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玄幻 > 開局煉化金翅大鵬,聖人懵了! > 第476章 絕妙閉關之處,三道波動眾人驚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開局煉化金翅大鵬,聖人懵了! 第476章 絕妙閉關之處,三道波動眾人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離開了時辰道場的孔宣,此刻正立於混沌虛空之中。

周身氣息圓融通透,再無半分滯澀。

他回首望了一眼那逐漸隱冇於混亂時空中的道場,目光平靜而堅定。

所有因果,皆已了結。

前路障礙,儘數掃清。

是時候了。

他心念一動,頭頂混沌珠光華內斂,不再用於趕路或防護,而是與他自身道基產生最深層次的共鳴。

神念如網般鋪開,仔細感應著混沌深處的氣息,尋覓那一處最為合適、最為安全的閉關之所。

那裡,將是他衝擊混元無極大道的最終道場!

萬年光陰,於混沌而言,不過彈指一瞬。

孔宣緩緩停下腳步,立於一片空茫死寂的星雲廢墟之上,發出一聲悠長的歎息。

萬年尋覓,終是徒勞。

他神念掃過億萬裡混沌,途經無數破碎星辰、寂滅天域殘骸,甚至一些尚在孕育中的初生世界。

然而,竟尋不到一處完全合乎心意的閉關道場。

所求不過兩點:絕對安全,無有外擾。

可混沌雖大,卻並非無主之地。

他所經之處,要麼已是某方天域勢力範圍,壁壘森嚴,道韻交織;要麼便被一些強大的混沌生靈占據,開辟成了自身道場。

其中不乏混元大羅金仙九重天巔峰的存在。

到了此等境界,大多已脫離原生天域束縛,於混沌中尋覓獨特之地,感悟大道,以期窺得那一線超脫之機。

孔宣雖不懼他們,但若強行占據,必生衝突,結下新因果。

這與了他斷諸緣、清淨衝擊混元無極的初衷,背道而馳。

“莫非真要強行清場一處?”

孔宣眉頭微蹙,隨即又緩緩搖頭。

此法有違本心,更可能引來不可測的變數。

衝擊混元無極,容不得半分僥倖與強求。

道心需絕對澄澈,方能與混沌本源相融。

就在他沉吟之際,腦海中靈光一閃,一個被遺忘許久的名字浮現,火雲洞!

是了,怎將此地忘了!

火雲洞,位於洪荒世界邊緣,曾是人族三皇五帝善屍被天道囚禁之所。

後被他救出,助其與本尊融合,成就人道聖人尊位。

此地早已空置,且因其特殊的曆史與位置,自成一方格局。

最關鍵的是,此地處於洪荒天地人三道的籠罩之下,卻又獨立於外!

洪荒天地人三道,位格之高,足以堪比混元無極!

自己身為人族聖師,更執掌人族至寶崆峒印,與人道氣運緊密相連。

於此地閉關,非但不會引動洪荒因果,反而能得人道氣息隱隱庇護,隔絕外界窺探!

實乃眼下最完美、最安全之道場!

心念既定,再無猶豫。

孔宣眸光一凝,周身混沌氣流自然流轉,一步邁出,身形已調轉方向,朝著那冥冥中與洪荒存在著一絲微弱聯絡之處,疾馳而去!

速度之快,遠超之前尋覓之時。

目標明確,歸心似箭。

混沌無歲月,不知又過去了多久。

前方那永恒的灰濛之中,一點微不可察、與其他混沌區域略有不同的漣漪,再次出現在孔宣感知邊緣。

洪荒世界,到了。

與那些大道本源濃鬱、壁壘堅固的混沌天域相比,洪荒的界壁顯得單薄許多。

但其上流淌的獨特造化韻律,以及那隱隱傳來的、熟悉而又令人心安的氣息,卻讓孔宣緊繃了萬年的心神,不由自主地鬆弛了幾分。

他並未進入洪荒內部,而是沿著那略顯單薄的界壁,神念如絲,仔細感應。

片刻後,他目光鎖定在界壁某處看似尋常的褶皺之地。

那裡,虛空微微內陷,氣息晦澀,彷彿與洪荒主體若即若離。

正是火雲洞入口所在!

孔宣一步踏出,身形已穿透那層無形的隔膜,踏入其中。

眼前景象豁然開朗。

並非想象中洞府之景,而是一片獨立的小天地。

天空略顯晦暗,大地呈現一種曆經滄桑的暗紅色,山巒起伏間,隱約可見昔日宮闕的殘垣斷壁,訴說著曾經的禁錮與後來的解脫。

天地間瀰漫著一股中正平和、卻又帶著一絲揮之不去的悲憫與堅韌之意。

正是殘留的人道氣息!

