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 第120章 奮發與榮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林陽自傳琴絃上的年輪番外篇 第120章 奮發與榮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一)晨光裡的校報邊角

六月的長春剛褪去春寒,清晨五點半的陽光已斜斜切進圖書館七樓的落地窗。林陽指尖劃過《教育心理學》第327頁,油墨味混著窗外新割青草的氣息,在寂靜的自習區裡洇開。書頁間夾著的校報邊角被晨光鍍成暖金色,標題“文學院大三學生林陽斬獲校級學術論文競賽二等獎”的鉛字下,還能看到半截被撕掉的副標題——那是他昨晚熬夜修改論文時不小心扯破的。

桌角的不鏽鋼保溫杯冒著涼氣,裡麵的濃茶早被喝空。自上學期末在老姑家過週末時,被大他七歲的表姐李曼“刺激”著立下“績點衝3.8”的flag,他的生活就成了圖書館、自習室、食堂三點一線的循環。食堂靠窗的阿姨如今見他走近,不等開口就會舀出固定的“一葷兩素”——紅燒肉配清炒西蘭花和蒜蓉油麥菜,結賬時還會多塞個鹵蛋:“小林同學,看你天天來,學習累吧?”

手機在堆滿專業書的縫隙裡震動起來,螢幕亮起時,林陽正用熒光筆在“自我決定理論”段落下畫波浪線。校內網週刊主編李雪的頭像跳個不停,對話框裡甩出一串感歎號:“林陽!!《夏蟬與火炬》又拿了季度人氣王!文學副刊那邊說這學期的年度校園文學獎,你這篇是頭號種子選手!”

他指尖頓了頓,退出聊天框點開校內網主頁。置頂的連載頁麵下,《夏蟬與火炬》的最新章節《操場邊的倒計時牌》正飄著新評論:“學長組織社區跳繩賽那段太真實了!我們小區樓下現在也有奧運主題健身角了!”“求問作者大大,主角在雨夜修旗杆的靈感是不是來自學校國旗班?”往下翻了翻,數十條“催更”和“蹲一個火炬傳遞線”的留言裡,夾雜著幾條@他的訊息,頭像大多是穿著校服的卡通小人。

去年冬天那個雪夜,他在圖書館頂樓避風閣躲寒,隨手在草稿紙上寫下“大學生用廢舊羽毛球拍給社區孩子做奧運五環模型”的片段,冇想竟在這個春天長成了連載半年的故事。故事裡冇有支教老師,隻有一群在奧運年裡笨拙地組織校園與社區體育活動的大學生,主角常說的那句“火炬不一定在鳥巢,也可能在咱們每天跑的操場”,成了不少讀者在評論區接龍的金句。

(二)天津打來的長途電話

“嗡嗡——”手機第二次震動時,林陽正把《教育心理學》塞進書包。螢幕上跳出的來電顯示讓他愣了一下——“老姑家二姐”。他快步走到樓梯間接起,聽筒裡立刻炸開李曼帶著天津口音的笑:“林陽!四舅母剛跟你老姑通電話,說你校報上登照片了?讓我看看是不是還是那副戴眼鏡傻嗬嗬的樣子?”

“姐,那是學術論文競賽的報道,”林陽靠著樓梯扶手,聽著電話那頭隱約傳來商場廣播的背景音,“你在津南商場上班呢?這會兒不忙嗎?”

“忙啥呀,這會兒正歇班呢。跟你說啊,姐上週賣出去十箱奧運主題保溫杯,經理還誇我嘴皮子溜——對了,你那小說真那麼火?我跟你老姑說了,她逢人就誇‘我侄子在長春當大作家’,整得我都想找你要個簽名本,回頭擺在櫃檯當賣點。”李曼的聲音透著一股子熱絡,“對了,你上次說想衝績點,現在咋樣了?可彆光寫小說耽誤正事兒,你老姑說了,要是這學期績點冇到3.8,暑假從長春回老家得挨她擀麪杖——”

林陽忍不住笑出聲。李曼是老姑家的獨生女,從小也是跟我們老林家的兄弟姐妹們一塊兒長大的。說是表姐,卻比親姐還親:他上高中時偷藏漫畫書,是她幫著打掩護;她畢業就一直在老家打拚,第一個月工資就給他買了新球鞋。去年寒假他迴天津找她,在商場員工宿舍裡,她看著他期末成績單上3.2的績點直搖頭:“林陽啊,你這成績跟你寫小說的勁兒差遠了!你看姐在商場,每個月都得衝業績,你在學校咋不能衝個績點?”

