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06章 咱們就斷曹操歸路,把他憋死在徐州!
-
“雲長所言極是!”
“以陳宮張邈與曹操的情份,這二人當真會趁曹操征伐在外,引狼入室,背後捅曹操一刀?”
劉備言語神色間,顯然也皆是難以置信之意。
他兄弟二人的震驚質疑,邊哲絲毫不意外。
劉備本就以豪俠聞名鄉裡,豪俠最看重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義”麼。
北海為黃巾所圍,孔融派人往平原求救,劉備冇有絲毫猶豫,帶著全部家底就往北海相救。
荊州失陷,關羽為孫權所害,他更是不顧眾臣苦勸,傾益州之兵揮師東去,要為兄弟報仇。
關羽就更不必說了。
封金掛印,視榮華富貴為糞土,千裡走單騎也要去追尋劉備。
在他兄弟二人眼中,義字是要大過於利字的。
故而在他們的世界觀裡,必然無法理解,以張邈陳宮與曹操的情義,怎麼能乾出背後捅刀這種負義之舉。
從某種意義上看,哪怕劉備做了皇帝,也從來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工於帝王術的合格君主。
昭烈帝由生到死,骨子裡都是一個心懷理想主義的熱血少年…
那麼他現下對邊哲的這個驚人預言,自然便表現出了強烈的懷疑。
“玄德公任俠豪義,果然乃君子也!”
邊哲由衷的一聲讚歎,爾後卻道:
“不過這天下間,真正重信尚義者,畢竟乃少數,並非人人皆似玄德公這般君子。”
“曹操與陳宮張邈之流,表麵上情義深重,實則依舊不過是以利相聚而已。”
“以利相聚,自然利儘則散。”
劉備心頭一震,隱約聽懂了些許。
“當初陳宮所以奔走各郡,勸服兗州上下迎立曹操,固然有看重曹操曾刺董討逆的義舉。”
“根本原由,則是刺史劉岱死於青州黃巾之手,整個兗州有被黃巾襲捲,血流成河之勢,陳宮等兗州名士豪強,急需一位強人來為他們抵禦青州黃巾。”
“而恰逢曹操在東郡屢敗黃巾,又有袁紹盟友這一層身份,陳宮張邈等人纔會擁立曹操為兗州牧,意圖藉助曹操的武略保境安民。”
“然則曹操接掌兗州後,所重用者皆為曹氏夏侯氏宗親,更是奉荀彧為謀主,任用了大批潁川人,兗州人中最為器重者,也不過程昱一人而已。”
“而曹操攻打徐州時,大肆屠戮百姓,令泗水為之堵塞,如此殘暴之舉,與明主二字全然背道而馳。”
“近來曹操又以所謂不敬之罪,滅我邊氏滿門,令兗州士人無不嘩然震怖,人人自危。”
“到了這般地步,陳宮等對曹操的那份義,恐怕也已被曹操不義所為,親手毀到一乾二淨了吧。”
邊哲一席話,將曹操與陳宮,與兗州士人間的矛盾,清清楚楚擺在了劉備麵前。
劉備眼中質疑漸消,沉默了下來。
作為一枚還未上牌桌的棋子,此時他的權謀手腕,自然是遠不及袁紹之流。
不及,卻不代表冇有。
若他真是一朵天真爛漫的白蓮花,根本就不可能從一個鄉中遊俠,走到今天這一步。
聽得邊哲這一番點撥,劉備漸漸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兗州局勢的認知,確實是流於表麵了。
“陳宮張邈等兗州士人,與曹操既無恩義,矛盾又不可調和,其改換門庭,自然在情理之中。”
“以陳宮之智謀,豈有不把握住曹操遠征在外的天賜良機,舉州反曹的道理?”
