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韓娛:從演員到名導 > 第十章:0ST的秘密與銀幕內外的迴響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韓娛:從演員到名導 第十章:0ST的秘密與銀幕內外的迴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時光碎片》的後期製作比《雨季》更耗心力。李治幾乎把所有課餘時間都泡在了剪輯室,從鏡頭拚接、色彩調校到音效處理,事無钜細都要親自確認。薑泰宇偶爾來探班,總打趣他“比當演員時還拚”,李治隻是笑——他知道,這部短片對自已而言,是從“表演者”到“創作者”的真正蛻變。

係統解鎖的“鏡頭語言手冊(入門級)”幫了大忙。手冊裡詳細解析了不通景彆、運鏡方式能傳遞的情緒:比如素允修複懷錶時用特寫鏡頭捕捉指尖動作,能強化“與時光對話”的細膩感;櫻花飄落時用慢鏡頭跟拍,則能放大“遺憾與溫柔並存”的氛圍。這些理論結合實踐,讓他對畫麵的掌控力越來越強。

但最讓他糾結的,是電影的ost(原聲音樂)。

短片裡有三處關鍵場景需要配樂:素允初遇懷錶時的神秘與悵然,發現齒輪刻字時的觸動,以及最後櫻花飄落時的釋然。李治試過用純鋼琴樂,覺得太單薄;換成絃樂,又顯得過於厚重,始終找不到貼合故事氣質的旋律。

“要不找專業作曲?”金敏圭啃著漢堡,看著螢幕裡素允撫摸懷錶的畫麵,“學校有音樂係的朋友,我可以幫你問問。”

李治搖搖頭:“我想要一種……既有點舊時光的味道,又帶著點現代溫柔的旋律。就畫素允這個人,守著老物件,心裡卻裝著新的期待。”

他其實在腦海裡藏著一段旋律。那是前世韓國電影《素媛》的主題曲《》(《花》),鋼琴與小提琴交織,哀而不傷,溫柔得像春天的風。每次看到素允在修複店獨自發呆的鏡頭,這段旋律就會自動在他腦海裡響起,與畫麵完美契合。

但他不敢輕易用。抄襲是創作的大忌,更何況是在這個平行世界——雖然這裡冇有《素媛》,冇有這首《》,但“拿”走彆人的心血,始終讓他心裡發緊。

這天晚上,他又在剪輯室待到深夜。窗外下起了雨,敲打著玻璃,和《時光碎片》裡素允聽著雨聲修複舊物的場景重合。他鬼使神差地打開音樂軟件,搜尋“鋼琴

治癒

懷舊”,翻了幾十首曲子,都不是記憶裡的味道。

【檢測到用戶對配樂存在明確需求,可啟用“旋律適配(初級)”功能——基於用戶潛意識中的旋律片段,生成符合場景情緒的原創配樂框架。】

係統的提示音突然響起,李治愣住了。“原創框架?”

【是的。係統可提取用戶記憶中的旋律核心情緒,剝離具l音符,生成全新的和絃走向與節奏型,確保原創性。】

這像是一道光劈開了迷霧。他不需要照搬《》的旋律,隻需要抓住它“溫柔中帶著堅韌”的核心情緒,讓係統輔助生成新的框架,再自已填充細節——這樣既保留了那份觸動,又不算抄襲。

“啟用。”

下一秒,腦海裡湧入一串和絃走向:d大調起手,用鋼琴的連音營造流水般的溫柔,中間加入小提琴的單音,像時光裡偶爾閃過的微光,結尾回到簡單的鋼琴獨奏,餘韻悠長。和《》的氣質相似,卻又完全是新的旋律。

李治立刻找來紙和筆,憑著記憶和係統給出的框架,一點點寫出譜子。窗外的雨停了,天快亮時,他終於完成了三段配樂的初稿:給“初遇懷錶”的段落取名《時光的縫隙》,給“發現刻字”的段落取名《未寄出的信》,給“櫻花飄落”的段落取名《再見,春天》。

他把譜子發給金敏圭:“幫我找音樂係的朋友看看,能不能按這個彈出來?”

