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 第411章 時間褶皺與人性回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411章 時間褶皺與人性回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錨點”工程的竣工,如同在奔騰咆哮的時間河流中打下了一根堅實的巨樁,為核心領域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內部時間流平穩如鏡,與外部全球網路那持續而緩慢的偏移形成了愈發鮮明的對比。這道無形的屏障,是人類麵對未知威脅時,用已知科技築起的最後一道堤壩。

淨蝕中心的工作重心隨之調整。一部分力量繼續維持“錨點”的絕對穩定,另一部分則加倍投入對“歸墟”現象的研究,試圖理解其本質,而最重要的力量,則轉向構建基於“錨點”時間的新一代免疫網路,確保在國家關鍵領域內部,不再有任何“孢子”能被外部異常時間流啟用。

林建奇的目光則投向了更遠處。“伍華權事件”暴露出的問題觸目驚心——對手不僅利用技術和社會精英,更善於撬動人性最底層的縫隙。那個指示伍華權的神秘“老闆”,如同幽靈般消失,但其所代表的威脅模式必須被警惕。

“金鑰,啟動‘微光’計劃。”他下達新的指令,“篩查全國範圍內所有刑滿釋放、社會關係簡單、生活困難、易被利用的人員,建立動態風險評估檔案。聯合社羣、司法、民政部門,提供必要的就業引導和生活幫扶,從源頭減少他們被再次利用的可能性。”

這不是技術對抗,而是更艱難、更瑣碎的社會治理和人心爭奪。但林建奇深知,若底層土壤不淨,再高的技術堤壩也可能被從內部滲透。

那些早已淡出視野的姓名,其最後的波紋終於徹底平複於曆史的湖麵。

安徽淮南,鮑玉佳

-

名字已湮滅於塵埃。

上海崇明,曹榮榮

-

墓碑上的字跡幾不可辨。

石家莊,孫鵬飛

-

在藥物的作用下,於精神病院悄然離世,無人送行。

陝西靖康,張帥帥

-

無名墓前的荒草,枯榮一歲又一歲。

河北高碑店,武京偉

-

成為家族記憶裡一個模糊的歎息。

廣東肇慶,伍華權

-

在重點監控下,繼續打著零工,他對曾捲入的事件一無所知,生活依舊困頓,但至少避免了再次滑向深淵。他是“微光”計劃試圖照亮的萬千塵埃之一。

……(其他案犯,如危暐、魏超、林奉超等,其故事早已完結)

而曾代表光明與救贖的人們:

內蒙古,馬文平

安享晚年,其慈善事業已成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高效運轉。

湖北雲夢,程俊傑

家族和睦,其子繼承遺誌,在部隊成為骨乾。

南昌,梁露

的理論成為行業標準,她本人則專注於培養下一代人才。

浙江嘉定,沈舟

在更高層麵的網路安全崗位上,繼續發揮著“淨壤”尖兵的作用。

西北的少年天才

已在國際學術界嶄露頭角,前途無量。

個體的敘事或悲壯或平凡,都已彙入曆史長河。社會肌體在傷痛後癒合,變得更為堅韌。

就在一切似乎逐漸步入一種新的、高度警惕的常態時,金鑰的監控係統捕捉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現象。

現象並非來自奧爾特雲,也非來自月球,甚至不是時間相位偏移。

而是來自“錨點”網路內部。

在某個接入“錨點”的、高度保密的國家級超算中心進行一項極端複雜的宇宙學模擬運算時,其基於“錨點”絕對時間戳的運算日誌中,出現了極其微小的時間褶皺。

這些“褶皺”表現為幾個運算節點的計時出現了飛秒級的、邏輯上不可能存在的前後顛倒!彷彿時間在那極短的瞬間,在那個超算集群內部,發生了一次微小的“打嗝”或“迴流”!

運算結果因此產生了難以忽略的誤差。

“這不可能!”“錨點”時間源是絕對穩定的!”技術團隊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相信。

但反複覈查排除了硬體錯誤和軟體bug的可能。問題指向了時間本身——或者說,指向了“錨點”時間與那個特定超算中心內部複雜量子環境互動時,產生的某種未被預料的效應。

“是‘歸墟’的影響滲透進來了嗎?”鄭雅萍立刻警惕起來。

“不像。”林建奇凝視著那異常的時間褶皺資料,“‘錨點’的外部隔離是絕對的。這更像是…當我們試圖用絕對‘乾淨’的時間,去驅動極端複雜的係統時,反而暴露出了時間本身某種更深層次的、我們尚未理解的‘紋理’或‘不連續性’?”