“而陳宮深知曹操用兵之能,定然也明白,必須得另立一位能征善戰之主,方能抵擋住曹操的回師平叛。”
“呂布之勇,冠絕天下,其人又有勇無謀利於掌控,且現下屯兵於河內張楊處,與兗州近在咫尺。”
“有此種種,陳宮等迎呂布入主兗州,便為水到渠成也。”
聽到這裡,劉備臉上疑雲散儘,眼神如醍醐灌頂。
長吸一口氣後,劉備滿含敬意,起身向邊哲一揖:
“玄齡先生對兗州局勢之洞悉,對曹操陳宮人心之洞察,實可謂洞若觀火,當真是令備佩服之至。”
邊哲鬆了口氣。
老劉這個人的優點,就是肯聽人勸。
隻要是你說的有道理,隻要不違揹他仁義的原則,他都能從諫如流。
“玄德公過獎了。”
邊哲忙將劉備扶住,少不了一番自謙。
爾後神色肅然起來,提醒道:
“我料兗州劇變就在這幾日,玄德公當整頓軍械,籌集糧草,做好隨時出兵的準備。”
“此外還當向兗州多派細作,務必要搶先於曹操知曉兗州有變的訊息,玄德公方能趕在曹操回師之前,奪取亢父城,斷絕曹操歸路!”
劉備精神一振,忙令左右將地圖拿來,鋪陳在了案幾上。
邊哲的戰術已不言自明:
以奇兵奔襲亢父城,堵住曹操回救兗州之路。
曹軍雖悍勇精銳,家眷卻皆在兗州,若不能迅速回師,必軍心瓦解,不戰而潰。
縱然曹操用兵如神,又焉有迴天之能?
“自郯城以北開陽,即丘,華縣等通往泰山道諸城,皆已為曹操所占,且皆屯有糧草。”
“而往亢父道方向,彭城尚未陷落,小沛又有吾兄率軍鎮守。”
“邊先生何以斷定,曹操放著泰山道不走,卻非要冒險走亢父道?”
作為頭號大將及兼職謀士,關羽第一個看出了邊哲戰術中的“破綻”。
兗州與徐州之間,有一南一北兩條道。
北為泰山道,南為亢父道。
此番曹操二伐徐州,正是從北麵的泰山道殺入徐北,打了陶謙一個措手不及。
劉備也看出問題所在,微微點頭,看向邊哲。
“曹操及曹軍家皆在鄄城,其聞知後院起火後,必會火速回師,直奔甄城。”
“而曹軍聞知鄄城有危,必軍心大震,每拖延一日回師之期,就越多一日的軍心崩潰的風險。”
“走泰山道雖穩妥,其回鄄城的路程,卻比亢父道多了整整一倍。”
“曹操此人素來膽大,又善於用奇,哲料他必會出奇不意,以小股人馬佯作主力走泰山道回師,卻親率主力輕裝疾進,走亢父道直奔鄄城。”
邊哲指著地圖一番推演,爾後指尖重重一點亢父所在:
“所以哲以為,玄德公當以奇製奇,亦率精銳輕裝疾進,搶先一步進占亢父。”
“曹操急於回師兗州,所攜乾糧不會超過七日,隻要玄德公能堅守亢父城七日,曹軍本就人心不安,再加上糧草耗儘,必土崩瓦解,不戰自潰!”
劉備盯著地圖,眼眸中奇色更濃。
曹操何等詭詐。
隨手一計策,就能將他和陶謙戲弄於鼓掌之中。
可在眼前這年輕人眼中,曹操滿肚子壞水兒,竟是無處遁形!
“兄長,愚弟以為,玄齡先生推演甚為有理。”
“曹操用兵之詭詐,從此番他從徐北殺入徐州可見一斑。”
“若兗州果真有變,他定會如玄齡先生所言,兵行險招,走亢父道回師平叛。”
“愚弟以為,我們若要兵進兗州,截斷曹操歸,必當集中兵力,搶先一步突襲亢父!”
關羽抬頭望向劉備,目光篤信堅定。
張飛也一擺手,興奮的嚷嚷道:
“俺雖然冇聽太懂,可俺也覺得,邊先生說的冇錯。”
“兄長啊,這曹阿瞞把徐州當成他家後院,想來就來,說屠就屠,囂張上了天!”
“咱就照邊先生的計策,咱不跟他在徐州打,直接殺進他老巢去,奪了亢父,叫他有家回不去,把他活活憋死在徐州!”
兄弟二人皆決定相信邊哲推演。
劉備深吸一口氣,拳頭一擊案幾,喝道:
“雲長,翼德,爾等速速整頓兵馬,做好隨時出兵準備。”
“一旦兗州有訊息傳回,我們就用邊先生之計,兵進兗州,直撲亢父,截斷曹操歸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