飯時討論衛生紙合不合適,他眼裡的綠光都快有實質了,再一次想插嘴時,顏仲舜又開口:“其實我們那裡還有很多能換豬肉的。”
“很多?”
“對,都是一些生產設計環節中的副產品,比如一些廚房用具,像多功能爐子、各種支架、能夠擦絲削片打皮的多功能刀具;
比如能夠拖載重物的平板車、適合小孩或老人騎的三輪車;
比如能夠給玉米脫粒的手搖或者腳踩脫粒機,比如一些兒童玩具,等等,更多的還是一些小配件或者小玩意兒。
我們在工作過程中腦子累了,偶有靈感,就畫一張圖來作消遣,冇精力製作,更不能浪費材料去製作。
這些東西要建立生產線的話,成本太高,全采用金屬製造也不現實。
但把金屬、木頭甚至塑料,混合起來、拚接起來使用,再采用手工因陋就簡進行製作還是可以的。隻是很瑣碎、人手不好組織。”
林院長的心撲通撲通地跳,若不是顧忌場合和身上的衣服,他都想摟過顏仲舜親兩口——
蒼天啊!這是消遣嗎?這是錢啊!大錢!
人手還不好說嗎?外麵有一個獨立師的兵力,還有上萬名農場工人,春耕秋收用上機器了,人力解放出來一半了,把他們拉過來就能乾活啊,大不了再把旁邊的兩個國營農場兼併過來就是了。
再說了,我為什麼要自己乾?我把設計提供給一些小廠子,換成錢,換成供給你們這些祖宗的試劑、儀器和材料不行嗎?
拳頭在膝上攥緊鬆開,鬆開再攥緊,終於把心情平複,站起身再再次想說話,又被菁莪搶了先,
她說:“這還不好辦?借雞下蛋啊!”
“借雞下蛋?”
“什麼是借雞下蛋?”
幾個人同時問。
菁莪拿筷子攉弄兩下碗底子,開始講:“就是整合和藉助上下遊資源,實現多方共贏。
粗俗來講,就是借彆人的母雞過來下蛋孵小雞。
借人、借工具、甚至借材料。借來之後,一邊組織生產,一邊帶教新人。
被借來的人,一方麵拿到了勞動報酬,另一方麵又學到了新工藝新技術,這不就實現共贏了嗎?
他們回去後再把新技術新工藝教給他們廠子,那不是又實現了技術傳播?
顏大哥說的東西涉及多種行業,任何一個廠子都不可能實現獨自生產經營。
拿著設計出去找人找廠子代加工可以,但涉及到計劃安排問題,要經計劃委審批再調配,各個廠都有生產任務,能否調配的開,能否全力以赴都是未知數。不可控因素太多,風險較大。
但可以順應形勢,把“嫁出去”,變成“借進來”。
眼下就業壓力大,很多廠子都有閒置人手,聽說為了增加就業機會,都有輪流上班的了。就是這月你上,下月我上,這月我領工資,下月你領工資。
咱們把人借來,給他發工資,他高興還來不及。
所以,借人之事,即刻就可以實現。而且一定能夠得到勞動部門的大力支援。
工具也簡單,手工製作嘛,也就刀子斧子鏨子那些東西,扛起來就能走。”
一眾人頻頻點頭:有道理。十分有道理。
有人大笑說:“這是空手套白狼!”
“若是冇有套狼的本事,你套一個試試?”林院長終於找到了發言機會。
又很慶幸自己冇有提前發言,要不然哪能聽到這麼多高見?
看向菁莪這桌人,和藹地說:“老幾位吃好了冇?冇吃好我讓炊事員再給炒倆菜,吃好了就到我辦公室坐坐,喝杯茶。”
菁莪:小老頭上道了嘿——
把碗中湯喝完,頭一個站起身說:“老同誌們,你們去喝茶,我先走了。”
“你乾什麼去?”林院長叫住她。
“吃飽了,乾活去啊。”目的達到了,還待在這裡乾什麼?
林院長看錶,“還不到一點,不著急,喝杯茶,休息一會兒再乾。”
“我也去?您叫的不是老幾位嗎?”菁莪指自己,又快速搖頭,“我不去,我們那兒冇有能換豬肉的東西,隻有草稿紙是副產品,還要粉碎了才能給您。您是想要廢紙嗎。”
“我不要廢紙!我請你喝茶,那裡有你最喜歡的普洱!你是元老,也是老幾位之一!走走走……”林院長十分真誠地邀請人。
小妮子猴精,除了乾業務,萬事不出頭。
但實際上,鬼點子一個接一個。
當他看不出剛纔是她故意挑的話題?
在服務社增加商品和土特產的事也是,表麵上看是一群衛兵你一言我一句湊出來的,但當時他就在總務處裡逼著總務處長開源節流,全程旁聽到了那群人說話,當時就看出是冬子在其中穿針引線。
冬子是個尖子兵,體能射擊偵察保衛樣樣精通,但想主意做買賣不行。很顯然,背後有人在教他。誰教的?肯定且隻能是虞菁莪。
以為她隻懂做學問,冇想到還懂做買賣。大人才啊,如何能不使用?
於是,一群老幾位被林院長組織了起來,先挨個發言,再回去組織眾手下集思廣益,幾天不到的時間,一遝創意和設計稿就交到了林院長手中——
大到日化品工藝配方,小到老鼠夾子和穿針器。足足有上百個。
拿著這一堆東西,林院長覺得有一百列火車拉著錢、拉著豬肉、拉著儀器、拉著試劑,轟轟隆隆向他駛來。
當下就成立了一個經營處,由他親自掛帥,開始四處借雞。
及至某一日,研究院購買設備儀器試劑,連眼皮都不用眨的時候,
他才驚覺江中島上的廠子已經星羅棋佈了。
碼頭變成了港口,每天吞吐著數不清的貨輪;
荒徑變成了街道,上麵流淌著數不清的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