與此地沉寂、荒涼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絕對的乾淨。

因果不存,萬籟俱寂。

彷彿一切外界的紛擾、混沌的波瀾,都被那無形的洪荒界壁與殘留的人道意誌,徹底隔絕在外。

“就是此地了。”

孔宣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周身那再無半分滯澀、圓融自在的道韻,眼中終於露出了萬年來的第一抹滿意之色。

他緩步行走於這片荒寂的天地間,神念細細掃過每一寸土地,確認並無任何隱患殘留。

最終,他在這片小天地的核心區域,一座最為高大的暗紅色山巒之巔停下腳步。

此地視野開闊,能總覽整個火雲洞天地,氣息也最為純粹。

“便在此處吧。”

孔宣袖袍一揮,山頂平整如鏡。

他並未興建任何宮室亭台,到了他這等境界,天地為廬,大道為席,已是常態。

他盤膝坐下,抬頭望向這片獨立天地的蒼穹,目光彷彿穿透了層層虛空,看到了那冥冥中籠罩此地的、浩瀚的人道意誌,以及更深處,那沉靜如海的天地二道。

“此番閉關,或引動盪,望諸位道友,行個方便。”

他對著虛空,平靜開口,並非祈求,而是告知。

聲音落下,崆峒印自他眉心浮現,散發出溫和而威嚴的玄黃光輝,與他自身的人族聖師氣息交融。

刹那間,整個火雲洞天地微微一震。

那殘留的、瀰漫天地間的悲憫堅韌之人道氣息,變得活躍起來,朝著孔宣所在的山巔彙聚而來,在他周身形成了一道無形卻堅實的屏障。

天地二道雖無明確迴應,但那籠罩此地的無形壓力,似乎也悄然緩和了一絲,默許了他的存在。

孔宣心中一定。

有此三方默許庇護,此地便是混沌中最安全的道場之一!

他不再遲疑,心神徹底沉靜下來。

頭頂混沌珠不再隱匿,凝實無比的珠體顯現,緩緩旋轉,垂落下比以往更加凝練、更加厚重的混沌氣流,如同億萬絲絛,將他周身徹底籠罩。

珠內世界,那方已然趨於完善的混沌劇烈震顫,地水火風、陰陽五行、時空脈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演化,與孔宣自身那純淨無瑕的七種圓滿大道產生強烈共鳴!

“開始吧。”

孔宣心中低語,緩緩閉上雙眼。

刹那間,他周身氣息徹底內斂,與這片天地融為一體。

唯有頭頂混沌珠光華流轉,與那彙聚而來的人道氣息交相輝映,構築起一方絕對獨立、絕對安全的悟道空間。

衝擊混元無極,並非一蹴而就的爆發。

而是一個緩慢、持續,將自身道基、神魂、真靈,一點點融入混沌本源的過程。

凶險莫測,需極致耐心與絕對專注。

孔宣引導著自身那七種圓滿大道,以混沌珠為橋梁,開始嘗試與冥冥中的混沌大道本源,建立一絲微弱的聯絡。

初時,如同石沉大海,毫無迴應。

混沌本源浩瀚無邊,冷漠至公,並不會因你根基深厚、法寶逆天而另眼相看。

孔宣並不氣餒,道心古井無波,持續以自身最本源的道韻,輕輕觸動那無形的壁壘。

時間於此地悄然流逝。

一年,十年,百年

孔宣氣息全無,唯有頭頂混沌珠與周遭人道氣息的流轉,證明著此地正在進行著一場關乎超脫的蛻變。

火雲洞外,洪荒界壁依舊單薄,其內億萬生靈繁衍不息,對界壁邊緣這處荒寂之地發生的钜變,毫無所覺。

混沌之中,各方天域依舊按照自身的軌跡運行,強者爭鋒,機緣出世,無人知曉,在那被視為貧瘠的洪荒世界邊緣,正有人嘗試叩問那至高無上的混元無極大道。

萬年尋覓,終得淨土。

一切外緣皆了,隻待功成。

山巔之上,孔宣心神已徹底沉入那玄之又玄的感悟之中。

他在無儘的規則海洋中飄蕩,尋找著那最終的歸宿。

而此時,洪荒世界,人族聖地深處。

氤氳的皇道之氣如華蓋籠罩,三道散發著煌煌人道正氣的身影幾乎同時自深沉的定境中甦醒。

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三位人道皇者眼眸開闔間,臉上皆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詫異與疑惑。

就在方纔,那沉寂而浩瀚的人道長河,竟無端泛起了一絲微不可察,卻又真切存在的漣漪!

