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李世民李承乾筆趣閣無刪減版 > 第43章 被威脅的打工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李世民李承乾筆趣閣無刪減版 第43章 被威脅的打工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李世民向後退了兩步,踉蹌著又回到座上。

李承乾仍在跪著,他目不轉睛的看著父親,大約是一千多年的積澱,或許是爸爸的言傳身教,他的心境平和到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父子目光在空中短兵相接,李世民內心百感交錯,換從前,李承乾敢這麼跟他說話,他會直接動手,可如今他卻是怎麼都下不去手。

李承乾的眼睛裡麵,疑惑、不解、陌生、疏離……卻始終看不到怨恨,也看不到孺慕,更看不到畏懼。

李世民笑了,他自己也不知其中滋味,他的廢立之心轉瞬即逝,無心插柳讓李承乾完成了蛻變。

一國儲君,大唐太子,當有這般寵辱不驚的心境,不畏生死的剛強,不被兒女情長左右的清醒。

可這樣的李承乾,讓他感覺到無比的安心,安心自己萬年之後,可以交托江山社稷,亦讓他感覺到痛心。

觀音婢病重,李承乾在病榻前衣不解帶的侍奉。

蘇氏年幼,李承乾會顧及生育傷身,晚幾年再要嫡子。

李象一個宮婢生育的庶子,李承乾會悉心教導,為李象苦心綢繆一個安穩的人生。

張玄素、魏征一介臣子,隻因有師徒名分,李承乾以禮相待,不以太子的地位,以君臣之禮威懾師長。

隻有對他,始終是淡漠的,李承乾可以為他出謀劃策,為他解憂,卻不願意談父子之情,隻守君臣之義。

李世民緩緩合上眼睛,沉默良久,起身走出大殿。

勸父起兵,皇位之爭,在玄武門掀起的血雨腥風,他這半生冇有做過讓自己後悔的事情,可眼下他是真的後悔了。

一念之差,將青雀架上高台,令李承乾同他離心,也將他自己置入進退維穀的局麵。

取消青雀的榮寵,青雀將如何麵對滿朝文武?他已經同李承乾離心,失去了一個兒子,還要再失去青雀嗎?

李承乾隨駕將父親送出東宮,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竟覺得有些含笑,他的記憶裡,他恭敬孝順談父親歡心時,父親都是高高在上的漠視和冷淡,甚至帶著嫌棄。

稱心一事,他寫的那麼好,又能編書,說話怎麼張口就來?想到此戰給他出謀籌錢的李承乾,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看向李承乾:“高……太子,你說說,朕是罷兵休戰,還是繼續打?”

上次同父親對線過後,他已經很久冇被點過名了,李承乾一臉懵逼的抬頭,父子兩個大眼瞪小眼。

“臣相信,陛下心中自有聖裁。”

李世民笑容有些僵,不過也隻是一瞬,道:“太子,朕想聽你對此事的看法。”

李承乾眨巴眨巴眼睛,李泰剛說完,他去拆老闆愛子的台,不太好吧?貞觀這一批將相天團,肯定會分析利弊,用得著他多話?

“太子策論寫得不錯,今日讓你議論朝政,太子支支吾吾的做什麼?朕醜話說在前頭,太子的回話若不及平日策論水平,朕絕不輕饒。”

李承乾暗道:禁足嗎?帶薪休假,爽的一批!

“太子懶怠了,兒女情長要多了的確不好。

即日起,太子妃出宮為皇後祈福,皇長孫挪入……”

又來了,古今中外,老闆都一個德行,李承乾當即起身,朝父親拜了一拜,道:“回陛下,臣不是懶怠不答,是在思考如何回話。

臣現在想好了,臣以為,當罷兵休和,結兩邦之好。”

李世民點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再打下去,國庫又要空了,遂問道:“太子說來聽聽,為何不一鼓作氣,攻下吐蕃。”

李承乾道:“回陛下,開春恢複農耕生產的預算以及自然災害的預算,需要國庫銀錢支出,截止明年稅錢上來之前,誰也不敢向陛下保證,一定是風調雨順,無旱澇蝗瘟等天災。

朝廷要維護地方穩定,要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國庫的稅錢就不能被戰爭掏空。

再有,吐蕃氣候嚴寒,物產不豐,人的生存環境極其惡劣,百姓剽悍,歸入大唐,要保證其長治久安,就要長久駐兵,還要從內地調撥糧草過去,解決當地溫飽,使當地老百姓不因衣食生亂,這是一筆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

清朝能把青藏地區治理下來,那得感謝生產力的發展,支撐了封建政治製度的完善,能夠進行實際治理。

唐朝這個生產力,不具備治理青藏地區的能力,生產力支撐不起政治體製。

所以,曆史上唐朝雖然強大,國土廣大,卻很難對邊疆地區進行有效的治理。

“還有,吐蕃幅員不及大唐,卻也十分遼闊,強攻下來隻怕傷了大唐的元氣,突厥殘部和東北的高句麗多有互通,草原民族對中原素來虎視眈眈。

中原王朝稍有動盪,草原就興兵來犯。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得不防。

故臣以為,罷兵休和,實為上策。”

李世民含笑點頭,兔崽子,鬨脾氣愈發的冇個數,從前隻是拿青雀嗆他,如今是朝廷大事都敢胡來了。

“陛下,太子妃身為兒媳,為婆母祈福是理所當然。

不過,太子妃身體孱弱,臣恐她一路顛簸傷身。

請陛下開恩,讓太子妃在東宮抄寫經書,為阿孃祈福。

還有李象,臣對他有教養之責,他的功課臣日日都查,挪出去恐不太方便,請陛下收回口詔。”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準太子所奏。”

李承乾長舒一口氣,歸位落座,這班兒上的膽戰心驚。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