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精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 七、消除壓力,樂觀一些——培養積極的心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精英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七、消除壓力,樂觀一些——培養積極的心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七、消除壓力,樂觀一些——培養積極的心態

你必須培養積極心態,以使你的生命按照你的意思為你提供報酬,冇有了積極的心態就無法成就什麼大事。記住,你的心態是你——而且隻有你——唯一能完全掌握的東西,練習控製你的心態,並且利用積極心態來導引它。

1.保持樂觀的心態

一個聰明人並不會為他所缺少的感到悲哀,而是為他所擁有的感到欣喜——艾匹克蒂塔。

冇有事情是困難的!但要看你用什麼態度去麵對。請保持樂觀的心態吧!讓我們告訴你使自己樂觀的方法:

多和樂觀、思想正麵的人相處。有多少次,因為上司、同事、朋友拋出的大量批評,使你飽受打擊?隻要認清從中作梗的常是離你最近而你必須接觸的人,你就已經跨出改變的記錄又想不開;有的撞壞了車或者受投訴造成自己的損失,就一直悶悶不樂。你想,一大早出門就吃到一張罰單總是不開心的啊!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認認真真乾活,少出差錯,少受不愉快的刺激。這樣在枯燥的開車過程裡不至於到煩惱到不想上班的地步。時間長了,心態也容易調整了,每月領一份養家的薪水還有什麼可想不通的呢。”

找出你一生中最希望得到的東西,並立即著手去得到它,藉著幫助他人得到同樣好處的方法,去追尋你的目標,如此一來,你便可將多付出一點點的原則,應用到實際行動之中。

確定你需要的資源之後,便訂定得到這些資源的計劃,然後所訂的計劃必須不要太過度,也不要太不足,彆認為自己要求得太少,記住:貪婪是使野心家失敗的最主要因素。

培養每天說或做一些使他人感到舒服的話或事,你可以利用電話、明信片,或一些簡單的善意動作達到此目的。例如給他人一本勵誌的書,就是為他帶一些可使他的生命充滿奇蹟的東西。日行一善,可永遠保持無憂無慮的心情。使你自己瞭解打倒你的不是挫折,而是你麵對挫折時所抱的心態,訓練自己在每一次不如意中,都能發現和挫折等值的積極麵。務必使自己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並以你的愛心和熱情發揮你的這項習慣,如果能使這種習慣變成一種嗜好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如果不能的話,至少你應該記住:懶散的心態,很快就會變成消極心態。

當你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不妨幫助他人解決他的問題,並從中找尋你所需要的答案。在你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同時,你也正在洞察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每週閱讀一次愛默生的“報酬隨筆”,直到你能領悟其中的道理為止。這本著作可使你確信你能從積極心態中獲得好處。

徹底地“盤點”一次你的財產,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最有價值的財產就是健全的思想,有了它你就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和你曾經以不合理態度冒犯過的人聯絡,並向他致上最誠摯的歉意,這項任務愈困難,你就愈能在完成道歉時,擺脫掉內心的消極心態。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到底能占有多少空間,是和我們為他人利益所提供之服務的質與量,以及提供服務時所產生出的心態,成正比例關係的。改掉你的壞習慣,連續一個月每天禁絕一項惡習,並在一週結束時反省一下成果。如果你需要顧問或幫助時,切勿讓你的自尊心使你怯步。

要知道自憐是獨立精神的毀滅者,請相信你自己纔是惟一可以隨時依靠的人。把你一生當中所發生的所有事件,都看作是為激勵你上進而發生的事件,因為隻要你能給時間圓潤你煩惱的機會的話,即使是最悲傷的經驗,也會為你帶來最多的財產。放棄想要控製彆人的念頭,在這個念頭摧毀你之前先摧毀它,把你的精力轉而用來控製你自己。把你的全部思想用來做你想做的事,而不要留半點思維空間給那些胡思亂想的念頭。

藉著每天感謝你已擁有的生活來調整你的思想,以使它為你帶來你想要的東西和想處的環境。向每天的生活索取合理的回報,而不要光等著回報跑到你的手中,你會因為得到許多你所希望的東西而感到驚訝——雖然你可能一直都冇有察覺到。以適合你生理和心理的方式生活,彆浪費時間以免落在他人之後。

除非有人願意以足夠證據,證明他的建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否則彆接受任何人的建議,你將會因拒絕而避免被誤導或被當成傻瓜。務必瞭解人的力量並非全然來自物質而已。甘地領導他的人民爭取自由所依靠的並非財富。使自己多多活動以保持自己的健康狀態,生理上的疾病很容易造成心理的失調,你的身體應和你的思想一樣保持活力,以維持積極的行動。增加自己的耐性,並以開闊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同時也應與不同種族和不同信仰的人多接觸,學習接受他人的本性,而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人照著你的意思行事。

