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血包,七歲妖童考狀元 第142章 又開祠堂
-
李家灣的村民得知李鈺回來,早已沸騰了無數遍。
李德富組織全族的青壯,早早地拿著鞭炮鑼鼓,站在村口等著。
這些東西,在縣令送來牌匾後,李德富便讓村裡準備好,為的就是迎接李鈺回來。
當李鈺的車隊出現在村口時,積蓄已久的熱情徹底爆發!
“回來了!鈺哥兒回來了!”
“解元老爺回來啦!”
全村的男女老少,幾乎全部出動,簇擁在道路兩旁。
孩子們興奮地尖叫著跑來跑去,老人們激動得抹著眼淚。
李氏祠堂前,那塊由知府賜下的“解元及第”鎏金大匾,早已被擦拭得熠熠生輝,披掛著巨大的紅綢花。
李德富和族中耆老,穿著最體麵的衣服,激動地迎上前來。
李鈺趕忙下車。
周氏從人群中衝了出來,一把將李鈺抱住,哽咽得說不出話。
李守禮也偷偷抹眼淚。
他們的兒子有出息了,成瞭解元,這可是十裡八鄉第一個解元。
大大地給他們漲臉。
就連縣老爺對他們說話都客客氣氣的,這讓兩口子心中的那份喜悅都快要暴出來了。
被族裡人簇擁著回家。
整個院子都喜氣洋洋,張氏趕緊將瓜果拿出來招待族人。
老臉上的笑容就冇有停過。
林溪,李芸兩女也幫忙張羅。
李德富看出李鈺一路奔波有些疲憊,便讓李鈺好好休息,明天開祠堂告慰祖宗。
隨後族長將族人打發走了。
林澈也熬不住,和李鈺一起睡了。
現如今李家的院子和之前大不一樣,院子早已翻新了一次,還多蓋了房子。
紅牆綠瓦,算是村裡最好的房子。
這是李鈺出去遊學時,方清找人來蓋的。
將村裡人羨慕得不要不要的。
大房,二房也都跟著沾光,住上了好房子。
如今李鈺又成瞭解元,好日子還在後麵。
李鈺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大娘王氏給他和林澈煮了荷包蛋,親自端過來。
那熱情勁讓李鈺還有些不適應。
等到吃了早飯,族長便來了。
李鈺中瞭解元,肯定是要開祠堂告慰祖宗的。
昨日他便吩咐了下去,讓族人去縣裡大采購,村裡又要開流水席為李鈺慶賀。
李守禮將費用都包了。
族人為了給李鈺湊路費,都冇有什麼錢。
而他們有官府賞賜的五百兩,還有那麼多鄉紳送來的錢,不能再讓族裡出錢了。
李鈺跟著族長去了祠堂。
祠堂內外早已被打掃得纖塵不染。
香案之上,紅燭高燒,粗大的線香青煙嫋嫋。
三牲祭禮以及各色果品、糕點多達數十盤,琳琅滿目地供奉於祖宗牌位之前。
全族男丁,無論長幼,皆沐浴更衣,身著整潔的衣裳,早早聚集在祠堂前的廣場上。
按輩分輩序列隊站好,鴉雀無聲,臉上洋溢著自豪與敬畏。
李德富進入祠堂,李鈺緊隨其後,其後是李守禮以及族老。
李鈺成為秀才時,開過一次祠堂,這次開祠堂流程和上次一樣。
李德富稟告了先祖,並且請祖先保佑後。
由李鈺第一個上香,接著是族長,然後是李守禮。
上一次李守禮排在了族老後麵上香,這次卻排在第三個,足見地位的提升。
族裡其他人見到李守禮在族長後麵上香都羨慕不已。
李守禮這是生了個好兒子啊!
對於族人來說,能在祠堂上香,這就是天大的榮耀。
族學已經開辦起來,不過送孩子去讀書的卻冇有多少。
半大的孩子也算是勞動力,能幫家裡做不少事了。
就算那些送去讀書的,到了農忙的時候也會將孩子叫回去幫忙。
不過現在看到李守禮上香,又看到了李鈺如此風光。
都下定決心要讓孩子好好讀書,爭取將來也能像李鈺一樣光宗耀祖。
告慰先祖後,就是流水席。
其他村的人也都歡天喜地地過來慶賀,然後吃席。
李家灣三天兩頭的辦酒席,讓十裡八鄉的人都習以為常了。
而且李家灣的酒席那是相當豐盛,很多都是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
加上李德富放話,吃席不用送禮,因此每次吃席都熱鬨得很。
李鈺被安排坐在主位,其他村的族長都來恭喜。
然後提出要求能不能讓他們村的孩子摸摸李鈺的手,沾沾文曲星的才氣。
李鈺還冇說話,李德富便笑嗬嗬地答應了。
於是李鈺坐在中間,其他村的孩童被大人帶過來摸李鈺的手。
這讓李鈺也很是無語。
摸自己手就能沾才氣?那還讀什麼書啊!
不過族長都答應了,他也不好反駁,隻能坐在這裡,臉上保持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
這一摸就摸到了晚上。
等到外村的人都走了,李鈺才鬆了口氣。
族裡的人也想摸,被安排在了第二天,反正這流水席要連吃三天。
等到三天流水席結束,李鈺感覺手都要脫皮了。
原本以為這就結束了,可以安心休息兩天。
結果縣城內十多個媒婆一起到來,要給李鈺說媒。
這些媒婆將姑娘們都誇出花了,讓一旁的林溪鬱悶不已。
周氏也冇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說媒,有些不知所措。
還是張氏出麵拒絕才平息。
李鈺才14歲,雖然確實可以婚配了。
但他的前途無量,豈能現在就定親。
說實話,縣城裡的這些人張氏都看不上,怎麼著也要是府城的姑娘才行。
將媒婆打發走後,總算是清淨了不少。
李鈺想起了之前讓李守禮種的土豆,詢問了一下。
李守禮頓時眉飛色舞,他弄的那小塊田的土豆已經有了結果。
和李鈺說的一樣,產量很高,比他們種其他莊稼劃算。
而且家裡也吃了,口感不錯,而且吃法還多樣。
烤著吃,煮著吃,炒著吃都可以。
飽腹感還強,李守禮準備明年就將地裡都種上土豆。
等到冇有問題了,就去告訴族長,在全村推廣,算是報答族裡給李鈺湊路費。
到時候,族裡就不會有人餓肚子了。
隨後李鈺又去看了村裡的族學。
族長特意讓人砌了三間青瓦房,又找木匠做了桌椅板凳。
李守仁利用工作的方便,和書房的掌櫃商量一下,印了一些啟蒙讀物。
也算是讓族學像模像樣。
此時族學裡傳出朗朗讀書聲,李瑞正一字一句地教著,頗為認真。
體驗了種地的辛苦,李瑞格外珍惜教書的機會。
他在教完這些孩子後,就看李鈺抄回來的那些書。
如今他能掙錢了,也想通了,想著再去考縣試。
李鈺如今如此風光,就連縣太爺都來恭賀,讓李瑞頗受刺激。
因此有了再考試的想法,就算是達不到李鈺那樣的高度,至少也要是個秀才。
這樣教這些孩子,才更有底氣。
李鈺並冇有打攪李瑞教書,看了一會便離開了。
族長已經給他說了,本族的孩子讀書免費,但其他村子裡的孩子來讀書就要繳費了。
在家裡待了半個月,李鈺準備去京城了。
從四川去京城山高路遠,需要提前動身,否則很有可能趕不上三月份的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