這波動並非源自他們九尊人道聖人中的任何一位。

也非洪荒天地有何劇變,更像是一種來自遙遠彼方的共鳴,一種被引動的跡象。

“怪哉。”

伏羲率先開口,聲音帶著推演天機時的沉凝,他指尖下意識地掐動,周身先天八卦虛影若隱若現,卻隻覺天機混沌,難以捉摸,

“我人道九聖早已歸位,氣運穩固,崆峒印亦在孔宣聖師手中,鎮壓氣運,萬邪不侵。”

“為何人道會無故自生波瀾?”

神農周身瀰漫著百草清香,眉頭微蹙,接話道:

“莫非是人族將興,再現大興之兆?”

“可如今天地人三道平衡,共掌洪荒秩序,量劫不起,因果有序,按道理,不應有此突兀顯化纔對。”

一旁的軒轅黃帝,眸光銳利如劍,彷彿能穿透虛空,他凝視著那波動傳來的、似乎偏向洪荒邊緣的模糊方向,低聲喃喃:

“此波動隱晦而高渺,不似內生,更像外引。”

“難道是聖師回返洪荒了?”

此言一出,伏羲與神農皆是一怔。

聖師孔宣?

自上次他歸來,以逆天手段助元鳳真靈入輪迴,赦免鳳族因果,了卻洪荒諸多舊事之後,便再度踏入混沌,追尋那無上大道。

如今不過數萬載歲月,於洪荒雖不算短,但對混沌大能而言,不過彈指一瞬。

他又回來了?

三人相視,眼中疑惑更甚,卻也無法斷定。

畢竟聖師之境,早已超乎他們想象,其行蹤動向,豈是他們所能輕易揣度?

就在三人猜測不定之際,人族聖地之外的虛空,一道淩厲沖霄的劍意由遠及近,瞬息而至。

劍光斂去,顯露出一位黑袍獵獵,麵容肅穆,眼神如電的身影,正是通天教主。

作為天道聖人七重天的存在,他對天道規則的感應尤為敏銳。

方纔,他也同樣察覺到了天道層麵一絲極其微弱的、近乎不存的異樣波動,雖未掀起波瀾,卻真實存在。

他心中疑惑,故而前來人道聖地,欲與三皇印證。

此刻,見到伏羲、神農、軒轅三人齊聚,麵上亦帶著思索與不解之色,通天教主心中頓時瞭然。

“看來,不止是天道,人道亦生感應?”

通天教主開門見山,聲音帶著劍鋒般的銳利,

“天道、人道皆現微瀾,那地道”

他話語未儘,目光已投向幽冥地府的方向。

彷彿是為了迴應他的疑問。

聖地之內,虛空再次盪漾開來,一股厚重磅礴、承載萬物的大地氣息瀰漫而出。

清輝流轉間,一道身著土黃道袍,麵容古樸,手持地書的身影緩緩凝聚,正是地道聖人,鎮元子。

“通天道友,三位道友,貧道有禮了。”

鎮元子拱手作揖,神色間帶著一絲瞭然與鄭重。

“鎮元子道友來得正好。”

通天教主目光如炬,繼續道:

“天道、人道皆有異動,可是地道亦生變故?”

“可知緣由何在?”

伏羲、神農、軒轅也同時看向鎮元子,等待他的答案。

作為與大地脈絡、輪迴秩序緊密相連的地道聖人,鎮元子的感知或許更為清晰。

鎮元子撫須頷首,目光掃過在場眾人,緩緩道:

“貧道正是為此而來。”

“方纔輪迴殿中,後土娘娘亦感知地道隱有共鳴,其源縹緲,似與洪荒界壁相關。”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絲不確定,卻又隱隱指向某個可能:

“娘娘以輪迴權柄推演,雖天機混沌,難見真切,但結合此番三道的同步微瀾。”

“她猜測此異動,極大可能,是因孔宣道友已回返洪荒。”

“孔宣(聖師)?”

儘管心中已有猜測,但當這話從鎮元子口中,帶著後土娘孃的推測說出來時,在場眾人依舊心神一震,臉上齊齊浮現出驚喜之色!

果然是聖師回來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