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暗碼:血色螺旋 第390章 硝煙中的程式碼與全球淨壤
“夜鶯”消失在衝突地帶的硝煙之中,但其暴露出的與極端組織的資金關聯,如同滴入靜水的墨汁,迅速在淨蝕中心乃至更高層級的國際合作圈層內擴散開來。事件的性質已從追剿網路犯罪,升級為應對國家安全與全球反恐的新前沿。
林建奇站在光幕前,上麵展示著金鑰根據“夜鶯”的程式碼特征、交易模式、撤退路徑繪製的全新動態關係圖譜。圖譜的核心是“夜鶯”,延伸出的線條卻指向多個方向:東南亞的電子廢料渠道、東歐的犯罪論壇、中東的空殼公司、乃至衝突地帶被摧毀的衛星節點。
“他不是孤狼,”林建奇的聲音在指揮中心回蕩,“他是一個樞紐,連線著網路犯罪、非法貿易、甚至恐怖主義融資的灰色產業鏈。打擊他,不再是打掉一個武器商,而是打擊一整套惡性的生態係統。”
最高層授權迅速下達:深度啟用“淨壤”計劃的國際維度,牽頭建立以追蹤“夜鶯”及其關聯的“拉撒路計劃”為近期目標的跨國任務小組。
加密通訊線路變得異常繁忙。中方提供的關於“夜鶯”及其“進化體”工具的情報,如同拚圖的關鍵碎片,被分享給包括國際刑警組織、主要大國網路安全機構在內的合作夥伴。起初,部分機構出於各種顧慮,反應謹慎。但當中方情報精準預測了一次針對某盟國能源設施的、使用了類似“進化體”隱匿技術的未遂攻擊後,合作的堅冰被迅速打破。
一場跨越十餘個國家的聯合情報共享與協同監控行動悄然展開。塵光金鑰的部分非核心特征庫(經過嚴格脫敏處理)被有限度地共享,用於幫助合作夥伴提升對其境內類似威脅的感知能力。作為回報,更多關於“夜鶯”可能的活動區域、關聯人員、資金流動碎片資訊彙聚而來。
一張針對“夜鶯”及其同夥的全球監控網,正在緩慢而堅定地織就。
與此同時,國內“淨壤”的深耕仍在繼續,並開始產生更深層次的社會回響。
硬體安全新規
結束征求意見,即將強製實施。市場經曆短暫陣痛後,一批符合新規、具有更高安全等級的國產晶片和智慧裝置迅速崛起,反而形成了新的產業競爭力。武京偉
在監獄新聞裡看到相關報道,對室友感歎:“看來…走歪路,最終是鬥不過正道的。”
資料屍毒清除
行動中,在某三甲醫院一台退役的醫療影像裝置核心模組中,發現了潛伏極深的、針對患者隱私資料的“孢子”變種,其設計精巧令人咋舌。清除過程被錄製成內部教學片,震撼了整個醫療係統,推動了全行業裝置安全審計風暴。
資金封堵
的成效體現在宏觀資料上:全國網路詐騙案發案率連續數月呈下降趨勢,尤其是涉及軍人群體的詐騙案幾乎絕跡。
監獄內,係統的改造力量持續作用。
付書雲
似乎徹底沉入了自己的世界,對外界變化漠不關心,隻是日夜在紙上寫畫著無人能懂的符號,彷彿在構建一個隻屬於他的、永恒的數字牢籠。
林奉超
的悔過書被整理出版(匿名化處理),作為軍隊警示教育材料下發至基層班排,引發了廣大官兵關於信仰、忠誠、網路安全的深刻討論。
孫鵬飛
在監獄工廠從事資料標注工作,這次是為合法的ai訓練提供素材。他常常對著螢幕發呆,或許在反思自己過去用資料所作的惡與如今用資料所能行的善之間的天壤之彆。
曹榮榮、鮑玉佳
等人則在各自的崗位上,用最樸實的勞動贖罪,他們的故事警示著每一個普通人:一念之差,可能萬劫不複。
受害者方麵,他們的生活已成為正能量符號。馬文平
受邀回老部隊分享創業心得;程俊傑
幫助的家庭成功維權,送來了錦旗;梁露
的“心理免疫”課程被推廣至更多單位。他們不再是單純的受害者,而是成為了抗擊犯罪、重建信任的參與者和象征。
國際聯合監控網運轉數周後,一個關鍵情報被捕捉到。
歐洲某國網路執法機構監測到,其境內一個曾與“夜鶯”的空殼公司有過資金往來的可疑人物,突然頻繁訪問位於南美洲某國的數個小型加密貨幣礦場。這些礦場經營狀況不佳,但近期卻有異常穩定的資金注入,且礦場網路流量中存在無法解釋的、加密的冗餘資料包。
“洗錢?還是借用礦場的算力和噪音隱藏某些東西?”鄭雅萍分析。
“金鑰,聯動南美合作方,秘密檢測該礦場網路流量,重點識彆其冗餘資料包特征。”林建奇下令。
藉助國際協作通道,檢測結果很快傳回:冗餘資料包的加密方式,與“夜鶯”出售的“進化體”工具中的通訊模組存在高度相似性!
