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430章 暗鏈蝕網與救贖之光
陶成文的筆記本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更深的黑暗之門。但林建奇清楚,揪出幾個假軍官、破獲一個詐騙網路,隻是斬斷了露出地麵的荊棘,而地下的根係仍在蔓延。真正的較量,剛剛開始。
突破口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方向——伍華權。
技術組對伍華權的非侵入式監測持續進行著。一次偶然的資料比對中發現,當伍華權接收到特定頻率的電磁訊號時(例如老舊收音機的特定調頻),其異常腦電波會出現劇烈波動,並伴隨無意識的數字默唸。神經科學團隊將這種數字串記錄下來,輸入塵光金鑰進行模式匹配,驚人地發現:這竟是一種古老的、基於數字編碼的軍用暗語!其內容直指一個代號“漁夫”的境外聯絡人。
伍華權,這個被所有人忽視的邊緣人,竟在無意識中成為了一個活體訊號接收器和解碼器!
犯罪團夥利用他認知低下、不易被懷疑的特點,長期通過這種看似無害的電磁訊號向其傳遞指令和資訊,而他的大腦則以其獨特的方式“聽”到了這些密令。
林建奇立即調整偵查方向。
他判斷,“塵影”和“漁夫”很可能是同一境外勢力在不同層麵的代號。其目的不僅是洗錢,更深層次的是利用我國退役軍人體係中的漏洞,進行情報蒐集和滲透破壞。
行動重點再次聚焦上海與淮南。
鄭雅萍帶隊突擊檢查了曹榮榮曾負責的“戰友聯誼會”辦公室。
在一個偽裝的消防栓背後,發現了微型訊號發射器。該裝置能定時傳送特定電磁波,覆蓋範圍正好包含伍華權常活動的區域。
技術組溯源訊號源,鎖定了一個位於淮南郊區的廢棄工廠。
抓捕人員趕到時,發現了張帥帥(陝西靖康入伍的士官)設定的自動化訊號發射裝置,以及大量未銷毀的日誌。日誌顯示,訊號指令多與資金轉移、人員排程有關,接收方包括:
鮑玉佳:
指令其利用銀行保安身份,留意並記錄大額轉賬的退役軍人資訊;
孫鵬飛:
指令其針對特定目標進行資訊蒐集或散佈謠言;
沈舟:
指令其利用社羣工作身份,接近並評估潛在策反目標;
武京偉:
指令其在高碑店組織的“創業”活動,實為篩選和發展可利用人員。
與此同時,對林奉超、付書雲的審訊取得重大進展。
在確鑿的證據和強大的心理攻勢下,兩人相繼崩潰,交代出更深的內幕:
他們不僅參與詐騙,更在危金根(危暐之父)的暗示和陶成文的直接安排下,利用軍官身份,多次將部隊內部刊物、非密級但含敏感資訊的檔案,偷偷影印或拍照,通過魏超(新城場站士官)利用油料運輸車輛夾帶出部隊,交給孫鵬飛安排的“快遞員”。這些資料最終流向不明,但懷疑與境外勢力有關。
而馬文平(內蒙古士官)在其中扮演了可悲的角色。
他因投資被騙钜款後,被林奉超等人脅迫,利用其往返邊境地區的便利,多次協助運送“特殊物品”(實為情報資料),以求抵扣“債務”。
受害者鏈條的另一端,程俊傑和梁露的遭遇有了新的解讀。
犯罪團夥針對他們,不僅僅是為了錢財,更是看中了程俊傑在湖北老家的民兵訓練教官身份以及梁露在南昌退伍後從事的社羣調解工作,試圖通過控製他們來滲透基層武裝和社羣治理體係。他們的“低認知”和“易控製”被團夥視為優點。
收網行動全麵升級,代號“淨網”。
多地警方聯動,一舉抓獲了包括鮑玉佳、曹榮榮、孫鵬飛、武京偉、沈舟、魏超在內的多名核心團夥成員。危金根因涉嫌濫用職權、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軍事檢察院立案調查。馬文平也被控製,其行為性質正在進一步審查。
然而,“漁夫”或“塵影”仍隱匿在境外,遙控指揮著殘存的網路。
林建奇站在淨蝕中心,看著螢幕上一個個被標記為“已控製”的光點,心情卻愈發沉重。
此案揭露的不僅僅是經濟犯罪,更是國家安全感被蛀蝕的觸目驚心。退役軍人這個光榮的群體,被某些蛀蟲和境外勢力當成了突破口。
程俊傑和梁露被安排接受了專業的心理乾預和社會救助。他們的案例被納入“淨壤”係統的社會修複模組,用於構建更精準的受害者識彆與援助模型。
伍華權被轉移到安全的醫療研究機構,他的特殊能力從一個犯罪工具變成了破解敵方通訊密碼的可能鑰匙。
林建奇知道,打擊犯罪、抓捕罪犯是治標,如何修複製度漏洞、撫平社會信任創傷、抵禦境外滲透,纔是真正的長久之戰。
螢幕一角,“塵影”的代號再次閃爍,這一次,訊號源指向了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