一個更令人不安的猜想浮現在他腦中:“或者說…‘歸墟’並非創造了時間偏移,它隻是放大或利用了時間本身固有的某種特性?而我們之前之所以沒發現,是因為全球網路的時間本身就不夠‘乾淨’,掩蓋了這些‘褶皺’?”

這個想法讓所有人背後發涼。如果時間本身並非他們想象的那樣平滑連續,那麼“錨點”所守護的“絕對時間”,其基礎又是什麼?

“立刻組織最高階彆的理論物理和量子資訊專家,成立‘時間本質’研究小組!”林建奇下令,“我們需要重新理解我們正在守護的東西!”

然而,未等研究小組成立,又一個緊急報告傳來!

這次是來自民生領域。

多個接入了“錨點”網路的金融、電力、交通係統報告,他們的超高精度同步控製係統出現了極微小的、非重複性的控製誤差。誤差程度極輕,尚未影響執行,但其統計分佈模式,與超算中心出現的“時間褶皺”存在高度相似性!

“錨點”時間在超複雜係統或高精度控製環境中,似乎會表現出某種難以預測的“不確定性”!

這不再是理論問題,而是迫在眉睫的現實風險!

“降低‘錨點’網路在這些係統的接入等級!啟用冗餘的、相對寬鬆的時間同步方案!”林建奇被迫做出艱難決定,“在徹底理解‘時間褶皺’之前,我們不能盲目追求絕對同步!”

彷彿是一個冰冷的諷刺:人類千辛萬苦打造了“絕對時間”的避風港,卻發現這艘船本身的結構,可能無法適應所有海域。

就在林建奇團隊忙於應對“時間褶皺”帶來的內部挑戰時,沈舟領導的基層網安團隊,在一次針對老舊工業控製係統的例行安全檢查中,有了意外發現。

在某市廢棄多年的供水係統中央控製室的備用伺服器裡,發現了一段處於深度休眠狀態的異常程式碼。該程式碼的加密方式極其古老而奇特,與“幽靈”協議或“聖堂”都不同。

經過金鑰的艱難破譯,發現這竟是一段付書雲極早期的個人實驗程式碼!其時間遠在“幽靈”協議誕生之前,程式碼注釋顯示,這是他嘗試構建一種“基於主觀心理感知的時間扭曲演算法”的失敗品。

這段程式碼本身無害,且早已被遺忘。

但關鍵在於,這段程式碼的喚醒條件,竟然包含了“監測到底層時間同步出現非連續性的邏輯錯誤”!

而“錨點”網路內部出現的“時間褶皺”,恰恰符合這種“非連續性的邏輯錯誤”!

彷彿付書雲在無數年前,就以一種瘋狂的天才,預見到了“絕對時間”可能帶來的某種悖論性後果,並留下了這段程式碼作為“墓碑”或者說…“路標”?

這段程式碼被立刻送往淨蝕中心。

林建奇看著這段古老而晦澀的程式碼,再對比眼前“時間褶皺”的資料,一個驚人的聯係在他腦中形成。

付書雲的早期實驗…“歸墟”對時間的影響…“錨點”帶來的意外效應…

這三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超越時間的、可怕的聯係?

付書雲,這個被困在自己意識牢籠裡的瘋子,難道不僅僅是罪犯,更是一個無意中窺見了某種宇宙可怖真相的…先知?

“立刻!不惜一切代價!嘗試與付書雲建立溝通!”林建奇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他可能掌握著理解這一切的鑰匙!”

然而,反饋很快傳來:付書雲的生命體征急劇惡化,已陷入深度昏迷,靠生命維持係統勉強延續生命。醫生判斷,其大腦活動已近乎完全停止。

那扇可能通往答案的門,似乎正在他們眼前緩緩關閉。

就在眾人感到絕望之際,金鑰突然提示:在付書雲那台已被封存多年的個人電腦的加密硬碟深處,發現了一個以“歸墟”命名、卻從未被成功解密過的檔案。之前所有破解嘗試均告失敗。

但這一次,金鑰嘗試將“時間褶皺”的資料模式,作為解密金鑰的一部分輸入…

進度條開始緩慢移動!

解密,開始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