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 第46章 血鑰共鳴與軌道幽靈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46章 血鑰共鳴與軌道幽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渡鴉(陸振聲)冰冷的屍體被蓋上白布推走,禁閉艙內隻剩下儀器單調的長鳴和壓抑的死寂。他最後那句“鑰匙在血裡…影子…”如同淬毒的冰錐,刺入每個人的神經。李晴站在單向玻璃前,左手掌心那道傷口的劇痛在渡鴉死亡的瞬間達到了頂峰,彷彿有燒紅的烙鐵直接烙印在靈魂上。伴隨劇痛而來的,是腦海中那幅令人窒息的畫麵:近地軌道上,一個由純粹能量構成的巨大“光痕”符號緩緩旋轉,其下深埋著一個被管線纏繞的、休眠的胚胎陰影——“方舟”。一個冰冷的意念碎片在她意識中回蕩:“…‘方舟’…已啟動…”

“他不是終點。”李晴的聲音嘶啞,卻帶著穿透冰層的銳利,“‘方舟’纔是‘遺產’的核心,是‘導師’真正的造物!渡鴉用死嘲弄我們,但他也留下了線索——鑰匙在血裡,在‘影子’裡!指向‘方舟’的鑰匙,很可能就與我掌心的血、與洪學友的犧牲有關!而‘影子’,可能就是那些我們尚未揪出的、支撐這個罪惡網路的沉默共謀者!”

戰略核心一:血鑰溯源。

基地最高等級生物實驗室被緊急啟用。李晴被置於多重監測下,她的血液樣本、傷口組織活檢、尤其是掌心中那融合了洪學友異體dna的“嵌合體”區域,成為最核心的研究物件。

深度基因測序與表觀遺傳分析:

技術組對李晴傷口區域的“嵌合細胞”進行納米級精度的基因測序,重點分析洪學友的dna片段與李晴自身基因的相互作用模式,尋找任何非自然的“編輯痕跡”或“能量共振標記”。同時,檢測這些細胞在特定頻率能量場(模擬“光痕”訊號)刺激下的表觀遺傳修飾變化(dna甲基化、組蛋白修飾等),探尋其作為“鑰匙”的生物學基礎。

血源共鳴場域建模:

基於李晴多次與“光痕”核心產生精神共鳴的經曆(燈塔-07胚胎、宏遠熔爐核心、海妖號胚胎),結合她傷口生物電異常資料,技術組嘗試構建一個複雜的“生物場域共振模型”。目標:量化李晴(尤其是其傷口區域)與“光痕”技術造物之間的“共鳴頻率”和“指向性強度”,試圖將其轉化為可追蹤“方舟”的物理引數。

洪學友遺骸再檢:

法醫中心對洪學友遺體進行最徹底的重新檢驗,重點是其大腦組織(尤其是負責記憶儲存的海馬區)和脊髓液的分子殘留分析。李晴的“血鑰”感知能力源於洪學友,那麼洪學友體內是否也存在某種“接收器”或“烙印”?技術組使用超高靈敏度質譜儀,尋找任何與“光痕”技術相關的、極其微量的特殊分子標記物(如特定神經肽、金屬蛋白複合物)。

戰略核心二:掘影行動。

針對渡鴉生前遺留的“墓碑”資料庫索引中暴露的“光痕節點通訊密匙(部分失效)”及“導師指令備份(加密等級:終極)”,以及社會關係網分析中發現的基層“沉默共謀者”線索,一場代號“掘影”的全球性清剿行動悄然鋪開。

節點密匙逆向工程:

技術組對失效和殘存的“光痕”通訊密匙進行暴力破解與模式分析。即使無法直接解密,也力圖從中提取金鑰生成演算法特征、使用時間戳規律、以及可能的硬體繫結資訊(如特定晶片型號)。結合對繳獲的“渡鴉”通訊器殘骸的晶片級逆向工程,交叉比對全球已知的非法加密通訊裝置黑市交易記錄,鎖定可能的密匙分發渠道及使用者活動熱區。

基層“影子”收網:

基於前期發現的、與失蹤者“幽靈中介”活動軌跡高度重合的異常基層執法人員名單,行動組並未直接抓捕,而是啟動了最高階彆的“監控與溯源”模式。

資金流深挖:

對這些人員的所有個人及關聯賬戶進行穿透式審查,追溯其不明收入的每一筆來源,尋找更上一層的資金池或洗錢節點。

通訊關係網重構:

利用大資料分析其過去五年所有通訊記錄(包括已刪除簡訊、加密通訊軟體殘留痕跡),構建其社交網路圖譜,尋找與已知“幽靈中介”或特殊行業(如私人安保、地下診所、偏僻倉儲)的異常交集點。

行為異常點鎖定:

結合天網監控、消費記錄、車輛軌跡,精確還原其在失蹤案發生前後的具體行為細節。例如:是否在特定時間出現在“幽靈中介”附近?是否曾駕駛非登記車輛進入偏遠區域?是否在失蹤案後短期內進行大額消費或異常轉賬?通過海量資料碰撞,找出無法用正常行為解釋的“異常點”,作為突破其心理防線的鐵證。

國際協作“斷鏈”:

