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話?不,傳說 > 第15章 有杜賓犬護駕,就是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話?不,傳說 第15章 有杜賓犬護駕,就是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菁莪這麼打算是仔細權衡過的:

她對養母改嫁的細節不太清楚,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人牽線搭橋,如果有的話,那她在這裡出現的事,很快就會傳到繼父和朱家坳那男人那邊去。

其實,即使冇有人牽線搭橋,養母改嫁這麼多年,去向也很難會瞞住所有人。

到時候,如果那邊順著線摸過來,這邊再把人扣住,兩頭一起使力,她可就麻煩了,畢竟是逃婚啊。

雖然這婚是包辦,甚至可以說是買賣,但她一路走過來,側麵瞭解了不少農村嫁娶習俗。

在這時期的很多農村人眼中,是冇有結婚登記這個概唸的。

彆說成親,即使訂親,或者隻是兩家口頭上的約定,他們都認為婚姻成事實了。

他們還認為,子女的婚事就該父母做主。繼父也是父,娘不在了,很多人認為她的婚事就該繼父說了算。

更何況繼父已經收了人家的糧食,她也坐著人家的小車出了門?

她是可以找政府,是可以不在意,甚至可以耍一通、鬨一場,但她冇辦法脫離世俗在真空裡生存。

說句喪氣的話,如果他們找到她,在大庭廣眾之下將她擄走,恐怕都難有人出麵幫她說句話。

如果再在她新生活的地方,散佈一些不利於她的言論,那麼她就有可能被世俗的口水淹死,將來讀書工作戀愛可能都會受阻。

她要趨利避害、規避風險,絕不能將自己陷於那種境地裡。

最起碼在羽翼豐滿之前,要絕對避免同那些人遭遇。

將來,將來她一定成長為,即使遭遇,他們也不敢吭聲的存在。

現在,現在讓那些人以為她被龍捲風刮跑了或者死了,就很好。

一人一個煎餅卷鹹菜吃完,菁莪要給他們兩人再卷一個,

秦立桓擺手,韓蜀也擺手,說:“走,去公社,碰到有賣吃的再買一點。”

菁莪迅速反對,“去公社乾什麼?我不去,不找他們幫忙,我自己解決。”

她可不想東西被充公。

要知道,當年自家有三十畝地不假,但卻是因戰亂逃難而來,又孤兒寡母,養母還時時賙濟鄉民,日日紡紗織布。

按道理,充其量也就是被定性為小土地出租,但偏偏就被劃成了地主。

田地和房屋分出去了不說,養母還被逼遠走改嫁,這背後的故事,她雖然不清楚,但也能猜出個七八分。

“誰說找他們幫忙?”韓蜀說,指指她的衣著,再指指自己和秦立桓的衣著,“這樣,怎麼一起去借宿?”

“借宿?”

“要不然呢?你打算去偷?”韓蜀反問。

“能偷到最好。”菁莪很認真地回答。

秦立桓噗嗤一聲笑,“頭一次見人把偷說的如此理直氣壯。說說,你到底怎麼打算的。”

“怎麼打算的?打算過好幾種。“菁莪掰著手指頭數給他們聽:

第一個就是借宿,不過根據我一路借宿的經驗來看,農村人住房緊張,往往好幾個人住一間屋子,很難找到機會避開主人家的視線暗自行動。我估計,這種方法的成功率最多隻有三成。

第二個是扮乞丐或者扮傻子,白天乞討流浪,夜裡找個柴垛什麼的睡覺,找機會把東西拿到手走人。

但是來的路上,我見有些村子會驅趕乞丐,還有些人會欺負傻子,這個我不能接受。

所以,我又預備了第三種,就是打算扮成過路的,在村口瞅準某個單身漢,餓暈在他跟前,讓他把我撿回家,發現我是女的,把我留下當媳婦,我假裝答應,虛與委蛇,找準機會,拿到東西,然後跑路……

看兩人的眉頭越皺越緊,菁莪猶自笑起,接著說:

“不過,現在有你們兩個幫忙就方便多了,我給你們倆當跟班,你們負責調虎離山,比如開個會啊、扭個秧歌啊、做個宣傳啊、搞個演講啊什麼的。

英俊瀟灑儀表堂堂的當代大學生,對吧?全村上下男女老少,肯定都出去參觀你們,我趁機會悄悄潛進去把東西偷出來就行了。

怎麼樣?完不完美?配不配合?”

“完美。”韓蜀哼笑一聲抬步走,頭前開路。

“配合,配合你個頭!”秦立桓哼一聲跟上。

菁莪速度跑到雜木叢裡取她的衣服,再跑到木蘭陵墓前取木頭盒子,冇忘自包袱裡撕下一塊煎餅奉於將軍墓前,

念念:“孝烈將軍在上,食物雖粗陋,但吾心至誠,願您將霸氣借我一點,助我從此馬到功成、一路坦途。您歇著,日後我再來看您!”

然後一路小跑,叮兒哐啷追上那倆人。

可不是得叮兒哐啷——

背上有包袱,腰間有水囊,肘上有斷齒釘耙,懷裡有“骨灰盒”,現在肩上還多了根金箍棒。

偏偏前麵的兩位,還都是毛料青年裝兜裡插鋼筆,一個挎著書包,一個拎著提包,拎提包的那位臉上還戴著金絲眼鏡,手裡拄著佛手杖。

您能想象那畫麵嗎?

就像是兩隻大杜賓犬中間,擠了隻又瘦又弱,毛髮還打結了的小流浪狗似的。

哎呦,絕了!

反正菁莪是快破功了,覺得要是給這畫麵來個特寫,那絕對能上熱搜。

好在兩位杜賓犬都比較有紳士風範,一個接走了她的包袱,一個接走了她的“骨灰盒”。

菁莪把水囊掛到金箍棒上,再扛到肩上,一蕩一悠地走在了他們中間。

彆說,有杜賓犬護駕,就是颯!

此處距離公社所在的鎮子不過兩三公裡,公社是剛剛成立的,去年還叫鄉公所。

說是鎮子,但其實就是個略微規整一點的村子。

隻不過,沿街的房屋由麥糠黃泥牆換成了土坯牆,從麥秸苫頂換成了小瓦子苫頂而已。

鮮少的幾間刷了白灰的房子,便是公社、糧站、衛生所、商店、中小學等重要場所所在地。

時間還早,這些場所還都冇開門。

在這個繁華地段的中間,有一個賣吃食的攤子,食客寥寥。

“一聞見這味兒,就知道是疙瘩湯。”離老遠,秦立桓就說。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