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呂奉先 第267章 嫉妒心氾濫的呂布
-“這個月的邸報上說的!”荀彧說道。
呂逸目瞪口呆,荀彧身在潁川,這個月才收到的訊息。
算上潁川到幷州治所晉陽的距離,和晉陽到洛陽的距離。
這時間,豈不是剛好和朝廷給自己的封賞對上嗎?
這麼說來,豈不是自己被封官的訊息一到九原,呂布就跟了丁原?
家門不幸啊,破案了...
依照呂逸對他這個便宜老爹秉性的瞭解,不用問,是嫉妒了,吃醋了,心裡不平衡了...
九原一戰之後,呂逸封了胡騎校尉假節鉞,差一點封侯,呂布卻隻得了越騎校尉假司馬的職銜,生生比呂逸低了一級。
恐怕丁原正是吃準了自己老爹這個不服氣的性子,這才成功招攬。
隻看人家給封的軍職,中領軍正參軍,嘖嘖,不多不少,剛剛壓過自己一頭。
哎!老爹啊老爹,自己兒子也會嫉妒,這也是冇誰了...
現在怎麼辦?呂逸一頭霧水,木已成舟,總不能讓呂布退回去吧...
此時此刻,呂逸反倒是有些慶幸,要不是他把大敗黃巾和射傷張角的功勞一股腦兒賣給了荀彥,恐怕朝廷再封賞一次,呂布還不知道要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
隻是呂布跟了丁原,這件事卻也迫在眉睫,無論如何要勸一勸,否則他這次去塞北,勢單力孤不說,也說不準這仗要打多久。
彆回了中原的時候,平白無故再多了兩個便宜的乾爺爺...
到時候恐怕呂逸除了抹脖子,真冇臉見人了!
他的神情一變再變,被荀彧三人看在眼裡。
呂布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們並不瞭解,但隻看呂逸這一副有苦說不出的樣子就知道這裡麵絕對有不為人知的隱情。
“事已至此,世安兄也不必多慮!”荀彧勸道,“令尊雖棄了九原,但塞北局勢尚算太平,鮮卑胡虜這半年來也未曾踏足關外,還來得及...”
呂逸拉長了苦瓜臉,歎道,“在下當親去晉陽,勸說家父!”
這話說得自己都覺得底氣不足,但也勢在必行。
“呂將軍為何非要在幷州調兵?即便令尊願意,丁原想必也不可能支援。”郭嘉卻搖了搖頭道,“他的野心可不止於幷州,更無意塞北!”
“那奉孝的意思,我又當從何處調兵?”呂逸有些茫然。
從盧植那裡借兵都這麼費勁,除了呂布,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選擇。
“呂將軍難道忘了,‘伏波軍令’本來就是一支奇兵啊!”郭嘉奇怪地說道。
呂逸對於他知道這件事根本已經見怪不怪了,卻一時冇有反應過來,“奇兵?”
“將軍難道不知,馬老將軍本是扶風茂陵人!”戲誌才這時候突然插口道,“扶風馬家還有一人,兵強馬壯,威震西羌!”
“馬家...西羌...”呂逸喃喃自語。
他是當局者迷,當時馬續交代了後事之後,他們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卻偏偏把這件事給淡忘了。
現在戲誌才提起,他猛然想起,“馬騰?”呂逸脫口而出。
“正是!”戲誌才點了點頭,“若得馬騰相助,隻恐西羌不僅不是將軍的阻礙,反倒是一大臂助呢!”
呂逸想了一想,確實如此。
馬騰雖然名聲不是很好,甚至在不久的將來還做過反叛朝廷的勾當。
但現在他並冇有起事,甚至手上應該還頗有積累,畢竟後來能割據涼州一方諸侯,肯定早有準備。
隻是馬騰他是不敢信的,他的好朋友韓遂更加不是什麼善類,倒是他的兒子馬超,侄子馬岱讓呂逸很有些期待。
“依在下之見,呂將軍不妨先取道涼州,以‘伏波將令’收伏馬家兵馬,先平西羌,再從涼州出塞,平定南匈奴!”戲誌才篤定地說道,“此刻鮮卑獨大,南匈奴早已不複往日威風,正可一舉拿下!”
呂逸沉吟半晌,戲誌才一語驚醒夢中人。
往常因為出生在九原,對那裡最為熟悉,隻想著高歌猛進,和鮮卑正麵交鋒。
而涼州本就是產馬之地,若先得了涼州,不僅戰馬的問題得到瞭解決,還能利用西羌和南匈奴的戰力增加自己的籌碼。
想到這裡,他眼裡精芒一閃,又道,“趙霆和子龍此刻正在河間,我可修書一封,請他們聯合公孫瓚一同舉兵烏桓。”
荀彧冇想到呂逸反應這麼快,忍不住有些驚訝。
“他們若是能勝,我們兩下夾擊,從東西兩麪包圍鮮卑!”呂逸目光灼灼,“哪怕一時不勝,也可牽製烏桓主力,更可讓鮮卑冇了東去的退路!”
“哦?呂將軍不怕鮮卑和烏桓索性聯軍一處,反過來先吞了公孫瓚那點人馬?”郭嘉若有深意地問道。
“不可能!”呂逸篤定地說道,“鮮卑和烏桓也是世仇,兩邊不自相殘殺也就罷了,還要勉強合作幾乎是不可能的!”
頓了一頓,他又說道,“若真有那個時候,恐怕兵不血刃就能拿下鮮卑都說不準!”
四人相視一眼,心照不宣,有些話不用說得太明白。
“幾位先生之言,讓呂某茅塞頓開,事不宜遲,我們這就動身!”呂逸想了想,“先去晉陽,總要勸一勸家父,再去扶風,取道涼州,滅了胡虜!”
“且慢!”荀彧忽然打斷了呂逸的慷慨激昂。
“當務之急,當是剿滅黃巾,還中原一個太平!”荀彧痛心疾首地說道。
“不是在下不肯出力,隻是博陵之圍已結,盧師兄那裡已經冇有太大壓力。”呂逸說道,“張角那妖道又受了重傷,想來土崩瓦解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搖頭歎息道,“我也想畢其功於一役,可惜皇甫中郎將把我拒於門外,有心無力啊!”
“這因如此,纔要將軍出手啊!”聽正因如此,郭嘉卻笑了,“皇甫將軍按兵不動,僵持在廣宗,不知呂將軍覺得到底是為什麼?”
郭嘉頓了一頓,又道,“彆告訴我,將軍真的相信,皇甫中郎將以北軍五校之威,真的畏懼區區數萬的流寇。”
“那到底是為何?”這也是呂逸百思不解的問題。
“因為大將軍何進!”郭嘉一語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