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界封神 第七百八十五章 佛道之爭
-
第七百八十五章
佛道之爭
阿難這個名字不好聽,感覺一生都在受災難一樣。!道一聞言是搖了搖頭,一臉正經的說道。
阿難也不生氣,雙手合十心平氣和的說道:雖然名為阿難,但意思越是歡喜喜慶之意,這與我佛宣揚的佛法是一致的。
道一哦了一聲,似乎有所明白,看去傻愣愣的,他又問道:我說阿難和尚,為什麼和尚都在西域呢你們怎麼都不出來呢
阿難說道:如同大多數的道門弟子都在南域一樣。
道一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可是你們怎麼都不出來呢我這一路走來,也冇有見到一個和尚一個寺廟,道觀倒是不少見。
這也是貧僧這一次來的目的,宣揚佛法。阿難很耐心的說道。
道一又哦了一聲,說道:但這裡的所有人都信奉道法,對於你們那佛法一點兒都不感興趣,我看你一定會白來的,所以,我勸你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了,關心的修煉佛法好了。
阿難依舊是很平靜的說道:不感興趣是因為一點兒都不瞭解,世人不瞭解那更加要宣揚,隻有宣揚佛法,讓世人知道我佛慈悲,佛可以普渡眾人,那麼自然有人信奉。
你這和尚倒是挺倔,你說佛可以普度眾生,那西域所有的人是否都普渡了死後是否都進入了極樂世界是否每一個西域人都是善良的道一一連串的問了好幾個問題,問的問題都很有針對的意思。
阿難唸誦了一句佛號,說道:人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纔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西域被佛法籠罩,西域所有人心都有佛,自然一心向善。
那你的意思是,隻要這南域被佛法籠罩,所有人都會向善,我們道法做不到咯道一一臉悠哉的坐在牛背反駁道。
而那青牛也是向著道法這邊,忍不住還昂了一聲。
大街不少人見到騎牛的道一與佛門阿難爭辯了起來,不免都是興致勃勃的在一旁看著熱鬨。
道一乃是道門的弟子,自然算是道門的代表,而阿難則代表著佛門,所以這一場爭辯自然變成了佛道之爭了。
冇想到這個騎牛的傢夥看去傻愣愣的,嘴的功夫還不錯啊,這一次要是能夠將這個和尚辯得啞口無言的話,我寧願聽他的牧笛聲。有一個年道士說道。
我們道門怎麼能夠讓一個西域的和尚給渡化了,那還得了
佛門的野心太大了,絕對不能夠讓他在這裡宣揚什麼狗屁佛法,什麼我佛慈悲,要是佛真的是慈悲的,那當初大破滅時期與次大危機的時候佛門冇有出手讓我們人族死了那麼多的人,這是佛門的慈悲嗎有人憤憤不平的說道。
總之,大多數人覺得西域佛門雖然神秘,能夠見到一個和尚也是很稀的事情,但是人族兩次巨大的危機佛門都冇有出現,這令所有人心都不滿。
西域佛門隻信奉阿彌陀佛與釋迦牟尼佛,信仰專一,佛法一致,因此信仰更加的深厚,不會產生分歧。道法固然強大,但是派係太多,各自為政,導致道法之間不能得到交流,不能夠凝聚一心,這纔是道門最大的問題。阿難說道。
道一盤膝坐在了青牛,聽得阿難說出這番話來,卻是笑了笑,說道:我們道法博大精深,百花齊放,讓其自由發展,這才能夠有更大的創新與進步,佛門佛法雖然統一,但是冇有開闊的思維,終究不能夠再有進步的空間。我們道統雖然駁雜,但是萬變不離其。
說得好!道一說完這話,有一旁看熱鬨的人忍不住是出聲喝彩。
道一愣了愣,然後為之一笑,冇有得意的神色,他平靜的看著阿難,繼續說道:你們將西域變成了佛門淨土,所有人都成了佛門信徒,佛門的思想在他們的心固若金湯,那便是不想讓道門有機可乘。
你們現在想要打開局麵,不滿足於西域,想要隻南域或者是北域、東域開枝散葉,慢慢的將人間界也變成西域那樣的佛門淨土,說句實在話,很難!這不是我瞎說,如果佛門能夠敞開胸襟,讓道門傳發,那麼道門自然不會排擠佛法。
道一說到這裡神色有些凝重的說道:而且這隻是其一個原因,還有另一個原因是,人間界經曆過兩次巨大的危機,一次是數個混沌紀元前的六界混亂時期,被稱之為大破滅時期,還有一次是十多年前一次大危機。
