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帝師,從教劉備反奪兗州開始 第015章 此計好毒!是何人為劉備出謀劃策?
-
一旁的邊哲,卻是困到上眼皮跟下眼皮打架,不時掩麵暗打哈欠。
“玄齡先生,曹營真的被淹嘍!”
“你這一計當真是神了,咱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兩萬曹軍給淹成了王八!”
“玄齡先生啊,俺算是對你服啦!”
張飛是滿眼歎服,口中讚不絕口,一把鉤住邊哲肩膀,狠狠就是一拍。
他什麼力道啊,這一巴掌下去,拍的邊哲直咧嘴。
“翼德,不得對玄齡先生失禮!”
劉備見張飛舉止粗鄙,趕緊瞪了他一眼。
張飛愣了下才反應過來,忙是鬆開了手,憨笑著撓起了後腦殼。
邊哲也被他這一巴掌,拍到睏意全無,遂是一指曹營:
“曹操主力皆在西營,這一場洪水下去,其軍必折損過半,元氣大傷。”
“哲料他糧草已所剩無幾,再遭此慘敗,軍心崩解已成定局。”
“玄德公,叫將士們吃飽睡足,養好了精神,該是咱們反攻的時候了。”
劉備精神大振,欣然道:
“好,就依玄齡先生所說,傳吾之命,儘取庫府酒肉,犒勞三軍將士!”
城頭上,劉軍將士們的歡呼聲再起。
…
翌日,東方發白,天終於亮了。
一夜驚魂後的曹操,駐馬於高處,心有餘悸的俯視著洪水過後的狼藉。
目之所及,亢父西南的主營,此時已被洪水夷為平地。
水麵之上,到處漂懸著營帳,旗鼓,還有無以計數的曹軍浮屍。
隻有為數不多會水性的倖存者,趴在岸邊品味著劫後餘生的慶幸。
一場洪流下來,主營近兩萬兵馬,近乎全軍覆冇!
“稟主公,禁所部皆為洪水所淹,僅逃出不足八百人。”
“稟主公,洪已清點過,我所部有三千士卒失蹤,逃出來的不過四百餘人。”
“啟稟主公…”
諸將個個驚魂落魄,陸陸續續前來會合,默默稟明戰損。
三千,七千,一萬…
曹操心中默默掐算,不斷飆升的死傷數字,如一柄柄利刃不停紮在他心頭。
“這一場洪水下來,我軍折損至少一萬三千餘人,接近我全師的半數。”
“該死的賊老天,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下這場大雨,可恨,可恨啊~~”
曹洪咬牙切齒,仰天大罵起來。
曹操充血的眼睛,卻射向了亢父城方向,心中那個猜測再次浮現。
“主公,這場洪水應該不是意外,多半是人為!”
身旁戲誌才驀然省悟,咬牙道:
“隻怕…隻怕我們是中了那劉備的奸計了!”
曹洪等神色一震,茫然的目光齊聚戲誌才。
曹操似乎也被說中了心事,不由身形一凜。
“亢父西臨泗水澤,每每入夏暴雨頻降時,是會偶有洪水氾濫,淹了城池。”
“可現下不過初夏,泗水水位還未爆漲,就光憑昨晚那一場大雨,能沖垮泗水堤壩的可能性,我以為是微乎其乎。”
“可偏偏這洪水就是發生了,這其中必是有人掘開了堤壩,有意淹我大營!”
戲誌才目光轉向亢父方向,沉聲道:
“除了劉備,誰還會派人去掘泗水?”
“若我推測無誤,劉備必是料定我們會於城西南低窪地紮營,便事先派一隊人馬,藏於泗水西岸。”
“待這一場大雨忽至之時,泗水水位有所上漲時,劉備便趁勢將堤壩掘開,借天時之威,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將我主營沖垮!”
此時的戲誌才,終於是想明白了其中關竅。
“嗡!”
曹操腦子一聲轟響。
此前他便有此猜測,可當這猜測由戲誌才說出時,還是大為震驚。
戲誌才的推算,看似是合情合理。
可照他這麼說,劉備早在他兵臨亢父前,就已想好了算計他的計策,提前佈局完畢,就等著他自投羅網?
此計,將天時地利運用何等之妙!
何等的深謀遠慮!
這是劉備這個檔次的人能乾出來的事?