“礦場是幌子!”林建奇瞬間明瞭,“他們在利用礦場的合法算力和電力,以及巨大的網路流量作為掩護,執行一個隱蔽的、可能是‘拉撒路計劃’新的指揮節點或資料中轉站!”
行動方案迅速擬定:由所在國執法力量主導,以“涉嫌非法用電和稅務問題”為公開理由,對目標礦場進行突擊檢查。中方技術專家通過加密鏈路提供遠端實時支援。
行動日。當地警察突入礦場。巨大的礦機轟鳴聲淹沒了其他一切聲響。礦場負責人一臉錯愕,聲稱一切合法。
遠端技術支援小組則通過執法記錄儀傳回的畫麵,快速掃描著機房環境。“金鑰,分析東南角那排看似閒置的機櫃,它的散熱風扇轉速和電量消耗與旁邊礦機不一致!”林建奇緊盯著螢幕。
當地技術人員在指引下開啟那個機櫃——裡麵不是礦機,而是幾台正在全速執行的、經過改裝的伺服器!伺服器外殼沒有任何標識,但內部硬體特征與公海上被銷毀的那套裝置極其相似!
資料被當場固定、提取。
初步分析結果令人震驚:這批伺服器不僅是中轉站,更是一個測試平台!裡麵正在執行多個基於“幽靈”協議和“彌賽亞”演算法改進而來的新變種,模擬攻擊的目標包括多個國家的金融、交通、能源係統!
“他們在公海失敗後,把實驗室搬到了陸地上,藏在礦場的噪音裡!”鄭雅萍感到駭然。
然而,就在資料提取過程中,金鑰再次發出警報:
【檢測到伺服器核心存在次級隱藏分割槽!分割槽觸發自毀倒計時!無法遠端終止!】
“又有自毀!立刻物理斷開這些伺服器的所有網路和電源連線!快!”林建奇對著麥克風大喊。
當地技術人員手忙腳亂地拔線、斷電。
一陣急促的硬碟讀寫聲和晶片過載的焦糊味後,伺服器沉寂了。
大部分資料被搶救出來,但核心分割槽再次被毀滅。
對方似乎總能快一步。
但這次,有所不同。一台伺服器的硬碟在物理斷電前的一刹那,其讀寫指標恰好劃過了一個未被完全覆蓋的物理扇區,留下了一小段殘缺的日誌。
日誌裡,隻有一個重複了數次的、看似無效的錯誤程式碼:
err_replica_node_73_offline
(錯誤:複製節點73號離線)
“replica
node(複製節點)?”林建奇重複著這個詞,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這不是單個實驗室。這是一個分散式、多節點的測試網路。像細胞一樣,遍佈全球,即使被打掉一個,其他節點還能繼續執行。”
他猛地抬頭:“金鑰!全球範圍掃描!尋找與這個礦場伺服器硬體特征、網路行為模式相似的節點!特彆是那些位於電力充足、網路基礎設施尚可、但監管相對薄弱地區的加密貨幣礦場、資料中心!”
“夜鶯”和他的“拉撒路計劃”,比想象的更龐大、更堅韌。他們不再建造堅固的堡壘,而是將自己化整為零,成為了全球網路空間裡流淌的、難以捕捉的癌細胞。
全球淨壤的行動,迎來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