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471章 天地不仁
-
崇禎二年十月中。
保定定府境內。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激昂的旋律與行軍鼓點交織在一起,鐵甲大軍如同一條精神抖擻的巨龍,向著南方蜿蜒前行。
青牙軍的步伐堅定而有力,彷彿每一步都踏在勝利的節奏上。
隊伍中騎兵與步兵的數量各是一半。
眾軍士披甲頂盔,一路高唱軍歌,氣勢昂揚,攜帶著無堅不摧的氣勢。
「諸君,加快腳步,日落前,我們趕到滿城,就可以安營紮寨歇息了!」
中軍部的鎮撫官大聲鼓動著軍士們。
他的高聲話語,在鐵甲長龍中迴盪,激勵著每一個軍士向前邁進。
「喝!」
響應聲先從他旁邊傳響,然後迅速傳遍整個隊伍。
軍士們的應諾聲此起彼伏,氣勢十足。
「不錯。」
溫越看著身後的隊伍猶如一條鋼鐵長城,整齊劃一,氣勢磅礴。
他的臉上浮現出微笑。
自從離開山海關,這支大軍一直保持著驚人的行軍速度,每日至少前進六、七十裡。
僅僅十餘日,就已經跨越了上千裡的距離,並且冇有人落下。
如此的行軍速度,在現在的大明,說青牙軍排第二,冇有其他軍隊敢排第一。
此次出征,連同溫越身邊的護衛,加上祖柏,張大春,鍾大成,高嚴,王鉤等甲級軍戰士外。
另外還帶了朝安的千總輜重隊,吳春章,沈其士等兩部的乙級軍。
人數共計六千餘人。
其餘青牙軍都留在山海關外,戒備防禦建虜。
在這支龐大的軍隊中,除了朝安的千總輜重隊外。
甲級軍戰士人人都配有坐騎。
而乙級軍戰士則就冇有馬匹了。
他們身上披著沉重的棉甲或鐵甲,持著其他各種裝備武器,負重可能高達數十斤。
而這路途遙遠,長達上千裡。
這一路下來,全是步行,可見如何艱辛。
好在他們參軍以來,經過了嚴格的軍事訓練,體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因此,儘管長途跋涉,身體疲倦他們依然保持著高昂的士氣。
大軍採取了牽線式的行軍陣型。
不過,祖柏,張大春,鍾大成等將領都聚集在溫越身邊,由副級軍官負責指揮各自部隊前行。
溫越此番出征,麾下兵力有六千餘人。
另外還有大量的戰馬和騾馬,數量超過五千頭。
眼下的標準食量,軍士每人每日需糧食一升,馬匹則為三升。
這意味著六千名士兵加上五千多匹戰馬騾馬,每天總共需要消耗兩百餘石糧食,一個月下來就要七千多石。
儘管朝安千總輜重隊,裝備了四百輛馬車用於運輸糧草。
可每次最多也隻能裝載兩千石,僅夠全軍幾天之用。
為此,溫越增派了近一千馬車,並安排兩把乙級軍的護送。
即便如此,這些糧草仍不足以支撐大軍整個月的需求。
考慮到實際消耗可能高於最低預估。
溫越決定先拿出兵部發下來的行文,向沿途的州縣補給。
若無法滿足,則在當地採購米糧。
實在不行,再去動用自帶的糧草。
從永平府往南還好。
馬溪國和溫越關係不錯,發下命令,一路上都能得到補給。
再往南下的薊州府。
溫越抵抗建虜,蒙古的侵略,被當地人看在眼裡。
許多士紳百姓自發攜帶糧食來犒勞大軍。
不過眼下進入保定府,米糧補給就困難了。
而讓溫越憂慮的是,接下來的真定府,德順府,都是災區……
「情報局在河南,在湖廣諸地,積攢的米糧可有準備?」
溫越策在馬上,緩緩道。
熊一揚急忙回答道:「稟告將軍,從去年開始,我情報局就已經聯合關外以及永平府的許多商人,按照將軍您的指示,在各地蒐集有關流寇的情報,並且積極儲備軍糧。
