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 第499章 鐵窗下的淬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499章 鐵窗下的淬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省第一監獄內,陶成文(假軍官)從遠方傳來的證詞,如同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波瀾久久未能平息。那份揭示了孫鵬飛(石家莊)長期惡意與預謀的真相,沉重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迫使“反思與療愈小組”的成員們進行更深層次的自我拷問。救贖之路,從懺悔的情緒層麵,開始走向承擔具體責任的艱難階段。

小組第五次會議。心理專家引入了新的概念:“責任的階梯”。

“認識到錯誤是第一步,感到羞愧和懊悔是第二步。”專家平靜地闡述,“而第三步,是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起具體的責任。這種責任,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彌補,它可以體現在很多細微之處:比如,真誠的道歉;比如,用持續的行動去證明改變;比如,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保護他人不再受同樣的傷害。”

這番話,為張帥帥(陝西靖康)、沈舟(浙江嘉定)等人指明瞭方向,也帶來了新的壓力。

張帥帥是第一個邁出實質性一步的。在一次小組活動後,他鼓起巨大的勇氣,沒有選擇在集體麵前(那可能讓雙方都尷尬),而是單獨找到在工位發呆的魏超(新城場站油料股)。他手裡捏著一個新配的眼鏡盒(用他攢下的積分兌換的),站在魏超麵前,臉漲得通紅,呼吸急促,彷彿用儘了全身力氣,才聲音乾澀地開口:

“魏超…對不住…當年…在倉庫…我不該…不該跟著他們打你…還罵你…賠眼鏡…”

他將眼鏡盒遞過去,“這個…新的…賠你。”

他的話磕磕絆絆,語法混亂,但那份笨拙的真誠卻無比清晰。

魏超愣愣地看著他,又看看眼鏡盒,沒有立刻去接,臉上依舊是那種固有的茫然。很久,他才小聲嘟囔:“…俺那眼鏡…不值錢…”

“不是錢的事!”張帥帥急切地打斷,聲音有些發顫,“是…是我不對!對不起!”

魏超看著他因激動而扭曲的臉,似乎終於有點明白了。他緩緩伸出手,接過了眼鏡盒,低下頭,小聲說:“…哦。”

沒有原諒的言語,沒有戲劇性的和解。但這一刻,張帥帥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卸下千斤重擔般的輕鬆,儘管眼眶有些發熱。他完成了他的“責任階梯”上重要的一步。

沈舟目睹了這一幕,內心受到巨大衝擊。他的“算計”告訴他,這是“正確”且“有利”的行為。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他利用自己相對較好的文化水平,主動向管教乾部提出,可以協助魏超學習認字和簡單的算術(監獄有基礎文化課)。他的動機依舊混雜,但行為本身具有建設性。他開始耐心(有時也難免流露出急躁)地教魏超寫自己的名字,認工具型號。魏超學得很慢,但很認真。這種一對一的、帶有實際幫助的互動,

slowly地建立著一種新的、更健康的關係。

鮑玉佳(安徽淮南)的“責任”則表現得更加無聲和內化。他依舊無法進行語言上的直接表達,但他的行動範圍擴大了。他不再僅僅暗中關照魏超,開始將那種沉默的善意略微擴充套件。比如,他會將車間裡公用的工具擦拭得更乾淨,擺放得更整齊;他會主動去搬運最重的物料。他似乎在用這種自我消耗式的、服務集體的苦行,來默默地贖罪,並從中獲得一絲內心的平靜。他的改變,沉重卻真實。

然而,責任的量化與評估,本身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監獄的計分考覈係統是客觀的,張帥帥的道歉和沈舟的教學幫助,都為他們贏得了積極的考覈分,向著減刑更近一步。但這難免在少數犯人中引發私下議論:

“嘖,張帥帥這下分數肯定漲了。”

“沈舟真會來事,挑最輕鬆的活乾(指教學)。”

這些細碎的聲音,像蚊子一樣嗡嗡作響,雖然無法改變事實,卻也在某種程度上玷汙了那份初衷的純粹性。

魏超依舊是那個最難以用常規標準衡量的變數。他的創傷癒合緩慢且反複。有時,他能對沈舟的教學給出一點反應;有時,他又會因為一點小事縮回殼裡。他的“原諒”或者說“接受”,更像是一種基於本能的、對持續善意的緩慢適應,而非一種理性上的寬恕。他的狀態,時刻提醒著所有人:有些傷害,無法完全彌補;有些責任,無法真正卸下。

監獄管理層意識到了這種複雜性。在一次矯治分析會上,他們指出:“計分考覈是管理工具,但絕不能成為衡量救贖深度的唯一標尺。張帥帥的分數增加了,但他麵對魏超時那份真實的羞愧和勇氣,是分數無法衡量的。鮑玉佳的分數可能變化不大,但他沉默的勞動和擴充套件的善意,同樣珍貴。我們要警惕將‘承擔責任’變為一種新的績效競賽。”

林建奇在審閱報告時,寫下了這樣的備注:“救贖是個體靈魂的功課,製度可以引導、鼓勵、提供環境,但無法最終打分。真正的釋懷,來自於內心的審判與和解,而非外部的積分。”

高牆之內,陽光下的微塵依舊飛舞。

張帥帥偶爾還會和魏超簡單說幾句話,雖然依舊尷尬,但已自然了許多。

沈舟繼續他的“教學”,並開始真正思考如何能讓魏超學得更好一點。

鮑玉佳流著汗搬運貨物,背影依舊孤獨,卻似乎不再那麼緊繃。

那場發生在過去的暴力,其陰影正在被一點點驅散,不是通過遺忘,而是通過每一個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艱難地扛起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並用行動一點點填補著彼時留下的深淵。

責任的重負,固然壓彎了腰,卻也讓人得以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出泥沼,邁向有光的方向。

這條路,遠未看到終點,但每一步,都算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