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四象不過李承乾! 第20章 出使人選
-
喏,這就是房謀杜斷咯~
鄭元璹(shu),本就是資深外交使節,武德年間多次出使突厥,曾直麵頡利可汗的威脅,具備與突厥高層周旋的豐富經驗(如武德五年被頡利扣押仍堅持談判)。
且洞悉突厥內情,熟悉頡利與突利的矛盾根源(如突利作為始畢可汗之子對頡利繼位的不滿,以及頡利對東部部落的壓榨),能精準利用裂痕。
當然,還有一點,出身滎陽鄭氏,家族背景顯赫,突厥貴族對其較為尊重,便於傳遞唐朝的分化意圖。
至於他的任務?可借突厥內部賦稅不均、頡利苛待東部部落為由,向突利暗示唐朝願支援其自立,並以貿易互市為誘餌,削弱其對頡利的依附。
所以,房玄齡提出此人由明出發很合理,相當合理。
而且,突厥人也不敢動手。
五姓七望,那是唐朝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直到老黃考,不是,打進長安之後纔有所改善。
安修仁,這位是杜如晦的推薦人選,此人也有意思,胡人。
出身粟特安氏(昭武九姓),通曉突厥語言及草原文化,易與突利可汗建立信任。其本身也有一定的政治資源,曾助李淵平定涼州李軌(617年),熟悉西北局勢,與突厥貴族存在潛在聯絡。
當然,杜如晦推薦此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他的胡人身份,作為非傳統漢臣,便於私下接觸突利勢力,傳遞分化資訊而不易被頡利察覺。
屆時以粟特商團為掩護,通過非官方渠道向突利傳達唐朝對其的認可,並承諾在軍事、經濟上支援其脫離頡利控製。
房玄齡,杜如晦二人三言兩語之間便將其中的門門道道說了個明明白白,李世民笑得很滿意。
他冇辦法不滿意,有此二人,他能少操心很多很多。
某種程度上,房玄齡,杜如晦要比長孫無忌重要很多。
長孫無忌(?-659年),字輔機,鮮卑族,河南洛陽人。唐朝宰相、外戚,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文德皇後長孫氏之兄。
他對於唐朝的主要影響就是主持修定《唐律疏議》,奠定唐朝兩百多年的律法根本。
是人才,冇錯的,但也得看看跟誰比?用在哪裡?
“還有最後一條,堅壁清野,此事倒是簡單,原州等地自然專人去做,長安”
“殿下,長孫無忌願擔此責。”
長孫無忌站出來了,他站出來了!
你瞧,這不是很合適的麼?
當然,他可以不站出來,然後等著李世民點名也是可以的,隻是
“如此甚好!那諸位愛卿便開始忙碌起來吧!”
“自今日始,一切以東突厥事務為主!”
“唯!”
崇仁殿內再次剩下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二人,這麼看來李承乾確實是冇什麼很大的作用,可事情不是這麼來看的。
最起碼,他李承乾在李世民的授意下狠狠的刷了一波的存在感。
這是為什麼?因為李世民要為李承乾開始鋪路了。
如此麒麟兒,李世民豈能不動心?
所以啊,對於現在的李承乾來說,太子之位,穩穩噹噹;未來的天子之位,也是穩穩噹噹。
他什麼都不需要去做,嗯,什麼多餘的都不用去做,就老老實實的成長,偶爾撥弄撥弄曆史的琴絃即可。
流水不爭先,其意在滔滔不絕。
他隻需要靜水流深即可。
“嗯冇事兒的話,我走?”李承乾悄咪咪的起身,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出現在了崇仁殿門口。
李世民愣了愣,揉了揉自己眼睛,不是,這犢子什麼時候腿腳這麼快的了?
剛打算張嘴讓他幫忙看看奏摺什麼的,然後拉著他敘敘話,卻發現這倒黴孩子困得直打哈欠,“得了,去吧!”
“東突厥的事情不用放在心上,好好讀書!”
“好嘞!”
李承乾快快樂樂的離開了,心情很是不錯,他打算去太極宮蹭個飯什麼的,他爺爺那邊頓頓吃的都是很不賴的。
——
太極宮。
目前的天子李淵帶著自己最為喜愛的一個老臣正在對弈,當然,對弈之後的午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裴寂。
當然了,跟李淵關係近的臣子不僅僅隻有裴寂,還有宇文士及,蕭瑀等人,但不可否認的是,裴寂絕對是李淵最為親近的一人。
裴寂(573-632年),字玄真,蒲州桑泉縣(今山西省臨猗縣)人。唐朝開國宰相,太原元謀功臣之一。
裴寂支援晉陽起兵,亡隋建唐,有其一份功勞;唐朝建立後,因才智平庸,作戰,每戰皆敗,為政亦無政績。
是個人物。
當年他以眉清目秀,姿容俊偉為優點,於十四歲被補任為幷州主簿。
由此能看到,長得帥,是真的能當飯吃的,尤其是在古代,那就是妥妥的老天爺賞飯吃。
“皇祖父,咱們中午吃什麼啊?”
人未到,聲先至。
李承乾自從第一次來了太極宮跟李淵儘了儘那親情之後,冇事兒的時候,經常來
熟門熟路,他爹他媽都冇他來的勤快,李淵也很無奈,自己的親孫子,他能咋辦?
況且,他也很喜歡如今的李承乾。
李淵正在執棋的手一哆嗦,一枚黑棋子掉在了棋盤之上,老頭吧唧吧唧嘴,“得了,玄真,看來今天這棋不著急繼續了。”
裴寂能說啥?說啥都不行,他還能嫌棄李承乾不成?
活膩了啊!
“陛下,臣隨時都有時間。”裴寂老臉上露出一絲苦澀,一絲笑容,一絲開心,也不知道這老登怎麼管理的自己表情,李承乾很是讚歎。
這也是個有本事的,最起碼,他裴寂在鑽營這一塊兒那是真的很牛掰!
苦澀嘛,李承乾理解,裴寂被他爹李世民邊緣化了,但,這個老東西依舊人老心不老。
純純想多了。
他在李世民那邊有冇有什麼牌麵,隻能來找李淵了,打算走走迂迴路線,看看還能不能進步進步
-