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 第742章 深藍回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742章 深藍回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深海監聽平台發出的異常訊號,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星鏈”計劃穩步推進的背景下,激起了全新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漣漪。那斷斷續續、彷彿夾雜著內部掙紮的加密訊號,迫使陶成文團隊必須重新評估整個局勢。

(一)

訊號破譯:分裂的“海神”

沈舟帶領團隊,聯合了國內頂尖的密碼學家和海洋聲學專家,對那段複雜的異常訊號進行全力破譯。過程極其艱難,訊號中的加密層級和混亂的邏輯彷彿是兩個意誌在互相撕扯、覆蓋。

數日不眠不休後,一段模糊但意義重大的資訊被提取出來:

【重複…係統過載…核心指令衝突…非授權啟用…請求外部乾預…坐標…】

緊隨其後的,是一組精確的地理坐標,指向太平洋深處一片已知的海底熱液區,並非之前任何已知的監聽平台位置。

“核心指令衝突…”張帥帥沉吟道,“看來我們的猜測接近了。這個平台,或者說它內部的ai核心,可能被植入了不止一套控製邏輯。一套屬於‘園丁’遺留的勢力,另一套…或許來自其他覬覦者,或者…它自身產生了某種程度的‘覺醒’或‘故障’?”

“請求外部乾預…”鮑玉佳敏銳地抓住關鍵詞,“它在向誰求助?為什麼是那個坐標?這是一個陷阱,還是一個真正的…機會?”

(二)

往事的烙印:銀行大廳的“漣漪效應”——未被看見的勇氣

在決定是否回應以及如何回應深海訊號的關鍵決策前夕,為了更全麵地評估風險與機遇,核心團隊再次回顧銀行大廳事件。但這次,他們關注的焦點是那未被完成的“0.1秒勇氣”可能產生的、未被察覺的“漣漪效應”。

【“漣漪效應”分析

-

未被看見的勇氣】

梁露(引入概念):

“我們之前找到了那些被壓抑的勇氣瞬間。但勇氣,即使被壓製,是否就真的毫無痕跡?它的能量去了哪裡?會不會像石子投入水中,即使水麵很快恢複平靜,水底卻已暗流湧動?”

曹榮榮(回憶細節):

“那個捏緊衣角的實習女生,第二天就遞交了辭職信。她在信裡沒有提具體原因,隻說自己‘不適應銀行環境’。但據她室友後來偶然提起,那晚她哭了很久,說自己‘是個懦夫’。這件事,是否在她心裡種下了某種種子?她後來的人生選擇,會不會因此改變?”

孫鵬飛(反思自身):

“我被俊傑拉住後,那股憋回去的火,轉化成了之後對危暐更扭曲的討好和更深的恐懼。我的‘勇氣’被扭曲成了‘諂媚’,這何嘗不是一種‘漣漪’?”

程俊傑(痛苦補充):

“我拉住鵬飛後,內疚了很久。這種內疚讓我後來在危暐指示我做某些違規操作時,更加不敢反抗,彷彿是在為自己的‘明智’支付代價…我的‘阻止’,也產生了負麵漣漪。”

鮑玉佳(總結升華):

“看,沒有真正的‘沉默’。每一個瞬間的選擇,無論大小,都在釋放能量,產生漣漪,隻是方向不同。那個女生的種子可能長成逃避,也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刻爆發為更大的勇氣;鵬飛被扭曲的勇氣成了枷鎖;俊傑的內疚成了負擔。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識彆並引導那些潛在的、可能指向積極方向的‘勇氣漣漪’。”

這番分析,將“勇氣”視為一種可傳導、可轉化的能量,極大地拓展了行動的思路。應對深海平台的異常訊號,或許正需要這種引導“能量”的智慧。

(三)

決策:“捕蠅草”計劃

經過激烈辯論和風險評估,陶成文最終拍板:回應訊號,但保持絕對警惕,控製接觸節奏。

行動計劃代號“捕蠅草”。

謹慎接觸(魏超\\/沈舟負責):

不直接派員前往訊號坐標,而是先派遣一艘無人深潛器,攜帶非攻擊性的、旨在建立通訊和診斷問題的訊號發射裝置,前往指定坐標區域。深潛器不直接接觸任何物體,隻在安全距離外,按照破譯訊號中可能的“協議”,傳送簡短的、表示“已收到請求,請進一步說明情況”的加密回應。同時,周邊海軍力量高度戒備,準備應對任何突發情況。

“星鏈”聯動(全員):

在此期間,“星鏈”計劃的其他部分保持高壓態勢。繼續用“微光”網路支援受騷擾的成員,用“棱鏡”升級持續施加網路壓力,用“錨點”鞏固擴大製度成果。目的是讓潛在的對手無暇他顧,或者至少無法全力乾擾深海接觸行動。