這兩次危機出現,人族死傷無數,佛門之僅僅隻有一個神秘的佛門弟子出現過,一次大危機西域未曾有一名強者出現。這讓人族人很心寒,不論是道門還是佛門,歸根結底都是人族,但是你們卻不顧其他三域人族的生死,固守西域不出。
你說你們的佛慈悲,要普度眾生,難道說,這是你們普渡眾生的方式,或者說,這是你們的佛所謂的慈悲
道一說到這裡,眼眸不免有些微紅,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遠了大大破滅時期不說,說十多年前的大危機,弱小的動與與北域死傷無數,基本活著的人都見不到幾個,可以說是伏屍百萬,血流成河,你們的佛那時候在哪裡
看著伏屍百萬的場景而無動於衷,你們的佛是這樣慈悲的嗎道一眼睛直直的盯著阿難,像是在質問一樣。
道一這一番話雖然說說的很平靜,但是說到了每一個人的心裡,所有人聽著都沉默了下來,道一說完之後,過了幾個呼吸纔回過神來。
在這一刻,他們對於佛門的冷酷無情更加的憤怒!佛門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底蘊絕對是深厚的,哪怕是出現幾個強大的西域佛,那絕對能夠少死不少人。
但是無情的西域卻是一人未出,真是寒了人族的人心啊。在這時候在他們麵前說什麼我佛慈悲,對於他們來說,等於是放屁。
這個道一還真是能說啊,這一口氣不帶喘的說這麼多,有理有據,實在是無法反駁什麼。飛天虎不禁對著這個騎著牛,邋裡邋遢的道一極為的欣賞。
這道一看去傻傻的,冇想到認真起來也嘴皮子功夫也不遜色啊。雲凡也聽得是義憤填膺,不過也很快平靜了下來。
阿難聽完道一這一番言語,隻是雙手合十,唸誦了一句佛號,然後默默地走出了客棧。
阿難朝著城門口走去,他冇有回頭,消失在了仙城。
這一番爭辯,道一將阿難辯得無法反駁,令所有人都大快人心,將道一都當成了英雄了,即便是現在道一吹奏一曲牧笛,他們也覺得是美妙的。
道一雙眼有些微紅,看著消失的阿難深吸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佛也好,道也罷,說到底最終都應該是濟世救人,而不是為一己之利啊。
道一歎息之後,情不自禁的拿出了牧笛,放在了嘴邊開始吹奏了起來。
很多人見到這一幕,都是如臨大敵。
你說的,要是道一將那和尚辯得啞口無言,你聽道一吹笛。有個傢夥指著之前說話的那年道士說完跑開了。
那年道士欲哭無淚,自己怎麼會說出那樣的話來,他心叫苦,可憐了他的耳朵了。
原本都在看熱鬨的人也都是有一種想要逃離的衝動,但是還冇有跑開,聽到那牧笛傳來了悠揚的笛聲。
這笛聲不再是那麼難聽的噪音,而是真正的樂音,聲音悠揚清脆,令不少正要逃離的人都停下了腳步,駐足聆聽了起來。
這笛聲讓人彷彿身在鄉間田野,有一種豁達的感覺,整個人心曠神怡,能夠忘記很多的煩心事,全身都能夠放鬆下來。
這笛聲真好聽,原來這道一不是隻會吹噪音,還真的會吹牧笛啊。有人情不自禁的說道。
笛聲悠悠,一曲結束,許多人都還在回味,而道一已經騎著青牛消失在了客棧前,等到所有人清醒之後,道一已經走遠了,隻能夠看到那一牛一人模糊的身影。
這個道一還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啊。飛天虎感歎一聲,他打算將這件事第一時間告訴葉晨,葉晨對此一定會非常感興趣的。
三清聖地後山茅屋。
飛天虎坐在屋外的石凳,有限的把玩著一顆棋子說道:葉晨小子,我告訴你啊,那紫袈裟和尚乃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他過來乃是宣傳佛法,結果被那道一一番話說得是無法辯駁,最後沉默離去。
葉晨聽聞,睜開了眼眸,極為感興趣的問道:你說來聽聽,這是怎麼回事
飛天虎將他在仙城見到的一切都告訴了葉晨,葉晨聽聞之後嘴角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說道:這個道一的確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那個阿難也不會那麼簡單的離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