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夫人助我平步青雲 第701章 恭敬且疏遠
-
這種形式的冷遇,無形之中等於剝奪了李默的決策權。
李默知道,自己大抵是碰到殺威棒了。
既然到了這個地方,不吃幾頓殺威棒,也說不過去。
人微言輕,這種感受,自從擔任一把手以來,很少遇見過了。
李默什麼都冇有說,直到他們談完事情,自己仍然規規矩矩地坐著。
潘學貴這纔看向李默:“李處長,你這纔來廳裡麵,還有一個熟悉過程。綜合處呢,也是比較重要的。負責組織開展有關農業農村工作的調查研究,組織起草有關綜合性報告、檔案。
早聽說,你是個大筆桿子。這一次來到咱們廳,要把大筆桿子的優勢發揮出來。當然更要帶人,帶出一批優秀人才。”
綜合處如果用功能起名的話,那就叫綜合調研處。從這裡也能看出來,這個處的重要性遠遠在辦公室、人事處等處室之下。
偏偏李默擔任這個處長,卻還進了黨組。
這就給人一種很怪異的感覺,這大概也是廳領導對他有些看法的原因。
潘學貴顯然也對他有些不滿,所以在提到他的時候,竟然優先提到的是大筆桿子這方麵的事情。
李默現如今就是在省領導那邊,彆人想到他的時候,也不會隻談論他的文筆。
更何況,李默在老山縣搞出的新農業產業,還曾經入選全省典型案例。
後來常溪縣五大產業鏈,李默在深化產業鏈的時候,也做了不少工作。
潘學貴偏偏什麼都不提,這也有種打壓的味道。
李默點了點頭:“請領導放心,我一定儘快融入工作節奏。”
潘學貴嗯了一聲,當著其他副廳長的麵,又勉勵了兩句,這才讓他離開。
等到李默離開之後,潘學貴淡淡道:“剛纔說的事情就這樣吧,以後一些事情,就以碰頭會來討論解決。這樣也算是一種創新,提高工作效率。”
其他人自然明白,潘學貴當著李默的麵,開了這麼一個會,然後又將碰頭會定下來的目的。
對於此次省裡麵直接安排人進來,而且進入黨組的事情,潘學貴是有些不滿意的。
畢竟他也快要退休了,準備在退休之前,安排一批人。
可是省裡麵的安排,打亂了他的計劃。
李默也算是倒黴,碰到了這茬子。
其他人自然不會忤逆潘學貴,紛紛同意下來。
不過其他副廳長離開,常務副廳長趙啟東留了下來。
“領導,你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太明顯了。我聽說王省長比較器重他,我們搞得太過分,怕這個年輕人去告狀。”
趙啟東戴著一副眼鏡,說話慢條斯理的。
他雖然是副手,不過跟潘學貴已經隱隱平起平坐了。
但是表麵上,趙啟東還是非常尊敬潘學貴的。
潘學貴淡淡道:“我都是快退的人了,還怕告什麼狀。我看他在那裡坐半天,也冇有表現什麼,說明他也做好準備了。”
趙啟東嗬嗬一笑:“表麵功夫誰都會做,他畢竟是常溪縣一把手提上來的。之前在常溪縣擔任一把手,除了他前一任是因為年齡到站,其他人可都是往上提了。他平調過來,還要受人冷落,怕是心裡不好受。”
趙啟東這番話,就有一些挑撥的味道了。
實際上,他是巴不得潘學貴通過踩李默,踩出單位威風出來。
最好省裡麵考慮到這個環境之後,以後不往這裡麵塞人,對他來說就是大好事了。
潘學貴現在得罪人,好過他以後得罪人。
再者說,王省長的確是欣賞李默,但是周省長可是對這個人很不滿意的。
趙啟東可不願意風箱老鼠,兩頭受堵。
潘學貴發揮餘熱,還是挺好的。
然而,潘學貴淡淡道:“不管是縣一把手上來的,還是從什麼位置上來的,我都是一視同仁。他要是想得明白,好好做事的話,那就是可造之才。要是想不明白,偏偏要鑽牛角尖,那我也冇有辦法。”
潘學貴自然不會落人口實,哪怕趙啟東也算是他拉上來的,可是現在他自己處於敏感期,有些態度表現出來就行了,何必要說得那麼清楚。
“那是,最終目的,還是希望乾好單位工作。”
趙啟東冇有繼續撩撥,他笑著打了個哈哈,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等到趙啟東也離開了,潘學貴這才揉了揉眉心,低聲罵了一句:“冇一個省油的燈。”
……
李默來到了綜合處,好在是一個獨立辦公室。
這個辦公室是嚴格按照級彆標準劃分的,比起縣裡麵要小一些。
不過李默對這方麵向來冇什麼計較,這總比他在縣科協的時候條件好得多了。
李默進入辦公室冇一會,就看副處長楊鳴進來了。
楊鳴是李默的副手,不過他還有一個身份,潘學貴的禦用筆桿子。
這些情況,都是李默來之前,找關念君打聽的。
彆看關念君來到省廳之後,冇有了什麼聲音,但是這傢夥搞人際交往還是有一套的。
知道李默要來農業農村廳,將他的情況都打聽得差不多。
楊鳴雖然是潘學貴的筆桿子,不過為人圓滑,做事情滴水不漏。
按說楊鳴有這些條件,他應該這一次補缺的。
哪怕補缺不了,也會對李默有敵意。
但是根據關念君打聽的訊息,原本這個處長就冇楊鳴的份,所以兩人也不存在什麼矛盾。
楊鳴進來的時候,臉上立刻堆上了笑容:“李處長好,我是楊鳴。您纔來,我給您簡單介紹一下咱們處室的情況。”
李默初來乍到,剛剛在廳領導那裡受了冷遇,自然想要找人聊聊。
楊鳴主動過來,李默自然願意。
本來認為楊鳴會坐下來,跟自己好好聊聊。
卻冇有想到,楊鳴真的是簡單介紹了一下處室的情況。甚至都冇有帶李默過去,認識認識處裡麵的其他人。
介紹完之後,楊鳴就說道:“我這邊還有一點事,現在急著去處理,您自行再瞭解瞭解。等我回來,有什麼需要我幫忙,再跟我說。”
這個楊鳴,把走過場三個字,表現得淋漓儘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