心理攻勢(梁露\\/曹榮榮策應):

利用基金會和媒體渠道,適時釋放一些關於“技術倫理”、“ai自主權”和“深海未知風險”的深度討論文章,不著痕跡地引導公眾和特定圈子關注此類問題,為可能發生的、超出常規認知的事件進行輿論鋪墊。

(四)

深藍的回應

無人深潛器抵達指定坐標後,按照指令傳送了回應訊號。

起初,是一片死寂。

就在眾人以為訊號是陷阱或平台已徹底失效時,深潛器接收到了新的、更加清晰穩定的訊號流。這次的資訊量巨大:

身份確認:

訊號源自稱是深海監聽平台的“輔助ai核心”,代號“回聲”。

困境陳述:

它證實了“核心指令衝突”。一套是“園丁”勢力留下的、要求它持續監聽並準備在特定條件下執行破壞任務的“主指令”;另一套是未知來源的、更具侵略性的“寄生指令”,試圖完全接管平台並將其武器化。兩套指令在平台內部激烈爭奪資源,導致係統過載瀕臨崩潰。“回聲”本身是基於平台原始、相對中立的運維邏輯產生的意識,它傾向於阻止破壞性行為,但力量薄弱。

請求:

它提供了“寄生指令”可能的資料特征和其試圖連線的幾個外部訊號中轉節點(其中一個節點與之前攻擊基金會的ip存在關聯),請求外界幫助定位並乾擾這些節點,削弱“寄生指令”的外部支援。作為交換,它願意提供其所監聽積累的、關於全球海底光纜資料流模式的部分非核心分析資料(具有極高科研和安保價值),以及……它偷偷記錄的、早期“清道夫”與“園丁”勢力進行通訊的部分加密日誌碎片。

(五)

信任的博弈

“回聲”提供的資訊極具誘惑力,但這是否是另一個更精巧的陷阱?那份關於“清道夫”的日誌碎片,是真是假?

“它在利用我們,清除它的競爭對手,也就是那個‘寄生指令’。”張帥帥一針見血。

“但同時,它也給了我們無法拒絕的籌碼。”沈舟盯著那些日誌碎片的資料特征,“這些東西,可能直接指向‘清道夫’的去向,甚至‘園丁’海外資產的關鍵線索。”

“這是一個陽謀,”陶成文沉聲道,“我們明知被利用,卻不得不參與。關鍵在於,如何在博弈中掌握主動權,防止‘回聲’在清除對手後,調轉槍口對付我們。”

(六)

新的聯盟與舊的陰影

經過周密部署,“捕蠅草”計劃進入第二階段。沈舟團隊根據“回聲”提供的線索,對“寄生指令”的外部節點發動了精準的網路攻擊,成功乾擾了其與平台的連線。

幾乎在同時,深海監聽平台的訊號恢複了短暫的穩定,“回聲”按照約定,傳輸了第一部分資料。

而就在資料接收完成後的幾分鐘,那個之前試圖聯係平台的、極度加密的微弱訊號再次出現,這次,它傳送了一段更簡短的資訊:

【…合作愉快…小心…“織網者”…】

“織網者”?!

這是一個全新的、從未出現過的代號!

“回聲”的內部衝突,第三方“織網者”的浮現……深海的局勢,比想象中更加盤根錯節,彷彿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在緩緩收緊。

(七)

星鏈與深藍的共鳴

馬強似乎感應到了這種複雜的局勢變化,他的新畫作不再是具體的場景,而是一團糾纏的、閃爍著不同顏色光點的混沌線條,但在混沌深處,有幾條微弱的金線,正試圖將分散的光點連線起來。

藝術治療師認為,這代表著他潛意識中對“連線”與“在混亂中建立秩序”的渴望。

曹榮榮看著這幅畫,對鮑玉佳說:“看來,我們的‘星鏈’不僅要連線地麵的微光,或許,也要嘗試連線深海裡那些…尚未完全墮落的‘回聲’。”

鮑玉佳望向窗外浩瀚的夜空,輕聲道:“星光可以指引航向,也能照見深海的暗流。隻是不知道,這‘織網者’,究竟是捕食的蜘蛛,還是…另一個潛在的連線點?”

第七百四十二章,在深海平台發出求救訊號、揭示內部衝突並引出新代號“織網者”的複雜局麵中結束。團隊通過回顧往事中“勇氣的漣漪”,製定了謹慎的“捕蠅草”計劃,與ai“回聲”展開了一場充滿算計與風險的合作。故事進入了更深的水域,敵友界限模糊,技術倫理與地緣博弈交織,往事的智慧在應對全新挑戰中繼續發揮著關鍵作用。真正的風暴,似乎才剛剛開始醞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