你應當承認,“愛”是治癒你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最佳藥物,愛會改變並且調適你體內的化學元素,以使它們有助於你表現出積極心態,愛也會擴展你的包容力。接受愛的最好方法就是付出你自己的愛,以相同或更多的價值回報給你好處的人。“報酬增加律”最後還會給你帶來好處,而且可能會為你帶來得到所有你應得到的東西的能力。記住,當你付出之後必然會得到等價或更高的東西。抱著這種念頭,可使你驅除對年老的恐懼。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年輕消逝,但換來的卻是智慧。你要相信你可以為所有的問題找到適當的解決方法,但也要注意你所找到的解決方法,未必都是你想要的解決方法。

參考彆人的例子,提醒自己任何不利情況都是可以克服的。雖然愛迪生隻接受過三個月的正規教育,但他卻是最偉大的發明家。雖然海倫·凱勒失去了視覺和說話能力,但她卻鼓舞了數萬人。明確目標的力量必然勝過任何限製。對於善意的批評應采取接受的態度,而不應采取消極的反應,利用接受和學習他人如何看待你的機會做一番反省,並找出應該改善的地方,彆害怕批評,你應勇敢地麵對它。和其他獻身於成功原則的人組成智囊團,討論你們的進程,並從更寬廣的經驗中獲取好處,務必以積極麵作為基礎進行討論。

分清楚願望、希望、**以及強烈**與達到目標之間的差彆,其中隻有強烈的**會給你驅動力,而且隻有積極心態才能供給產生驅動力所需的燃料。避免任何具有負麵意義的說話型態,尤其應根除吹毛求疵、閒言閒語或中傷他人名譽的行為,這些行為會使你的思想朝向消極麵發展。鍛鍊你的思想,使它能夠引導你的命運朝著你希望的方向發展,把握住“報酬”信封裡的每一項利益,並將它們據為己有。隨時隨地都應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冇有人會相信騙子的。相信無窮智慧的存在,它會使你產生為掌握思想和導引思想而奮鬥所需要的所有力量。

相信你所擁有的解放自己並使自己具備自決意識的能力,並藉著這種信心作為行事基礎把它應用到工作上,現在就開始做!信任和你共事的人,並確認如果和你共事的人不值得你信任時,就表示你選錯人了。

最後連續6個月每週閱讀這篇文章一次,6個月之後你將會脫胎換骨。當你學會這篇文章所要求的良好習慣並且調整好你的思想之後,你的心態便會隨時處於積極狀態。

3.遠離壓抑

心理學家認為,在文明社會裡,人們必須學會對自己的感情進行適當的控製。如當事人在某種情境之下,有恐懼或憤怒的情緒反應,但他又認為在當時情境中,不應當或不宜有那種表現,於是努力抑製自己,表現得若無其事,使彆人不易覺察出他內心的反應。有的人為了避免情緒的反應,就索性迴避或遠離某些有關的刺激物,如不閱讀書報文章,以免看到和自己意見不同的文章而感到憤怒;不參與某種有比較或競爭意義的場合,以免感受失敗;甚至不去檢查身體,害怕萬一查出病來冇有勇氣麵對。這種對自身感情的控製有時候是有意識的,有時候也是不自覺的。無論如何,這種抑製隻能使自己的情緒隱藏不顯而已,身體內部的生理變化仍在進行,這些變化的影響也依舊存在。

一個處於情緒壓抑狀態的人,通常的表現是精神萎靡不振,乾什麼事都打不起精神,甚至原先很感興趣的活動現在也覺得冇有意思;缺乏朝氣,缺少活力,年紀輕輕卻暮氣沉沉,成天唉聲歎氣,感覺活得太累;感官變得不再敏感,思維顯得不再靈活,整個人進入一種反應遲鈍的狀態。身體機能也出現下降趨勢,胃口不好、茶飯不思、失眠多夢、胸悶氣短、體虛易出汗等;與人交往缺乏熱情、對他人的喜怒哀樂缺乏共鳴、心情惡劣,等等。

那麼,如何消除壓抑呢?我們需要:

(1)學會從光明的一麵觀察事物

任何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去觀察,都會給人以不同印象。很多表麵上看上去像是引人生氣或悲傷的事件,如果換一個角度和觀點去看,常常會發現一些正麵的積極意義。愛迪生為發明電燈而尋找合適的發光材料,試驗了上千次,仍以失敗告終。這時有人勸他:“你已經失敗了上千次,還是放棄吧。”愛迪生則回答:“不,我隻是發現了上千種不適合的材料。”正因為愛迪生能夠以如此寬容的態度坦然麵對挫折,始終以樂觀的心情去接受生活的每個挑戰,而不是沉浸於悲哀中不能自拔,才能成為名垂千古的大發明家。

(2)設法為自己增加愉快的體驗

比如,給自己安排切實可行的工作學習計劃,使自己能不時看到成績和進展;培養自己多種興趣愛好,用來陶冶身心,調節情緒;多和誌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多集體活動,充分感受相互的關懷和友誼。這樣,生活中積極愉快的體驗增多了,即使遇到不開心的事,也不會激起強烈的情緒反應,或一下子陷入壓抑狀態而不能自拔。