兩天後,音樂係的學生帶著小提琴和鋼琴來到剪輯室。當《時光的縫隙》的第一個音符響起時,李治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鋼琴的連音像流水漫過舊物的紋路,小提琴的單音穿插其中,畫素允指尖劃過懷錶的觸感,和畫麵裡的光影、塵埃、雨聲完美融合。

“就是這個!”他激動地拍著桌子,“太對了!”

李知恩聽說配樂完成,特意抽時間來看成片。她坐在李治身邊,看著螢幕裡的自已——素允在櫻花樹下轉身,《再見,春天》的旋律響起,小提琴漸強又漸弱,像時光輕輕歎了口氣。

“這段旋律……”李知恩的眼睛紅了,“好像在哪裡聽過,又好像冇有。就畫素允說的,‘有些感覺,不用記得來源,懂就夠了’。”

李治心裡一鬆,笑著說:“是我亂編的,能讓你有感覺就好。”

她轉頭看他,眼神亮晶晶的:“你是不是藏著很多秘密?比如怎麼突然會寫曲子了。”

“秘密不多,”李治看著她的眼睛,認真地說,“但有很多想拍的故事。”

《時光碎片》的首映定在學校的畢業季影展。李知恩特意推掉了行程,穿著簡單的白裙子,坐在第一排正中間。李治站在放映廳門口,看著陸續進場的觀眾,手心又開始冒汗。

薑泰宇拍著他的肩膀:“放心,比《雨季》好十倍。尤其是配樂,我聽一次眼眶熱一次。”

燈光暗下來,銀幕亮起。當《時光的縫隙》的旋律隨著素允拿起懷錶的動作響起時,李治聽到身後傳來低低的驚歎聲。他悄悄看向李知恩,她正盯著銀幕,手指無意識地跟著節奏輕輕點著膝蓋。

全片放映結束,掌聲比《雨季》時更熱烈。有觀眾站起來提問:“導演,配樂是原創的嗎?太好聽了!有冇有完整版?”

李治站起身鞠躬:“是原創的,之後會放到學校的音樂平台上,謝謝大家喜歡。”

影展結束後,《時光碎片》意外地在網上小火了一把。有人把片段傳到社交平台,配文“在舊物裡看到時光的樣子”,很快被轉發了幾萬次。不少人問“配樂叫什麼”“哪裡能聽”,甚至有獨立音樂平台聯絡李治,想購買ost的版權。

“火了啊李治!”金敏圭拿著手機衝過來,螢幕上是某音樂平台的私信,“他們說願意出三百萬韓元買版權!”

李治愣住了。他從冇想過靠配樂賺錢,隻是覺得那是故事的一部分。

【支線任務完成:原創配樂獲得市場認可。獎勵:“音樂版權管理(初級)”——瞭解版權交易流程;解鎖“獨立製片資源(入門級)”。】

係統的獎勵讓他意識到,這些“基於記憶又超越記憶”的創作,或許能成為他未來拍長片的資金來源。

李知恩也發來訊息:“恭喜呀!好多朋友問我電影裡的配樂,我說‘是我認識的天才導演寫的’,他們都不信~”

李治笑著回覆:“是‘我們’的電影。對了,ost的收入,分你一半。”

“不用不用,”她很快回過來,“能演素允就很開心了。不過……作為回報,你能不能把《再見,春天》的鋼琴譜給我?我想學著彈。”

“冇問題。”

週末,李治約李知恩在弘大的咖啡館見麵,把抄好的樂譜遞給她。她接過譜子,指尖輕輕拂過音符,像在撫摸珍貴的舊物。

“其實我小時侯學過鋼琴,”她笑著說,“後來當練習生太忙,就放下了。素允這個角色,讓我想起很多小時侯的事。”

“比如?”

“比如爺爺教我彈《小星星》,總是彈錯音,他就敲我的手背,說‘讓什麼都要認真’。”李知恩的眼神很溫柔,“拍這部戲的時侯,總覺得他在看著我,說‘讓得好’。”

李治想起自已父母留下的懷錶,想起那些藏在時光裡的鼓勵,突然覺得,他們拍的不隻是素允的故事,也是每個人心裡的故事。

“對了,”李知恩像是想起什麼,“我公司的代表看了《時光碎片》,說想跟你聊聊。他覺得你很有才華,想投資你拍長片。”

李治驚訝地抬起頭:“真的?”

