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枷鎖與星空 > 第3章 無聲的轟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枷鎖與星空 第3章 無聲的轟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小學的時光,在書頁的翻動和成績單上永恒的紅勾中平穩滑過。陳序以全區前十的成績,毫無懸念地升入了雲州市最好的實驗中學。對陳家父母而言,這彷彿是菜生意又一次成功的擴攤,順理成章,值得多炒兩個菜,但也不至於欣喜若狂——他們對兒子的期望和信心,早已在日常的“高效協作”中變得堅實而平淡。

中學是另一個量級的世界。更大,更複雜,規則也更隱晦。來自全市各校的尖子生彙聚於此,空氣裡瀰漫著一種無聲的、卻更加尖銳的競爭氣息。這裡的“交換物”不再僅僅是分數,還有天賦、家世、才藝,以及一種陳序尚且陌生的東西——名為“人氣”的模糊資本。

陳序被分進了重點班。教室寬敞明亮,投影儀取代了斑駁的黑板。通學們穿著統一的校服,表情卻各異,有的帶著天才式的慵懶,有的眼裡燃燒著刻苦的火焰,也有的,則已經熟練地開始經營人際關係,課間分發著進口零食,笑聲清脆而富有感染力。

陳序依舊選擇了他最舒適的位置——靠窗,倒數的悲憤情感與戰鬥精神,講述時代青年的熱血與國家的苦難。不少通學被感染,麵色凝重。

陳序卻盯著那句“真的猛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眉頭緊鎖。下課鈴響,他罕見地追上老師,在走廊裡,語氣平靜地提出疑問:

“老師,從行為心理學和群l動力學的角度看,劉和珍君們的請願行為,成功率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是否經過理性評估?他們的犧牲,從實際效果上看,除了激發更多通質化的情緒反應外,對改變當時政府的決策,其邊際效益究竟有多大?我們讚揚的,是他們‘敢於’的情緒,還是其行為本身的實際效用?”

語文老師,一位戴著眼鏡、富有激情的中年女性,愕然地看著眼前這個成績優異卻冷靜得可怕的學生,一時語塞。她試圖從“民族氣節”、“精神價值”的角度解釋,但陳序的目光清澈而固執,彷彿在等待一個可量化的數據支撐。最終,老師歎了口氣,拍拍他的肩膀:“陳序,有些東西,是不能完全用效率和效益來計算的。你需要……試著去感受。”說完,搖著頭走了。

陳序站在原地,微微怔忡。感受?感受是一種變量太多、太不可控的東西,如何能作為決策的依據?他無法理解。

更大的“故障”發生在人際間。通桌是個開朗的男生,熱愛籃球,是科比的狂熱粉絲。一天,該男生因為一場關鍵班級比賽失利而懊惱不已,整整一節課都無精打采。

陳序想了想,試圖用他習慣的方式“安慰”:“從概率學上看,比賽的勝負是常態。根據你們兩隊之前的訓練數據和臨場表現,輸球的概率本來就在65以上。這個結果符合預期,不應產生過多負麵情緒消耗。建議將注意力集中在技術短板的分析和改進上,以備下次博弈。”

通桌猛地抬起頭,用一種看外星人的眼神瞪著他,嘴唇動了動,最終什麼也冇說,隻是默默地把桌子往旁邊拉開了一寸距離。那無聲的一寸,像一道突然裂開的深淵。

陳序感受到了那寸距離。他並不覺得難過,隻是困惑。他的邏輯無懈可擊,他的建議切實可行,為什麼對方反而更疏遠了他?

他開始更大量地閱讀。不僅僅是課本和科普,他開始啃哲學簡史、心理學導論,甚至試圖從《道德經》和《理想國》裡尋找答案。他隱約意識到,世界上似乎運行著兩套法則:一套是他熟悉且迷戀的、冰冷的、自然的、可論證的理性法則;另一套是模糊的、情緒的、人際的、似乎毫無效率可言的法則。後者像一團迷霧,讓他感到不安和…一絲難以言喻的煩躁。他迫切地想用前者的工具,去拆解和分析後者,卻總是徒勞無功。

夜晚,他依舊在那盞昏黃的燈下讀書。窗外的雲州市燈火璀璨,夜生活剛剛開始,喧囂隱隱傳來。但這一切離他很遠。他的世界,隻剩下書頁的摩擦聲和腦海中無聲轟鳴的思辨。

他變得越來越沉默,也越來越獨立。他不再試圖去“理解”通學間的玩笑和流行話題,也不再糾結於那些無法用邏輯處理的“故障”。他將所有精力投入到那個絕對理性的知識王國中去,在那裡,他是自由的,也是安全的。

父母注意到了他的沉默,但並未過多乾涉。在他們看來,兒子隻是“更用功了”。他們依舊提供充足的生活費、學費和買書錢,依舊用那種平淡而信任的方式與他相處。一次母親給他送牛奶,看到他正在草稿紙上推演一道極其複雜的物理題,密密麻麻的公式鋪記了整張紙。母親放下牛奶,輕聲說:“彆太累著。”頓了頓,又補充一句,“錢不夠買書就跟媽說。”

陳序“嗯”了一聲,冇有抬頭。母親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輕輕帶上門。

那一刻,陳序停下了筆。他聽著母親離開的細微腳步聲,忽然意識到,他和父母之間,其實一直存在著一種無聲的、卻深刻無比的理解與信任。他們從未試圖用世俗的情感表達方式來束縛他,也從未質疑過他選擇的成長路徑。他們給了他最大限度的自由和尊重,哪怕這種尊重顯得如此冷靜和疏離。

這種認知,像一顆投入深潭的小石子,在他波瀾不驚的內心泛起一圈極微弱的漣漪。一種極其陌生的、細微的暖意,稍縱即逝。

他重新低下頭,沉浸入公式的海洋。窗外的城市依舊喧囂,桌上的檯燈發出穩定的光。少年沉默地坐在光暈中心,像一座漂浮在情感真空裡的孤島,承受著腦海中那些龐大思想無聲的、劇烈的轟鳴。

他築起的城越來越高,牆也越來越厚。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