(3)為自己的情緒尋找合適的出路

如在激動的時候去做體能運動和鍛鍊,在緊張不安的時候去找好朋友談談,傾吐胸中抑鬱,寄情於山水風光、文學藝術、音樂書法等等。總之,對付壓抑的情緒要學會運動“宣泄法”,儘可能地使鬱積在心中的不良情緒宣泄殆儘,避免壓抑帶來的多種身心疾病。

4.克服沮喪,樹立自信

(1)克服沮喪生活難免會有逆境,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是難免的。沮喪的心情是健康的,可以趁著這樣的情況去檢視自己的處理方式是否正確。處理沮喪的方法:找出沮喪的來由,向親朋好友傾訴或是用其它方式來抒解;充實自我生活,加強自信,讓理想變得可以期待;讓你的人際關係更彈性化;若情況不能受到控製,隻好接受現狀,但不應氣餒,而應是從其中學習經驗。

(2)樹立自信

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弧立。要成為自信的人,必須準備好以下五點:

決定自己所需要的是什麼,這反映了你的權利;

判斷自己所需要的是否公平,這反映了他人的權利;

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要;

做好冒險的準備;

保持心情平靜。

(3)下麵幾點有助於你獲得自信,對你也很有幫助:

自我準備:事先做簡要的描述,以便知道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不必長篇大論地去說明自己觀點的合理性,簡明扼要的解釋就足以產生作用。事先草擬你的意見,勾畫出你的解釋、感受、需要或後果。這樣做十分有用。根據你的草稿進行演練,必要的話,還可以請朋友幫忙一起演練。

肯定他人:與人交談時,開場白非常重要,安全的表達方式是用一種肯定性的語言。例如:“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但希望你能寫得通俗明白些,以便我容易讀懂”。

客觀公正:除瞭解釋你所見的實際情況以外,不要涉及對個人的批評。評價或批評,隻能針對一個人的行為、行動和表現,而不能針對其個人,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對事不對人。

簡明扼要:說話時為了避免其他人的阻止、插嘴和打岔,表達時儘量簡明扼要,不要理論化,隻要講述具體事實就足夠了。意識操縱性的批評:不要期望他人總會與你合作,會接受你的觀點。儘管你希望得到讚同的意見,但這種情況不是必然的。有些人會使用操縱性的批評來分散你的注意力,損害你的努力。這種表現要麼假裝關心,要麼坦率地直接批評。

5.莫學祥林嫂,作自己情緒的主人

大多數人都有過受累於情緒的經曆,似乎煩惱、壓抑、失落甚至痛苦總是接二連三地襲來,於是頻頻抱怨生活對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歡樂從此降臨。其實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想讓自己生活中不出現一點煩心之事幾乎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如何有效地調整和控製自己的情緒,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緒的主人。許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緒的主人這個道理,但遇到具體問題就總是知難而退:“控製情緒實在是太難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是無法控製情緒的。”彆小看這些自我否定的話,這是一種嚴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毀滅你的意誌,喪失戰勝自我的決心。還有的人習慣於抱怨生活:“冇有人比我更倒黴了,生活對我太不公平。”抱怨聲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脫:“這個問題怪生活而不怪我。”結果卻因小失大,讓自己無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職責。所以要改變一下對身處逆境的態度,用開放性的語氣對自己堅定地說:“我一定能走出情緒的低穀,現在就讓我來試一試!”這樣你的自主性就會被啟動,沿著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嶄新的天地,你會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輸入自我控製的意識是開始駕馭自己的關鍵一步。曾經有個初中生,不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常常和同學爭吵,老師批評他冇有涵養,他還不服氣,甚至和老師爭執,老師冇有動怒而是拿出詞典逐字逐句解釋給他聽,並列舉了身邊大量的例子,他嘴上冇說卻早已心悅誠服。從此他有了自我控製的意識,經常提醒自己,主動調整情緒,自覺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在這種潛移默化中他擁有了一個健康而成熟的情緒。

其實調整和控製情緒並冇有你想象的那麼難,隻要掌握一些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很好的駕馭自己。在眾多調整情緒的方法中,你可以先學一下“情緒轉移法”,即暫時避開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和興趣投入到另一項活動中去,以減輕不良情緒對自己的衝擊。一個高考落榜的朋友,看到同學接到錄取通知書時深感失落,但她冇有讓自己沉浸在這種不良情緒中,而是幽默地告彆好友:“我要去避難了。”,說著出門旅遊去了。風景如畫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遼闊的海洋蕩去了她心中的鬱積,情緒平穩了,心胸開闊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態走進生活,麵對現實。

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活動很多,你最好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外界事物對你的吸引力來選擇,如各種文體活動、與親朋好友傾談、閱讀研究、琴棋書畫等等。總之將情緒轉移到這些事情上來,儘量避免不良情緒的強烈撞擊,減少心理創傷,也有利於情緒的及時穩定。

情緒的轉移關鍵是要主動及時,不要讓自己在消極情緒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動起來,你會發現自己完全可以戰勝情緒,也唯有你可以擔此重任。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