「根據匯集到情報局的訊息,目前在開封、洛陽、隨州和襄陽等地,我情報局個儲存了大軍食用數日至一個月不等的米糧。」
「但是...」
熊一揚繼續道:「如今關內多地遭受嚴重乾旱,尤其是這河南地帶,大米的價格飆升至每鬥數千甚至上萬銅錢,許多商家糧店都停止銷售,糧草的購買極為困難。
「在過去幾個月,湖廣和蘇州、鬆江等地又發生洪災,那邊的米糧價格也上漲到了每鬥七八百銀錢,市場上幾乎冇有米糧交易,民間百姓也都緊閉門戶不出,無法尋到百姓購買。
「雖然若是再費許多心力,能夠購得所需糧草,可這花費又要增加。」
熊一揚說道:「眼下大明各處大旱,特別中州之地,鬥米千錢,甚至萬錢,富家多閉糶,這糧草的購買,越來越難。上幾個月,湖廣,蘇、鬆諸府大水,鬥米七、八百錢,街坊罷市,鄉村閉戶。雖多耗心神,也可以買到糧草,不過這花費又多了數倍。」
關外的眾多商人的利益,如今與溫越緊密相連,同在一繩之上。
許多人被精心選拔後加入了青牙軍的情報網絡,遵從幕府的指派,到指定地點進行經營。
若是有資金短缺的情況,情報局還會給予必要的支援。
溫越對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持續不斷地收集各地資訊。
同時還要儲備糧食,以備大軍行動。
為了保護這些商人的安全以及監督其行動,情報局還專門派遣了專門小分隊。
聽完熊一揚的話。
溫越臉色不變:「錢不是問題,隻要能買到米糧,無論花多少錢都行。」
話雖如此,溫越心中卻是嘆了聲氣。
明朝中期時,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兩石米。
可是現在即使是十兩或二十兩銀子,也可能買不到一石糧。
米糧價格如此飛漲,尋常百姓生活將如何維持呢?
而聽到熊一揚的匯報,周圍的人員都顯得有些興奮。
畢竟一路上都有軍糧維持,大軍不怕餓肚子,隻要考慮如何擊敗敵人就行了。
張大春大聲笑道:「有充足糧草在手,軍士們便能能吃得飽飽的,喝得足足的,而在這天下,還有誰能抵擋得了我們青牙軍?」
此話一出,不少人笑聲附和。
「行了。」
𝓈𝓉ℴ.𝒸ℴ𝓂
溫越看了看天色,命令道:「傳令下去,高嚴的千總騎兵對和的炊事車輛立即出發,馬步兵隨後跟進,迅速行動,確保在一個時辰內抵達保定城外。」
這是青牙軍的一項常規紀律。
每當快要安營紮寨的時候。
總是讓騎兵和炊事車輛率先到達,以便讓馬匹得以早點休息。
而等著步卒到達時,熱騰騰的飯菜也就早已準備妥當,免去了軍士等待的時間。
隨著溫越的命令下達,整個軍隊的步伐明顯加快。
伴隨著高昂的鼓聲歌聲,雄壯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
……
崇禎二年,十月二十日。
溫越領軍繼續南下,進入了順德府內。
再有兩日路程,就要進入河南佈政司境內。
溫越騎著他那匹深紅褐色的駿馬,四處張望,心情沉重,如同身處煉獄。
眼前的景象淒涼無比,黃色的土地上,不見一絲綠色。
樹葉、樹皮、草葉全都消失無蹤,隻剩下光禿禿的樹乾在寒風中吹搖。
塵土飛揚,河床乾涸,裂紋遍佈,田野荒蕪。
空中不斷掠過的黑壓壓的「陰雲」,其實是遮天蔽日的蝗蟲在飛湧。
所途經的城鎮大多是空城一座,饑民橫屍街頭,飢餓致死的人隨處可見。
令人難以忍受的是,竟然還有人群圍在一起,切割著屍體,去吃人肉。
棄置不顧的嬰兒屍體,滿滿皆是。
起初,溫越怒不可遏,命人驅散食人肉的人群,掩埋屍骨,並分發軍糧救濟。
然而,這樣的慘狀太多,一旦軍糧耗儘,青牙軍又該怎麼辦呢?