就是這番話,讓他在返校後立下了flag。此刻聽著電話裡表姐連珠炮似的叮囑,他望著樓梯間窗外那麵正在升起的校旗,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塞給他的那包天津麻花——包裝袋上還印著“北京奧運合作夥伴”的標誌。

“知道了姐,我這學期選修課都選了高分段的,論文也拿了獎,績點肯定能上去。”他頓了頓,補充道,“對了,我們學校在搞奧運模擬火炬傳遞,我報名參加選拔了。”

“真的?!”李曼的聲音陡然拔高,“那可得好好表現!姐跟你說,我們商場最近也在搞‘奧運服務標兵’評選,我還報了普通話培訓班呢——等你當上模擬火炬手,姐在津南給你買個火炬模型寄過去!”

掛了電話,林陽低頭看了看手錶。六點十五分,操場上該有晨跑的學生了。他把手機塞回褲兜,書包帶子在肩上勒出緊實的弧度,下樓時路過公告欄,果然看到一群人圍著新貼的海報——“長春師範大學奧運火炬傳遞模擬活動誌願者招募”,紅色標題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橫幅圖案被陽光照得發亮。

(三)編輯部裡的奧運特刊

週刊編輯部在文科樓三樓,林陽推門進去時,主編李雪正站在辦公桌前對著電腦螢幕比劃。滿屋子都是紙張翻動的嘩啦聲,空氣中漂浮著列印機墨水的味道,牆上新貼的奧運倒計時日曆被紅筆圈出了“76天”的數字。

“林陽你可算來了!”李雪轉過身,手裡揚著一疊列印稿,“剛接到校宣傳部通知,咱們週刊被選入‘全國大學生奧運主題網絡聯展’了!北大、複旦的校內網都會轉載咱們的內容!”她指著螢幕上的郵件,“你看,組委會特彆提到了《夏蟬與火炬》,說你寫的‘校園奧運’題材特彆貼合‘全民參與’的主題,讓咱們把這篇作為重點推送到聯展平台。”

林陽湊過去看,郵件正文裡“青春活力”“時代共鳴”幾個詞被標了加粗。他想起昨晚寫到淩晨的章節:主角在操場撿垃圾時,偶然發現被風吹落的奧運宣傳頁,於是帶著同學們把廢舊塑料瓶做成“迷你火炬”,在社區小巷裡搞了場“兒童火炬傳遞”。評論區有讀者留言:“原來奧運精神可以這麼近。”

“所以我打算做一期奧運特刊,”李雪把列印稿塞到他手裡,“你看這個策劃案——‘80後的奧運視角’專欄就交給你了,首期就寫你參與模擬火炬手選拔的經曆,再結合《夏蟬與火炬》裡的情節,做個‘現實與文學的聯動’專題。”她頓了頓,壓低聲音,“還有個好訊息:校報那邊想做個‘奧運年裡的長師人’專訪,第一個就想約你,說你既是學術競賽獲獎者,又是校園文學新星,特彆有代表性。”

窗外忽然傳來一陣喧鬨。林陽走到窗邊,隻見體育係的王老師正舉著喇叭站在廣場中央,一群穿五環色t恤的學生抬著一人高的充氣火炬從樓下經過,火炬“火焰”部分是亮黃色的氣球,在風裡搖搖晃晃。人群裡有個紮馬尾的女生踮腳張望,手腕上戴著紅藍色的奧運手環——那是上週“奧運知識競賽”的獎品,林陽記得她回答最後一題時,幾乎是喊出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帆船比賽在青島舉辦”。

“對了,你小說評論區炸了!”技術部的小張突然從電腦前轉過身,“有個讀者說《夏蟬與火炬》裡那個用粉筆在操場畫奧運五環的情節,跟咱們學校美術繫上周的活動一模一樣!還有人猜主角原型是不是咱們學校那個報名城市誌願者的學長?”

林陽心裡一動。他想起上週在校園論壇看到的帖子:一位大四學長分享城市誌願者培訓經曆,提到“在社區教老人用健身器材時,突然明白奧運不隻是賽場上的事”。他摸出手機打開文檔,在最新章節末尾敲下一行字:“當我們把操場的塑膠跑道當作火炬傳遞的賽道時,奧運就不再隻是電視裡的五環旗。”

(四)模擬選拔現場的晨光

模擬火炬手選拔第三輪在下午三點開始。林陽提前半小時到了操場,隻見跑道邊圍了不少人,充氣火炬被固定在主席台前,旁邊擺著寫著“模擬火炬傳遞路線:起點(圖書館)—途經(奧運紀念林)—終點(體育館)”的展板。體育係的王老師正在給誌願者分發號碼牌,陽光把他手裡的喇叭照得發亮。

“林陽!這兒呢!”室友趙磊穿著印有校徽的白色t恤跑過來,手裡捏著兩張粉色號碼牌,“我給你抽了個17號,我是18號,等會兒咱倆挨著跑。”他指了指不遠處的人群,“你看,那個穿紅裙子的學姐就是上次知識競賽拿第一的,聽說她報了奧運禮儀誌願者選拔。”

林陽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忽然看見人群外站著個熟悉的身影——同係的學姐,上週在編輯部見過麵,此刻正低頭看著手機,螢幕光映出她手腕上的奧運手環。他想起李雪說的專訪,心裡默默構思起開頭:“2008年的夏天,對於長春師範大學的學生來說,奧運不是遙遠的北京……”

“請17號選手林陽到起點準備!”喇叭裡傳來王老師的聲音。

林陽深吸一口氣,把號碼牌彆在胸前。起點處的誌願者遞給他一支塑料火炬模型,手柄上纏著紅色綢帶,頂端的“火焰”是用反光紙做的,在陽光下一閃一閃。他想起《夏蟬與火炬》裡主角第一次握住火炬時的描寫:“那重量不是塑料的輕飄,而是一種莫名的沉,像握住了整個夏天的期待。”

“各就各位——跑!”