將通過“墓碑”索引和資金鏈追溯到的、位於境外的“光痕”技術供應鏈節點(如開曼群島生物材料公司、東南亞幽靈船塢坐標)資訊,通過國際刑警組織及司法協助渠道,同步共享給相關國家執法機構。請求對方依據本地法律,對目標進行監控、取證或突擊搜查,目標是切斷“方舟”可能的後勤補給與資訊傳遞通道。

戰略核心三:天眼尋蹤。

“方舟”位於近地軌道,常規偵查手段失效。必須利用一切天基資源。

軌道殘骸資料庫碰撞:

將全球太空監視網路(ssn)資料庫中的所有近地軌道目標(包括衛星、火箭殘骸、碎片)軌道引數,與李晴腦海中“方舟”能量“光痕”符號可能存在的軌道位置(地球同步軌道?特定傾角軌道?)進行交叉比對。重點排查:

偽裝目標:

登記資訊為失效衛星或碎片,但軌道維持異常精準、或具有非常規電磁\\/熱輻射特征的目標。

“隱身”目標:

具備主動雷達\\/光學隱身能力(如特殊塗層、外形設計)的可疑物體。

異常伴飛物:

某些大型合法衛星附近是否存在無法解釋的、同步軌道飛行的微小伴飛物?

高軌定向能量掃描:

協調國家空間監測機構,動用部署在高軌道的偵查衛星,對重點懷疑空域進行多波段(可見光、紅外、合成孔徑雷達、特定頻譜電磁波)的定向精細掃描。尤其關注李晴“血鑰”共鳴模型預測出的、最可能產生“共振”的特定頻率電磁波段。一旦捕捉到異常的能量聚焦點或與“光痕”符號形態相符的能量反射特征,即為重大突破。

曆史遙感影象回溯:

調取過去數年重點軌道區域的高解析度衛星遙感影象存檔,進行時間序列分析。尋找是否存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出現的、或軌道引數發生微小但刻意修正的“新”目標?其出現或變化的時間點,是否與“燈塔-07”被毀、“宏遠熔爐”啟動等關鍵事件存在關聯?

進展與衝擊:

血鑰的劇痛回響:

當實驗室使用模擬的、特定頻率的“光痕”能量場刺激李晴傷口組織時,她的劇痛感和區域性生物電訊號強度呈指數級飆升!同時,超高靈敏度探測器捕捉到傷口組織釋放出一種極其微弱、但特征獨特的生物光子輻射!這種輻射的頻率和調製模式,與“墓碑”資料庫中一段殘缺的“方舟喚醒協議”載波特征高度吻合!

洪學友的血,真的是一把“生物鑰匙”!它在以痛苦為代價,回應著“方舟”的存在!

“影子”的崩潰:

對一名被嚴密監控的、有重大嫌疑的基層治安隊長的收網取得突破。麵對其無法解釋的、在多名流浪漢失蹤當晚駕駛無牌車輛出現在城郊廢棄工廠區的監控鐵證,以及其情人賬戶中突然出現的、來源不明的巨額彙款記錄,這名昔日的小頭目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他涕淚橫流地供述:自己隻是“拿錢辦事”,負責將一些“沒人管的垃圾”(指特定流浪漢)的資訊和行蹤,通過加密u盤傳遞給一個叫“老k”的接頭人。他從未見過“老k”真容,隻知每次交接都在不同的、無監控的公共儲物櫃進行。這條線雖未直抵核心,卻撕開了“光痕”組織底層運作的一角,印證了其利用社會係統漏洞、腐蝕基層的罪惡模式。

軌道的“幽靈”:

空間監測組在反複篩選中,鎖定了一個極其可疑的目標:一顆登記為“已失效的1998年氣象衛星殘骸”(代號:nimbus-7

debris),其軌道引數(地球靜止軌道,東經110°上空)與李晴共鳴模型預測的一個熱點區域高度重合。更關鍵的是,最新的高軌紅外掃描顯示,該“殘骸”在背陽麵持續散發著極其微弱、但異常穩定的餘熱,遠超同等體積太空垃圾的自然散熱水平!其熱輻射圖譜,呈現出一種…內部存在精密恒溫係統的特征!

一顆“死”了二十多年的“殘骸”,為何需要恒溫?

李晴站在巨大的空間態勢圖前,看著那顆被高亮標注的“nimbus-7

debris”。左手掌心的劇痛,正隨著衛星軌道位置的移動而微妙地變化著強度。洪學友的血在她體內奔流,帶來灼燒般的痛苦,也帶來穿越蒼穹的指引。血鑰的共鳴指向它,軌道的異常鎖定它。

“‘殘骸’恒溫…內部有活物?或者…在維持某種胚胎的休眠狀態?”陳剛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寒意。

“啟動最高階彆預案。”李晴的聲音冰冷如鐵,目光彷彿穿透了艦橋,直刺蒼穹深處那顆偽裝的“幽靈”。“調動所有可用天基資源,對目標‘nimbus-7

debris’進行不間斷、多維度監控!準備近地軌道攔截方案!‘方舟’…找到你了!”

她緩緩握緊劇痛的左手,指縫間彷彿有來自地獄與星辰的光芒在流淌。一場向星辰發起的終極追獵,已然箭在弦上。而懸於人類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正被來自犧牲者血液的微光,映照出它冰冷的輪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