溫越從情報局傳來的訊息,知道北方中原連續兩年遭遇大旱。
不過永平府往南這一帶還好,可快要進入河南地帶時,所見所聞愈發觸目驚心。
溫越無奈嘆息。
同行的幕府文吏宋潮泣不成聲,抬頭哀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啊!」
各軍士瞧到了這駭人的一幕,各是神情恍惚,原本激昂的歌聲已然是出不了口。
瀰漫在大軍中的,儘是無邊的沉默。
溫越率領大軍繼續前進,前麵隱約像是一個城鎮。
現在正值中午時分,卻在前麵冇有看見任何炊煙。
顯然裡麵的百姓要麼逃離,要麼已經死了。
突然,從道路那一邊傳來了一聲尖銳哀嚎,聽起來像是女子在求饒。
溫越的臉色立刻板了起來,熊一揚喝令手下前去檢視。
幾名夜不收迅速躍馬,趕了過去。
還冇等到他們靠近,幾位女子已經帶著哭聲出現在眾人視線中。
她們步履蹣跚,後麵跟著幾個手持木棍的男人。
看到官兵的騎兵隊伍,有女子尖叫著四散逃跑,聲音悽苦絕望。
隻有一個女子迎了過來,用當地方言哀嚎:「軍爺,救命啊,他們要吃了俺們……」
聞言。
一名夜不收直接拉開了手上的弓箭,射出的箭矢瞬間穿透了領頭男子的腦袋。
緊接著,其他幾名男子也被射中倒地。
「嘭」的一聲。
另一個夜不收抬起火銃射到了想要逃跑的最後一名男子。
隨即,這人的胸口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血洞,接連被擊著往前跑了幾步,最終重重摔倒在地。
這一切發生得太快。
正要逃散的女子們,都被嚇得僵住了。
隨即紛紛跪倒在地磕頭求饒。
那個迎過來的婦女回頭一看,見追趕她們的男子全部被射死在地,也是恐懼地趴在地上,尖聲哭喊:「別殺俺們,別殺俺們......」
這時,第三名夜不收在她麵前停下馬來。
這夜不收滿臉絡腮鬍須,瞥了一眼這名婦女,然後從懷裡掏出一個東西,扔在麵前。
這女子愣了一下,伸手撿了起來,隨即驚喜地喊道:「是饅頭,是饅頭……」
但很快,她警覺地閉上了嘴巴,迅速把饅頭藏進懷裡。
然後打算找一個隱蔽之處慢慢享用。
但是她的聲音還是引來了周圍其他女子的注意,她們尖叫聲響起,立刻朝她衝了過來,意圖奪取她手中的食物。
「嘭!」
突然間,一聲火銃聲響起。
是夜不收舉起火銃,朝天開了一銃。
頓時,那些圍上來的女子驚叫一聲,急忙後退,卻又遲疑不定的,停下了腳步。
利用這個空隙,那位女子匆忙從懷中拿出饅頭,使勁往嘴裡塞去。
馬上,她就因為吃得過快,直接嗆到了,開始劇烈咳嗽。
一個水袋又被丟在了到她麵前。
女子顧不得思索其來源,急忙打開蓋子,大口喝水,以緩解喉嚨的不適。
「這是給你們的。」
又有一個夜不收已經從馬上下來,從自己的馬包裡拿出更多的饅頭,遞給那些女子。
儘管口音很重,女子們不是很聽得懂。
但手中所持的食物,女子們卻是知道的。
這些女子像警惕的流浪貓一樣,猶豫地上前,然後迅速搶走了夜不收手中的饅頭,然後快速四散開來。
一邊警惕地四處觀望,一旦有動靜,就快速逃離原地。
看著她們如此飢餓的模樣,這夜不收輕嘆一聲,頗有感慨。
單靠一塊饅頭顯然無法滿足她們的飢餓。
於是吃完饅頭之後,她們聚集在夜不收的麵前哀求道:「軍爺,能不能再給俺們一塊饅頭,讓俺們做什麼都行。」
其中一位女子更是大膽,直接抓住夜不收的手放進自己的乾癟癟的懷裡。
她的眼神中滿是哀求。
夜不收頓時有些手足無措,趕忙把手抽出,轉向大軍,尋求指示。
王學田是隨軍老醫師,看到這情況,說道:「將軍,這些女子飢餓許久,不宜過量進食,否則會有暴斃之險。」
溫越微微點頭,下令道:「把她們帶過來。」
得到命令後,夜不收隊伍將這些女子帶了過來。
看到眼前清一色的鐵甲大軍,這些個女子立即心生畏懼。
似乎剛纔那個夜不收給她們饅頭吃。
而且態度和善。
所以女子們過來時,都個個畏縮地躲在夜不收的身後。
邊往前走,還邊拉著這夜不收的棉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