發令哨響的瞬間,林陽邁開步子。跑道兩側的加油聲浪湧過來,他聽見有人喊“林陽加油”,有人喊“《夏蟬與火炬》更新”。路過奧運紀念林時,他看見每棵小樹上都掛著祝福卡片,風吹過,卡片嘩啦啦作響,有張卡片上用彩筆寫著:“祝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也祝我考研順利!”

終點線前,王老師舉著秒錶大聲喊:“不錯!林陽,你這速度可以去參加校運會了!”旁邊的學生記者舉著相機拍照,鏡頭對準他胸前的號碼牌和手裡的火炬模型。他喘著氣接過誌願者遞來的礦泉水,忽然看見看台上有個女生朝他揮手——是編輯部的小張,她手裡揚著手機,螢幕上是《夏蟬與火炬》的連載頁麵。

(五)暮色中的紀念林與霓虹

暮色漫過操場時,林陽坐在奧運紀念林的長椅上。月光給每棵小樹鍍上銀邊,卡片上的字跡在微光中若隱若現。他摸出校刊最新一期,內頁果然有篇專訪,標題是“林陽:在文字與跑道上同步奔跑的80後”,配著他在圖書館查資料的側影,背景裡能看到窗外的奧運倒計時牌。

手機震動起來,是李雪的訊息:“林陽,模擬火炬手選拔結果出來了!你進前二十了!下週末正式傳遞活動,你負責圖書館到紀念林那一段!”後麵跟著三個煙花表情。

他正要回覆,另一條訊息彈了出來,來自二姐李曼:“臭小子!你老姑剛打電話說你進火炬手候選了?姐在津南商場給你買了奧運鑰匙扣,五種顏色各一個,等你放假來拿!對了,姐報名的‘服務標兵’也進決賽了,咱倆這算不算‘南北呼應’?”

林陽笑了,抬頭望向教學樓頂。“長春師範大學預祝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的霓虹標語次第亮起,紅色的光映在紀念林的葉子上,也映在他手中的校刊封麵上。遠處傳來體育館裡傳來的歡呼聲,大概是哪個係在組織奧運主題晚會,隱約能聽見《北京歡迎你》的旋律。

他打開《夏蟬與火炬》的文檔,最新章節的末尾還停留在下午敲下的那句話。手指在螢幕上懸了片刻,緩緩加上一段:

“當主角握著用可樂瓶做的‘火炬’跑過社區小巷時,跟在他身後的孩子們忽然唱起了國歌。跑在最前麵的小女孩說:‘老師說,奧運聖火能照亮所有有希望的地方。’他低頭看著手裡的‘火炬’,塑料瓶裡裝著的不是火焰,而是孩子們收集的、被陽光曬暖的彩色玻璃球。”

關手機時,螢幕亮起鎖屏壁紙——那是去年冬天他在圖書館頂樓拍的雪景,照片角落裡,有個模糊的影子正在雪地上畫奧運五環。他想起李曼在電話裡說的“火炬模型”,想起食堂阿姨多給的鹵蛋,想起編輯部裡嘩啦作響的列印紙,忽然覺得2008年的夏天不是倒計時牌上的數字,而是此刻紀念林裡沙沙作響的葉子,是手裡校刊紙張的溫度,是遠處飄來的、越來越清晰的歌聲:

“北京歡迎你,為你開天辟地,流動中的魅力充滿著朝氣……”

夜風漸涼,林陽裹緊外套站起身。跑道上還有晚練的學生,他們的影子被路燈拉得很長,像一條條正在延伸的火炬傳遞路線。他把校刊塞進書包,手機在口袋裡震動了一下,是趙磊發來的訊息:“晚上去不去二食堂?聽說今天有奧運主題套餐,紅燒肉都做成火炬形狀了!”

他笑著回覆“馬上到”,抬頭望向星空。北鬥七星在夜空中明明滅滅,像極了編輯部牆上那排被圈紅的倒計時數字。而他知道,屬於自己的那簇“聖火”,早已在表姐的鞭策裡、在文字的縫隙中、在操場的跑道上,悄然點燃,正隨著這個奧運年的心跳,在北國校園的夜色裡,撲簌簌地燃燒起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