曹操目光轉向亢父城,望著那麵“劉”字旗,眼中湧起深深懷疑。
“劉備不過一織蓆販履之徒,我不信他有這般膽色謀略!”
“誌才,會不會是那個滿寵為他出謀劃策,這廝可是降了劉備,我可是聽你向主公舉薦過他,還說他頗有智略。”
一旁曹洪卻眼神不屑,拋出了另一種猜測。
曹操臉色微變,目光刷的看向了戲誌才。
戲誌才撚著短髯,微微點頭:
“子廉將軍所言,倒也不是冇有這個可能。”
“這滿寵乃兗州人,兗州士人對主公多為不滿,這滿寵未必不是其中之一。”
“亢父城又乃我軍回師必經之地,或許確有可能是他暗中勾結劉備,獻計誘其襲取亢父城,以截斷我軍歸路。”
“此人乃亢父令,對亢父天時地利必瞭如指掌,為劉備想出這水淹我軍之計也不足為奇…”
戲誌纔將現有情報,就這麼糅合在了一起,得出了一個看似說得通的解釋。
曹操眼中殺意燃起,怒道:
“若果真是此賊勾結劉備,為其出謀劃策算計於吾,吾必夷其三族!”
一旁曹洪等宗親武將們,皆是憤恨不平,皆叫嚷著要將滿寵碎屍萬段。
這時,戲誌才卻又道:
“這一切隻是猜測,這滿寵確有些智略,可其智略是否強到如此地步,卻不敢斷定。”
曹操臉上怒容化為困惑,皺眉道:
“若非是這個滿寵,又是何人為那劉備出謀劃策,竟能將吾算計到如此地步?”
戲誌卻收起猜測,拱手正色道:
“是誰為劉備謀劃已不重要,現下的關鍵是,此役我軍遭此慘敗,再想攻取亢父已斷無可能。”
“今前路被堵,軍心已瀕臨崩解,我以為主公當即刻折返南歸,繞行泰山道回師纔是。”
曹操沉默不語,手中馬鞭攥緊,眼神似有糾結。
“繞行泰山道,沿途士卒逃亡是一定的,能有四五千人馬撤回兗州已屬萬幸。”
“可隻要主公能活著撤回兗州,就能向袁紹借兵求援,方有一線生機。”
“若再拖延猶豫,待到士卒逃亡殆儘,陶謙見勢必會反守為攻,彼時主公就要被困死徐州,萬事休矣——”
戲誌纔看出曹操糾結所在,但加重了語氣再次提醒。
曹操猛的打了個寒戰,瞬間驚出一身冷汗。
猶豫糾結頃刻煙銷雲散,當即馬鞭一揚:
“傳吾之命,各軍即刻拔營,繞往泰山道回師兗州!”
戲誌才鬆了一口氣,卻又道:
“我軍若倉促南撤,劉備趁勝追擊,當如何是好?”
“唯今之計,當留一軍繼續屯兵亢父城下,佯裝我主力尚在,主公卻率軍趁夜離營南下,如此方能瞞過劉備,順利撤回徐州!”
曹操深以為然,目光掃向了眾將。
那眼神,顯然在等待諸將主動請纓斷後。
眾將卻眼神閃爍迴避,不敢正視。
大傢夥不傻。
誰都知道,留下來斷後的風險有多大。
你曹公率主力走了,留我在這裡虛張聲勢,待到紙包不住火時,劉備大舉來攻時怎麼辦?
“於文則,吾命你率兩千兵馬,打著吾的旗號留守亢父。”
“記住,務必要拖住劉備三日,三日後再往泰山道追趕我主力!”
曹操猶豫半天,目光最後落在了於禁身上。
於禁嚥了口唾沫。
曹氏夏侯氏那麼多武將,你一個不選,為何卻選我一個外姓武將?
作為曾經的鮑信部下,作為一個轉投曹操麾下不到一年的外姓武將,於禁顯然不會自欺欺人到強行理解成,這是曹操對他的信任。
“末將…遵令!”
隻是軍令如山,略有遲疑後,於禁還是拱手默默領命。
斷後之事安排已畢,曹操鬆了一口氣。
再次望向那麵“劉”字旗,曹操臉上重燃起了霸道自信。
“劉備,你這兩仗確實打的漂亮,著實是讓吾吃了不少苦頭。”
“不過你當真以為,你能將吾困死在徐州?”
“待吾回師兗州,收拾了那三姓家奴後,再回頭來跟你算這筆舊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