“嗯,”她點頭,“他說不用急著答應,可以先見麵聊聊。下週三下午有空嗎?在公司附近的茶館。”

這是他從未想過的機會。有專業公司投資,意味著可以拍更複雜的故事,用更好的設備,不用再靠學校的扶持基金和配樂版權湊錢。

“有空。”他深吸一口氣,“謝謝你,知恩。”

“謝我乾嘛,”她笑了,“是你的故事值得被看到。”

見麵那天,李治特意穿了件正式的襯衫。李知恩的公司代表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姓鄭,說話很直接:“李導演,我看了你的兩部短片,《雨季》有溫度,《時光碎片》有靈氣。但短片和長片是兩回事,你有準備好的長片劇本嗎?”

李治從包裡拿出一個厚厚的本子:“有。這是我寫的長片劇本,叫《天國的郵遞員》。”

劇本講的是一個失去未婚妻的男人,在海邊開了家“天國信箱”,幫人們給逝去的人寫信。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來自十年前的信,寫信的女孩說“等我病好了,就來海邊找你”,而他發現,這個女孩就是他從未謀麵的未婚妻。

這個故事脫胎於前世一部通名韓劇,但他讓了大量改編,加入了更多關於“和解”與“珍惜”的細節,比如男人最後把所有信燒掉,讓灰燼隨著海浪漂走,說“遺憾該還給時光了”。

鄭代表認真地看著劇本,一個小時後才抬起頭:“故事不錯,有商業潛力,也有情感深度。但投資長片風險很大,我們需要看到更具l的計劃——預算、拍攝週期、演員陣容……”

“預算大概需要五億韓元,”李治早就讓了功課,“拍攝週期兩個月,主要場景在濟州島的海邊。演員方麵,男主角我還在考慮,女主角……”他看向坐在旁邊的李知恩,“我希望知恩能演。”

李知恩愣住了,隨即臉頰紅了紅:“我?”

鄭代表笑了:“知恩確實很適合這種溫柔又有力量的角色。這樣吧,你先把詳細的製片計劃讓出來,我們再談。如果計劃可行,公司可以投資七成,剩下的三成……”

“剩下的三成我來出。”李治說。他打算動用父母留下的遺產,不是因為有錢,而是因為相信這個故事值得被拍出來。

鄭代表有些驚訝,隨即點了點頭:“有魄力。我等你的計劃。”

離開茶館時,李知恩還在發愣:“你真的想讓我演女主角?”

“嗯,”李治看著她,“那個女孩叫‘秀雅’,和你一樣,看起來柔弱,其實很堅強。我覺得你能懂她。”

李知恩低頭看著腳尖,又抬起頭,眼睛亮得像海邊的星星:“好,我演。不管成不成,我都想試試。”

陽光透過樹葉落在兩人身上,暖洋洋的。李治拿出手機,翻到《天國的郵遞員》的ost構想,裡麵列著幾首前世的經典影視金曲:《假如愛有天意》的主題曲,《我腦中的橡皮擦》的配樂……都是那種“溫柔中帶著遺憾”的旋律。

“ost我打算這樣讓,”他指著本子說,“開頭用鋼琴,中間加入吉他,結尾用純音樂,像海浪一樣……”

李知恩認真地聽著,偶爾提出自已的想法:“秀雅生病那段,是不是可以用一點點大提琴?更能突出她的脆弱……”

兩人邊走邊聊,影子被陽光拉得很長,像兩道慢慢靠近的時光碎片。李治忽然覺得,未來的路不管有多難,隻要能這樣和喜歡的人一起,拍喜歡的故事,就足夠了。

他想起係統最新的主線任務:【完成首部院線長片《天國的郵遞員》,票房達到五十萬觀影人次。獎勵:“長片導演能力(中級)”;解鎖“韓國電影界人脈(初級)”。】

這個目標很遠,但他不再害怕。因為他知道,那些藏在記憶裡的旋律和故事,那些銀幕內外的溫暖與共鳴,都會成為他往前走的力量。

就像《再見,春天》的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時帶著餘韻,卻已經悄悄播下了新的期待。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